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与介休商帮茶道比较「论述晋商的万里茶道」
来源: 2023-04-29 14:16:41
一、贩茶之路起源
明朝初期,由“开中制”晋商兴起。明中后期,政府由“开中制”转向“折色制”。嘉靖后期,晋商已日渐式微。明隆庆时,山西商人出身的王崇古,时为北边的封疆大吏,他力主汉蒙互市,促成了著名“隆庆和议”。隆庆和议的达成,结束了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此和议不仅确保了长城沿线的长时期友好交往,而且扩大了汉人与蒙古的通商贸易,为晋商再度掘起提供了机遇。
在隆庆和议达成之后,晋商居于什么样的位置呢?简单来说,隆庆和议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地人与蒙古人进行贸易。
近水楼台先得月,晋商商帮自然成此贸易的主导者。
从明初到明末二百多年间,其商业已经明显地带有资本主义萌芽之性质。明万历年间,全国“一条鞭法”的实行,赋役的货币化,使较多的农村产品投入市场,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为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山西商人顺应历史潮流,南运北销,以物易物,灵活机动,再次成为一支劲旅。
蒙古属游牧民族,以食肉和饮奶为主,对内地南方茶叶有强烈的食性追求。在内地人向蒙人贩运的商品中,茶叶成为抢手货。晋省商人以之为契机,神话般地开创由南到北的远程贩茶之路,即茶叶之路。之后到清代,经几代晋商人传承延续,茶叶之路穿越大半个中国,延伸到俄罗斯及更远的地方,约1300公里,人称“万里茶道”。
二、晋商运帮大家--介休梁家
明末到现今,时光已逝四百年,究竟是晋商的哪一族、哪一支,首次将南方的茶叶贩运到蒙古诸地,现已无据可考。但从祖辈的口口相传和残存的谱志文稿中,可窥视一些当年晋商家族曾经的艰辛历程和辉煌,他们是“万里茶道”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介休梁家、冀家、范家,便列其中。
介休梁家世居城南南靳屯。梁家在明朝初年自关中迁介休。始祖梁大明;二世祖梁廷;三世祖梁永通;四世梁天浩;五世梁承教。
梁家其十世传人梁濬在《剑虹斋藏书记》中载:“余家世业农贾,高曾而后,始事诗书。”梁家资料显示,梁氏在明初迁居介休后,亦农亦商,经数代艰辛经营,到明后期的万历年间,已经是介休经商的望族了。梁家以驼马帮远程为其他商家转运见长,相当于现在的运输公司。当时主政梁氏家族,是六世传人梁州佐。
梁州佐,字清如,明朝吏部候选州同知,赠中宪大夫。
梁家在明中后期梁州佐时,家室已相当富硕。梁州佐之子梁星炯、梁星煜继往开来,到清康熙时,梁氏驼马商帮已闻名汾州和雁门关外。
梁星炯,字静斋,内阁中书,乡饮大宾。常跋涉于汾川与边关之间。《梁锡珩小传》云:“祖中书君素长者,以赀雄边。”
介休北辛武冀家经商始于明中期,冀家和梁家很早就有商务往来。《介休冀家行商年谱》载:清康熙十八年(1670),介休北辛武冀光厚在介休南靳屯梁星炯的帮助下,在云中郡阳和城创设“永盛北”当铺。清雍正中俄《恰克图条约》签定后,冀家开始远程贩茶贸易,冀家的茶货等及与蒙俄交换之皮货等,均由梁家驼帮运输。
介休北辛武冀家民国年间“敦信堂”管家南世统先生曾经讲过,南靳屯梁家是晋商介休较早的转运大商帮,在明末梁家已有骆驼八百余峰,马二百余匹。在介休城北韩东村,梁家苜蓿地有二十余顷。介休城内东南隅梁家有房产数三十余间,城内老爷庙东侧有一处十五余亩场地,是梁家驼马帮转运茶货等物品的集散处。另则,梁家在边关大同有房产二十余楹,并有花园和驼马场。梁锡珩《非水舟诗集》载:“君居介休,而有业在阳和。”
梁、冀两家,数代合作,遂成明末清初的介休商界大户。梁家资料显示:梁家数代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每逢歉收,总是慷慨放赈,解急饥民无数;梁家曾耗资独修缮本村堡墙;康熙时,梁家费千余金,独资修建介休城尊经阁;康熙岁末,清廷平靖西藏叛乱,梁家捐清政府骆驼六十峰。梁家善举累累,一一难表。
