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农谚「学者谈节气 数九天古人有“染梅消寒”习俗」
来源: 2023-10-28 14:16:58
1月20日,正值大寒,辽宁省图书馆多功能厅早早就坐满了读者,吸引他们来的是“辽图讲坛”——萧放所讲的《二十四节气与民俗》。
萧放从大寒讲起,重点介绍了二十四节气时间体系的起源与定型、节气时令信仰与仪式民俗等,并就如何传承二十四节气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大寒要藏冰供消暑之用
萧放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他是申报文件的撰写人之一,也是现场的见证者。
萧放从大寒讲起。他说,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物候特征以及相应的民俗与文化,大寒也不例外。从天气来看,民谚“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就是说天气已冷到极点,开始转暖。明代大寒前后,皇宫会组织人藏冰,人们将已冻得非常厚实的冰面切割成一米见方的冰块,用溜槽将冰块提到岸边运至冰窖中,然后封固,以备夏天到来时降温之用。到了清代,藏冰的传统依然被延续下来。北京的冰窖口胡同就是当时的藏冰地之一。
藏冰的习俗江南同样有。据记载,姑苏葑门外曾有座大冰库,按二十四节气设24座冰窖用来藏冰。
大寒临近年节,民间流传有“小寒大寒,就要过年;杀猪宰羊,皆大喜欢”的谚语。这个时候,人们一般会避免出门和剧烈运动,做一些除旧饰新、扫尘洁物的事情,准备过新年。
清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俗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变迁、演变的。”萧放举例说,“我们过冬至要吃饺子,过年也要吃饺子,在历史上,冬至的重要性一度超过新年。”
据史料记载,在汉代时,古人就开始庆贺冬至。六朝时代,人们称冬至为“亚岁”,媳妇要给公婆进献鞋袜,给长辈祈寿。明代,冬至当天要拜冬,晚上人们要喝“节酒”庆祝。
有的地方还有“肥冬瘦年”之说,冬至比新年更受“待见”。清代徐士公式《吴中竹枝词》:“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按照这首诗的描述,冬至与现代的春节非常类似。
冬至一到,就是数九寒天。漫长的冬季非常难熬,古人在期盼春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染梅消寒”的习俗。元人杨允孚《滦京杂咏》中有这样的记载,佳人在窗间贴一枝头梅花,每天在胭脂上涂抹一圈,81天后,梅花变成了红杏。
当然,普通人的生活自然不会这么考究,干脆到市场上买一张“九九消寒图”涂抹。通常这张图中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有九片花瓣,每天染一片;或者图中有九个字,每个字有九画,每天染一笔,直到春暖花开。
“染梅消寒”的习俗是古人对春天的期盼,也让生活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二十四节气产生于2000年前
“有谁会背《二十四节气歌》?”讲座中主持人现场发问,现场举手的年轻人并不多,倒是两名五六岁的小女孩张口就来,令在场的读者都很惊讶。
借这个插曲,萧放讲到了二十四节气传承,“如今,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温室的推广让种田不必严格遵循农时,现代人对二十四节气的外部感知越来越弱。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丢掉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
据萧放介绍,西汉时期,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中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当代二十四节气系列完全一致。如果从那时算起,二十四节气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先民的文化创造。
谈到传承,萧放说,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养生常识。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测动物活动规律,认识人的生命节律的一种文化技术,透露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要求尊重自然,这在今天仍然适用。记者 郭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