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聚焦 >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什么意思「西安港务区能发展起来吗」

来源:   2023-07-10 10:16:33

说起国际港务区,西安人能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进出口”、“中欧班列”、“长安号”等词汇,而这个“把宏观职能写到名字上”的新区,从诞生伊始,就一直在为西安打开“全球视野”。

那有人会问,西安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深居内陆,为什么还会成立港务区呢?


国际港务区成立的历史必然


将时间拨回到2000年,彼时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刚刚吹响,扩大开放力度成为发展的重要路径,西安作为内陆城市,同样面临经济贸易如何快速国际化的课题。

在此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以陆港为基础在西安建立国际物流中心辐射西北”的设想,尤其2003年一篇《在西安建立上海港务区,打造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的论文公开发表,让这样的畅想得到了理论支持。

西安港 摄影©悦西安

经多方部门努力,西安国际港务区于2008年正式成立,到2015年,凭借“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枢纽、陕西自贸区的核心板块,这里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为国内发起陆港建设的先行者,其所思所想在如今看来颇具前瞻性,特殊优势自然带来后续发展的快人一步,“中欧班列”就是最好的佐证。

14年过去,如今的港务区除了“长安号”,还拥有徐西欧、渭西欧、芜西欧等15条“ 西欧”集结线路开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都在西安完成集散输送。

中欧班列长安号整车专列 / 网络

顾名思义,西安国际港务区承担着“港”的职能,既是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交互,也是沿海港口港务功能在内陆地区的延伸,承载着海运与陆运的融通转化。而我们以传统的视角看到的,往往是卡车、集装箱、智慧化仓库的合体。

也因此,国际港务区少了些烟火气,像是埋头干活的黄牛,只顾着风雨前行。


由“港”到“城”,顺势而为


由“港”向“城”的转变,7年前便有了新剧本。

2015年12月 ,国务院同意陕西省承办第十四届全运会;2016年6月,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西安奥体中心,正式选址国际港务区;2020年11月,由陕建集团承建的西安奥体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而伴随全运建设的推进,各类资源接踵而至。

西安奥体中心 摄影©悦西安

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场全运会,就能带来烟火气,就能带来变革呢?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与大型赛事相关的高密度城市建设,几乎在一张白纸上进行。

可以说,现代产业多呈链条分布,城市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新一线城市,更需要为产业聚集创造理想环境,从而实现内部专业化分工。有效的基建水准,则是永恒前提。

比如,宽阔的城市高架与覆盖面广的5G网络,持续为客流、物流、信息流提供交互载体,而流速快了,产业所需的各类社会经济要素,就能在短时间内被整合在一起。对于城市新区来说,人口导入始终与大规模建设相伴,人口的活力就是城市的活力。

济南奥体中心 / 网络

这一点,国内已有不少案例可循,例如济南在举办全运会前后,1400亿元的基建投入让城市界面在短短三年内,就实现“换脸”,城市发展重心,也逐渐向东部转移。

十四运会虽已落幕,但后全运时代的一系列相关配套和功能设施的建造,不仅不会消失,还会进一步深化,西安国际港务区承载的特殊物理空间,也让外界对其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有了多角度的解读。

港务区位置及交通示意图 制图©悦西安

首先,地缘上占有灞渭三角洲,浐河、灞河、泾河、渭河四水聚港,国际港务区在这样的天然基础上,搭建一条总长7.2km的中轴生态公园,将奥体中心核心区与港务大道西侧相连,其中,8.6万㎡的地面建筑及41.7万㎡的园林绿化体系,让生态廊道极具仪式感。

其次,身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国际港务区骨干路网可与西安三环路、绕城高速无缝衔接,对外与 8 条高速公路直连,地铁3号线、地铁14号线纵横交错,已完成十字覆盖。

尤其是十四运期间,国际港务区还兴建了大型城市公建场馆项目:文化交流中心“长安乐”和城市展示中心“长安云”,一乐一云,雄踞西安奥体中心南北两端,再加上光影文化公园、丝路体育训练基地等,一个现代化地标建筑群跃然纸上。

在刻画国际文化交流轴,打造外向型经济支点的口径方面,国际港务区的教育配套也可圈可点,截至目前,已有西安铁一中陆港学校、陕师大陆港学校、陕师大实验小学为代表的优质教育资源,未来几年,港务区将累计投入28亿元,新建、改扩建18所中小学、增加学位17670个。