纵观中国历史,古人将在社会上所从事的职业,分为九等,即: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在这九等行业当中,商人列入末位。由此可见商人地位是卑微的,在古代各家族的族谱碑铭中,曾经是非常显赫经商大族,也不曾记载其行商事迹。
这些家族行商致富后,想方设法聘请名师名教,教育其子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设教馆、办私塾,向儒商靠拢。他们还通过向政府捐例,在社会上还力尽所能地做善事。政府给他们颁文授衔。商人得到了相应的名衔,提高了本家族的社会地位,他们以儒商的身份将获得的和捐来的名衔记录在家谱或碑文传记中,光宗耀祖,昭示后人。今人通过这些碑铭谱语,及残存的古院旧瓦,可窥测此家族曾经课孙教子的懿德家风、曾经辉煌过的岁月和艰难之历程。
三、梁冀联姻
介休梁家、冀家均起步于明朝,在清初是介休显赫的两大家族。冀家于明朝末期主要在湖北襄阳经营当铺和茶货,清雍正时,冀家业务扩充,在汉口等地加工砖茶,并将此砖茶经古北口销往蒙俄诸地;梁家则从明末到清初,一直为其他商家长途转运为营利目的。此两家虽有侧重,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或经营、或运输的商品均有茶货。辽阔蒙俄大地,均留下了他们艰辛的足迹。
古人人际交往或男女成婚,均讲究门当户对。门当就是门道相当,即人与人间志趣相投或男女双方家族从事的职业相当,并且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以此为基础,彼此双方很适合交往相处或结缘成姻。此种家庭生活方式和文化内质,被众多的家族一代一代加以沿袭和继承。
梁家、冀家可称之谓门当户对。
梁锡珩,生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南靳屯梁家九世传人,字楚白,别号深山。系梁星炯之长孙。其父梁垲,字峻业,博学善文,母,宋氏。父母皆早逝,是祖父抚育成人。
梁家数代重文,梁锡珩自幼受祖父影响,爱为诗文,稍长博览群书。成人后,主政粱氏商务。康熙三十九年(1699),与北辛武冀家冀映经之女成婚。
浩瀚沙漠跋涉,长期边关生活,宽垠的塞北,铸就了粱锡珩豪吟狂啸的性格。粱锡珩商务闲暇之余,寄情于山水诗文,他不但是商界大亨,还是一位才子。留世佳作有《非水舟诗集》。他尤长于近体,怀古、咏物之作,名章俊句迭出。“青琐门前新国士,白登山下旧诗人。”“汉营何处路,秦塞不分山。候逢黄菊节,人在白登城。”“白日照残千嶂雪,春风吹断一河冰。去雁影低秋水外,暮蝉声曳夕阳迟。”豪放坦荡的介休商人,将塞北壮景,用诗话展示于世人,敢与古文人争一席地。
冀映经,邑庠廪生,知书达理,善长算学,是北辛武冀家财东冀州升之族孙。康熙十八年(1670),冀家在云中郡阳和城创设“永盛北”当铺,冀映经任该当铺经理,他精明理事,勤奋好学。
通过介休冀家和南靳屯梁家经商历史背景可知,梁、冀两家业务上已有百年往来,这两家是世交。当时两家都同居边城大同,梁星炯之孙梁锡珩和冀映经之女,年龄相仿,两家门第相当。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人爱才子,均是自然律理。由双方大人主婚,梁、冀两家结为姻亲。冀映经之女嫁与梁锡珩,是两个豪门望族“门当户对”的最好结合,也是两家商贸情谊的继续和延伸。
四、梁家与范家
介休梁家和范家,是晋商踏越北方边疆,最早的践行者,是晋商“万里茶道”的奠基者。他们不畏艰险、勇于人先,堪称晋商典范,引领一代又一代晋商人跨越沙漠,与蒙俄人从事外商贸易。
明嘉靖后期的百余年间,朝廷黑暗腐败。崇祯年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中原大乱。众多的内地百姓纷纷向相对安定的边陲张家口避难,张家口等塞外商路逐渐地形成。此时,位于关外的后金努尔哈赤部族(后称满清)迅速崛起。努尔哈赤的后继者皇太极,为缓和民族矛盾,推行满汉一体政策。皇太极为入关统治全国做准备,派遣官员到张家口等塞边贸易市场,采购塞外缺乏的军需品等物资。在塞外从事商贸的介休范家等商人,对明王朝的已失去信心,主动地与满人贸易。介休商人范永斗在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同时也受到满清官方的器重。
