“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资兴市扎实推进“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纪实
来源: 2023-11-08 14:17:07
“非常感谢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让我有了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人生!”“我们资兴的‘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我们掌握了实际技能,才算是真正走上了靠得住的脱贫之路!”近日,记者来到资兴市了解该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实施情况时,接受采访的群众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感想。
2012年,资兴市做出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的重大决策,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企业用工需求、人才就业需求”为原则,以“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为目标,加强各种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大批技能型产业工人,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016年,资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又鲜明提出全力打造“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升级版”,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市究竟是如何实施这一工程的?又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哪些改变?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黄小周说:“我们说了不算,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从“小打小闹”到“想带领全村人产业脱贫”
在资兴市职业教育中心,记者见到了兴宁镇居民黄万改,他正在向工作人员了解下一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安排情况。他告诉记者,2015年,他还是一名“小打小闹的砌筑工”,单纯凭借传统建筑方法和经验接工程、盖房子,“只能说可以保证自家的温饱”。参加了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后,他拿到了培训合格证,也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2016年,他通过考核,获得了建筑师资格证,可承包土地工程,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提升了几个档次。尝到了甜头,他不忘家乡父老,多次组织发动村里想进步的年轻人来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这次,他就是再次来询问相关事宜。“我想多带动一些人来参加这个培训,想带领全村人产业脱贫。”他说。
据了解,资兴市是一座集矿区、湖区、林区、旅游区于一体的新兴工业城市,总人口38万。全市近20万劳动力中,“苦力型”居多,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不足10%。近年来,资兴市随着煤炭开采业日趋衰退而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3万产业工人需要再就业;因东江湖保护有6万移民“退水上岸”,同样急需就业安置;另外,因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适应园区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该市还迫切需要培养、储备、输送一批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解决人才洼地之困……
对此,资兴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要解决资兴市广大劳动力转移及家庭增收致富问题,必须让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由“苦力型”到“技能型”的转变。为此,资兴审时度势,独辟蹊径,在全国率先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2012年3月,资兴市委、市政府正式下文,明确规定,发展中职的同时,整合全市所有的职教培训资源,免费为全市每户贫困家庭培养1名掌握1至2项就业技能和致富本领的产业工人。
为更好地推进该工程的实施,资兴市委、市政府整合人社、农业、移民等有培训任务的15个部门的人、财、物,设立了专门的“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统一培训基地、培训计划和劳务信息,统一资金管理和考核考评,将原来劳动力培训审批所需盖上的15个章变成了1个章,有效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同时,该市整合建立市职业教育中心,将农广校、农机校、劳动技校等7家小单位合并到中职校,成立职教中心,市财政投入3200万元改善硬件,变“分散式”低标准培训为“集中式”高质量培训,还投入40多万元建立专门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收集了解每个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和培训需求,先后开设电工、焊工、特色厨师、月嫂、砌筑工、电商等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培训效果显著,得到了群众和市场的广泛认可。截至2020年12月底,资兴市共培训劳动力75892人次,其中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有33080人。全市农村家庭参训率达80%,技能型劳动力由过去的不足10%上升到42%。
从“没什么一技之长”到“半是厨师半是医生”
说起“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资兴市白廊镇居民黄旭梅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她向记者介绍,她自己原本“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一技之长”,参加技能培训之前,她在酒店打过工、卖过衣服、开过小饭店,虽然不愁温饱,却总感觉“人生没有什么目标”。2017年,她在亲戚的介绍下,报名参加了月嫂培训班,终于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近几年,她在浙江、深圳等地已小有名气,被雇主亲切地称为“半是厨师半是医生”的“金牌月嫂”,月收入已经达到了一万三千元。谈到“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她赞不绝口:“培训不用花一分钱,可以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还能给自己带来更好的出路,有需要的人,真的要赶紧去试一试!”
确实,资兴“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让老百姓们最为感激的,便是其实行的政府买单的方式。资兴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职业培训,实行免学费、免生活费、给误工补贴三大政策,并大力推行“七补两贷三扶持”政策,给予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特定就业政策补贴,以及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并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扶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真正为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消除了后顾之忧。
资兴“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的另一大亮点,则是“按需定培”,按照群众培训意愿、企业市场用工需求、产业建设需要制定培训计划,进行有的针对性的培训办班。该市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实行“群众点单,政府开班”,实现由“填鸭式”培训向“订单式”培训转变。该市实施分类、分层次培训,针对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迅猛发展的新情况,与时俱进设置培训内容和课程,推动了职业教育培训与当前社会分工精细化同频共振;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经济条件、综合素质和求职意愿的差异,坚持因人施教,分类制定培训计划;针对贫困户生产生活实际,采取“田间式”培训为主、“课堂式”培训为辅的培训方式,采取“委托代培”“公司 学校”等多种形式,在乡村举办夜校和现场培训班,把培训课堂搬到生产车间,搬到田间地头,把“生产线”当做“教科书”,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实效,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从“做配菜打苦工”到“想创业求发展”
资兴市三都镇居民谢志雄觉得,“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给他的人生带来的最大转变,就是让他从一名打工人变为了创业者。在2015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之前,他还只是一名饭店的配菜员,每天工作任务繁重,并且“想不到除了配菜之外,自己还能做点什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后,他不仅学到了特色烹饪技艺,考取了中级厨师证,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就业指导,刷新了理念,萌发了创业念头”。经过两年的深造与考察,2017年,他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在资兴市区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中餐厅,如今生意红火,他和家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升。
对于参与了资兴“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来说,最为安心的,是他们不只能学习到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能享受到该工程的后续服务。为了实现长效稳定脱贫,资兴市加强统一后续服务,在就业推荐、创业扶持、技能再提升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扶持创业”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切实保障职业技能培训既“开花”又“结果”。在推荐就业方面,资兴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小微和园区企业,在各乡镇和经济开发区建立43家扶贫基地(车间),由该市人社局、总工会牵头不定期举办招聘会,吸引省内园区和沿海地区企业前来招工,还与创维集团、富士康、京西宾馆等20多家国内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劳务输出。同时,该市在各乡镇和18个省级贫困村均建立了31支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牵线搭桥。
对有创业愿望的贫困户,该市建立配套齐全的“三湘四水”创业示范小区,推出了“六免六补两优先”(“六免”为免费创业指导、免费培训、免费物业管理、创业贷款免息、税费减免、减免企业养老保险费;“六补”为创业、房租、水电、社保、岗位、就业见习补贴;“两优先”即优先入住公租房、优先创业落户、子女入学)扶持政策,让创业者“拎包创业”。同时,该市加强培训人员就业信息动态跟踪管理,在培训人员结业后,定期跟踪服务,了解学员就业和工资待遇情况,对未就业学员,视其情况,开展“311”工程,为其免费提供3次以上的推荐就业、1次以上职业指导、1次以上免费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资兴市也被国家发改委、人社部等十部委批准为“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市”,先后荣获“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2018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市”、湖南省教育厅“推动精准扶贫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创新(特色)项目奖”等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2021年,资兴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入选“湖南省基层改革探索100例”,是27个社会体制改革领域入选案例之一。
编辑:陶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