长安书院 摄影©悦西安

当然,城市空间的再创造,从来不只有政府的“一肩挑”,社会力量的参与、企业资本的投入,同样扮演重要角色,而像国际港务区这样集中式、大规模、高起点、出品质的建设过程,对统筹建设能力要求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前文提到的奥体中心一场两馆;长安书院等一系列“长安系”地标公共建筑、背后都出现了陕建集团的身影,既当裁判、又当选手,或许是业内对陕建集团的最佳注解。

要知道在此之前,陕建还先后主导大唐不夜城、陕西大剧院、陕西奥体中心、咸阳奥体中心、延长石油科研中心、西安W酒店等多个地标的建设,国际港务区的奥体中心,不过是陕建跨界出圈的又一次实践。

港务区街景 摄影©悦西安

此外,本土国企陕西交控集团也通过与陕建集团的合作,强强联合赋能城市跃迁。

作为陕西具有深厚实力的“娘家人”,二者此前结缘于国际港务区的空间建设,在战略合作中开创了全业态配套的发展模式:不仅仅着力于改善一个区域的生活环境,更在于打造新的城市样板。

从奥体中心、跨河大桥、穿河隧道等高难度工程,到骨架路网、公共场馆和安居小区等民生符号,刚刚经历过大规模“造城”的国际港务区,陕西交控集团与陕建集团的身影随处可见,双方各擅所长,相互促进,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拉动区域经济,推动产城融合。

而无论对城市未来规划的切入,还是当下对土地市场开发的参与,陕西交控集团与陕建集团都在资源优势、建造经验与兑现能力方面,堪称国企背书的典型代表,共同搭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而陕建地产,则从国际港务区的幕后走向了台前。


真性情,重仓布局共同成长


当我们回顾城市“东拓”,回到主流语境的表达,国际港务区的迅猛迭代,在本质上是西安对城市新区开发模式的探索,是在传统城区发展空间受限后的另辟蹊径,也是基于公众对生活场景提出更多诉求的回应。

直到今年7月,国际港务区迎来老朋友的新项目。

自1994年陕建集团成立地产板块以来,一直在区域协同发展,更新城市面貌方面始终敢为人先,也就是说,陕建地产更想去做“城市共建者”,多年来先后落子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山东半岛等重点区域,共储备可开发用地7500余亩(截至2022年3月)。

而与之相应的陕西交控集团,养管公路里程6273km,其中高速公路5596km,占全省90%。堪称陕西的“动脉血管”,总部内设12个部门,下辖公路运营、交通建设、产业发展、交通投资、交通服务、市政路桥、交通科技、航空货运8个二级板块,94个三级单位。企业资产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同类交通企业分别排名第8位、第12位。

除此之外,陕建地产还紧跟行业发展动向,深入研究用户需求,2021年荣获陕西本土国有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第一名。

这里要着重“科普”一下,陕建集团作为“共建者”,深度参与了国际港务区从萌芽到如今壮大的全过程。它们的联袂进入,所带来的不仅是双国企的坚实保障,更是对参与区域发展浪潮的初心和使命。

正如已经入市的雲玥府,与奥体中轴公园为邻,与国际港务区的发展势头融为一体。

项目鸟瞰效果图

项目位于奥体中央景观轴东片区,占地89亩,规划15栋楼,容积率2.5,从公开获取的面积段信息可知,100-143㎡的空间,精准匹配当下年轻家庭的需求。

这一点在社区35%绿化率之外,也有所体现。设计师通过场景布置,用充满生态气息的动感线条,勾勒出全年龄段的生活乐园,在公共空间,实现建筑与人的互动。

项目内部绿化效果图

从区域看,雲玥府坐拥7.2km奥体中央景观带。从周边配套看,无论是医院、学校、商业,还是奥体企业总部CBD,和上天入地的轨道交通,陕建与陕交控的首秀,都为市场提供了一个绝佳选项。

国际著名城市规划大师刘太格先生认为,一个优秀的城市规划,需要有人文学者的心、科学家的脑和艺术家的眼。雲玥府便是如此:优势区位条件,良好生态环境,现代建筑结构,意境建筑细胞,将这些排列组合,又何尝不是如今国际港务区的缩影呢?

建筑外立面效果图

如果说,十四运为古都西安创造了全新的城市标签,那么,国际港务区则为西安市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场景,这里的高光时刻也才刚刚开始,西安未来更加现代、开放、绿色的模块样板,即将登场。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