满清入主中原后,赐范家为“皇商”。
之后,清王朝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权。到范永斗之子范三拔时,清政府予以范家更多的特权,范家以“皇商”的名义,从内地购置茶、绸布、粮米等到塞外贸易,获得了巨额利润。到康熙后期,范氏商业由范三拔五子毓馨、毓馥、毓馪,毓覃(香覃)、毓奇继承。范毓馪兄弟在康雍时期,曾为清王朝平定边陲准噶尔等叛乱,数次输送军粮,计百万余石。范氏为国家统一立下了功绩。
从明末到清初,范家和梁家一直是合作伙伴,在乾隆时,梁家第十世传人梁濬,其之子梁本荣娶范毓覃(香覃)之女。
伙伴加联姻,关系更亲近。
乾隆十八年(1753),范毓覃(香覃)去逝,其墓志铭由姻叔梁锡玙撰写。
梁锡玙,字鲁望,号確轩,清朝经学家,雍正二年(1724)考中举人。撰有《易经揆一》一书,得到乾隆皇帝赏识,任国子监祭酒。梁锡玙为南靳屯梁家九世传人,是梁锡珩之堂弟。梁锡玙自幼爱好读书,成人后曾随父多次转运商货,深入塞外戈壁。
范氏兄弟在给清军输送军粮,如此浩大之行动,范氏联络多家商队合作进行,梁家和冀家均是参与者。
千里戈壁,漫漫沙漠。梁锡玙云:“是役也,出长城、逾瀚海、抵察汉叟尔军所,几千里大抵皆卤碛林莽,敻绝人迹。而所谓瀚海者,积砂为海,绵亘千里。人乏勺水,马绝刍牧,因而渴死半道者,枕尸相属也。又积雪苦寒,堕人肌骨。蒙古侵掠,乘间窃发,行者至此,莫不震摄!”
梁锡玙用悲壮而怆然的真情实感,谱写了晋商人在塞外艰难跋涉之岁月历程。
五、管窥清初介休商业
清人刘于义,在雍正三年(1725 )上疏《敬筹晋省积贮疏》中提到:康熙皇帝时,“平(阳)汾(州)为山右殷富之郡,百姓颇有蓄积。”由此可见,在康熙年间,汾州从事商务者较多。汾州是山西比较富裕的地区。
介休属汾州一县邑,介休从事商业多寡如何?富裕程度又如何?
清嘉庆《介休县志》载:清康熙末期,“介邑土狭人满,多挟赀走四方。山陬海澨,皆有邑人,固繁庶之地也。”由此可推断,在清初,介休不仅是汾州较富足的县邑,且行商者众多,遍及南北荒远之地。
当时的人口和耕地指数,是反映富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摘录清雍正《山西通志》汾州部分县,雍正九年(1731)耕地和人丁口数如下:
汾阳:耕地10235顷,人丁48950口;
平遥:耕地10392顷,人丁53829口;
孝义:耕地9780顷,人丁10788口;
介休:耕地6147顷,人丁68525口。
再看雍正《山西通志》另一组数据,即雍正九年山西省州县所交纳“额外商税”情况。
当时山西全省计有106个州县。其交纳“额外商税”达到千两白银以上者,共有 36 个州县。此36 个州县中,交纳“额外商税”在二千两到三千两白银有10 个州县;交纳“额外商税”在四千两以上白银有5个县,即榆次县、汾阳县、介休县、凤台县(今晋城)、高平县。
前一组数据说明,雍正年间介休耕地最少,人丁最多。“额外商税”此组数据,是反映清前期全省各州县商业发达和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分析,介休在清前期,商业发达,经济繁荣,是山西富饶的县邑。
多种资料显示,到清雍正初年时,介休经商较大家族有:南靳屯梁家、张原村范家、北辛武冀家、贾村侯家、张村张家,介休城张家、田岳堡田家、沙堡曹家、张兰马家等二十余家。是这些商家将众多的介休邑人吸纳到相应之商行中,是他们将晋商的务实、诚信、开拓精神,繁荣活跃了介休的经济。
六、茶“渍”斑斑
从明朝“隆庆和议”之后,蒙汉互市,晋商顺时势之为,贩边关之需,集物融之利。晋商经历百余年的风云变幻,优胜劣汰,后来居上,积累了丰富的南购北销贸易经验。雍正五年(1727),中俄《恰克图条约》签订,准许私人资本参与国家对外进行商业采购。介休梁家、范家、冀家捷足先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贩茶之路,带动介休诸多业产的发展。多处茶路遗址及与“万里茶道”相关的文化,无不教人赞叹!
当年“万里茶道”介休商人在汉口和赤壁将毛茶进行压制为砖茶,包装后沿汉江经襄阳,过赊店,越灵石在介休休整,再北上过雁门关,达古北口和张家口,再到恰克图。《介休冀家行商年谱》载:雍正六年(1728),冀家在古北口镇开设“巨盛川”茶行,在热河厅(承德)、张家口、库仑、归化和盛京设“巨盛川”分茶庄。
“万里茶道”由灵石王家大院再沿介休西山到达介休城。途经介休樊家湾村、大郎神村、小畅村。其古道边古茶亭和关帝庙等遗迹依然存在,依稀可见。
中国在唐代就用陶瓷罐贮藏茶叶之妙法,在蒙俄地区,其很多贵族和兵营均用陶瓷罐贮茶,以延长保质期。介休洪山镇有一山村,该村陶瓷烧造业历史悠久,宋元时期已驰名华夏。介休梁家、范家、冀家等商家将在该地订制烧造陶瓷贮茶罐,然后转运到恰克图等地。其山村在明清时成了驼马帮运茶块和陶瓷贮茶罐的集散地,古人赋名该山村为“运集村”,后之改叫运吉村。
明末清初,介休梁家、范家、冀家、侯家等商帮到边关用茶块、布绸等与蒙俄人互市,换取诸多马匹生蓄,到每年秋冬之交,便在介休张兰古镇出售,形成张兰古镇的骡马市场。
介休商人长期跋涉“口”外,于人烟稀少的戈壁沙漠地带,耐存保质的食品是他们的生命线。他们把老弱淘汰的骡马,让当地人宰杀后,煮熟加工为美味可口的驴肉、马肉干,用于茫茫茶路上的补给能量的方便食品。
近三百年的岁月,成就了张兰郝家堡的著名驴牛肉特产品牌。
介休茶文化底蕴深厚。乾隆时,饮茶习俗在介休已盛行。山西介休的独特喝茶习惯,源自晋商梁家、范家、冀家的贩茶贸易。特别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俄国发生的宫廷政变,致使冀家运往恰克图的砖茶滞销。冀家将滞销之茶,转运回介休,赊销和打折促销,饮茶习俗逐渐在介休形成。之后,饮茶便成为介休人的一大嗜好。
介休谚语云:“介休一大怪,茶杯随身带。”
介休民间流传俱多的饮茶谚语,也足以证明介休的饮茶文化之底蕴深厚,“清早茶一杯,精神百倍增”“每天三杯茶,饿死卖药人”“饭后茶销食,酒后茶解醉,困时茶提神,愁时茶解虑”“粗茶淡饭能养人,茶食知节少疾病”“宁可半年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二百多年的饮茶史,形成介休独特“茶俗文化”。此“茶俗文化”,是“万里茶道”在介休留下的活化石。
七、结语
由“万里茶道”引发以商品经济作为窗口的近代文明,逐渐在中蒙俄大地上绽露出了一缕的曙光。此晋商劲旅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随势而为的成功转型,不仅为古老的中华民族增强国力和改善民生点燃了薪火,而且也为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活力并提供了范例。
晋商“万里茶道”的开拓,在中国商业史册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参考书目:
清.雍正版《山西通志》
清嘉庆版《介休县志》
清.梁锡珩《非水舟诗集》
清.梁濬《剑虹斋藏书记》,
清《冀氏族谱》,
清.刘于义《敬筹晋省积贮疏》
清.罗增等《介休冀家行商年谱》
李晨光《晋商十大家族》
冀广大,别署晋庆,1957年生,山西介休市人,毕业于山西省教育学院,热衷于明、清晋商文化探究。曾编撰《晋商冀家》《介休冀家经商起源与茶叶贸易》《国宝溯源》《从冀氏文存看晋商冀家处世之道》等文,续写完善《晋商介休冀氏行商年谱》。系介休市冀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政协介休市委员,介休市文化促进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