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 放开限购「哪些城市有限购令」
来源: 2022-12-26 16:17:10
文 / 子木
早上醒来,打开手机,弹出一条信息:
2022年4月1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确诊260例无症状6051例,目前上海疫情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
心情复杂之余,不由扶了扶镜框,怎么也没想到,疫情能在上海这位老大哥身上,发酵到这么严重。
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一个超级学霸,各项成绩遥遥领先,突然一场大考,发挥失常,落得个科科不及格。
留言板清一色的网友质疑,最多的争论就是“动态清零”。
反对封城的,站在了经济角度。
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支柱,一年贡献4.32万亿GDP,如果封城严控,一天损失就是上百亿,旗下的公司以及打工人,无不累及。
赞同封城的,提到了一个例子,就是前段时间的深圳,同样是GDP大城,但疫情出现后,高效严控,紧急封城几天就解决了疫情扩散的苗头。
其实,疫情防控就是对一个城市的行政效率进行综合大考,在这个层面上,深圳的做法更明智。
回归到楼市。
上海这波疫情,彻底封了楼市,浇灭了年后小阳春集聚的热象,估计疫情结束也是在年中左右。
加上对人们收入的影响和对预期的打击,今年上海楼市想再延续年后的行情,估计是在10月份左右了。
过去在预判楼市时,考虑的是政策、金融、人口、经济这些,而现在,影响最夸张的变成了病毒……
疫情出现,楼市一夜冰封,比调控政策都好用,一切逻辑推论都显得捉襟见肘。
接下来,我带大家分析蒙上疫情乌云的3月小阳春市场,以及帮大家判断一下接下来的走势。
3月,俗称小阳春开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间节点。
今年成分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新房数据:
2022年一季度全国重点62城商品住宅签约面积同比下降41%,跌幅较1-2月降幅扩大2%。
分城市线统计,62城中的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2022年一季度商品住宅签约面积同比分别下降了31%、40%、47%。与疫情前的2019年一季度相比,一线城市增长了4%,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分别下降了22%和18%。
从数据可以看出,今年3月小阳春成色不足,远不及去年,以及疫情前的2019年。
主要原因还是疫情,今年年后全国各地的疫情就没断过,今天西安,明天呼和浩特,后天深圳,大后天又是上海,绵绵无期。
根据调研,大概有二十多个城市新房营销因此受阻。
疫情打击收入预期,很多想买房的刚需都在驻足观望,等待形势有所转变。当然还有一层因素是,去年房企接二连三暴雷,人们害怕了,怕以后拉横幅去维权。
丢人不说,心里憋屈的很。
开发商这边,日子不好过,但为了卖上价格和推盘效果,这段时间也变成了观望,“延期放量”。
这造成市面上的好房子缺失很多,供应变差。
供需双疲,造成今年小阳春成色不足,远低于行业预期,这都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再差的环境,依旧有过得不错的城市。
今年3月,虽然同比去年不行,但相对于2月,很多城市已经在回暖反弹。
比如苏州,3月行情明显反弹,楼市签约套数环比上浮71%,
苏州狮子山澜庭,再现千人摇号,工业园区的天著,2天报名时间,663组登记,摇号中签率仅为29%。
好的项目已经开始在疯抢。
这就是“4字头利率”的刺激效果,网红盘带动,苏州房价会企稳反弹。
经济面优质的城市就是这样,信贷放松对楼市的利好,立竿见影。
除了苏州,现阶段,楼市行情反弹还是主要集中在头部内陆城市和东南沿海二三线城市。
我们再来看供给端。
去年开发商很惨,几轮打击下,基本都处于“贫血”状态,而这直接影响到土地市场行情。
继续看数据:
土地供应方面,截止3月30日一季度全国新增住宅用地供应3755宗、规划建筑面积2.14亿平方米,同比下降约50%。
土地成交方面,截止3月30日一季度全国招拍挂出让住宅用地2628宗、规划建筑面积1.4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约58%。
简单来说,一季度全国招拍挂卖地水平,基本是腰斩的惨状。
没办法,金融对房企有些丧失信心。
一个是杠杆,一个是疫情。
前几年开发商们都在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一个比一个膨胀,一轮调控,直接打趴在地上,资金链紧缺,没有余粮再去拿地。
三道红线压头,金融机构对房企信心不够,不敢借钱给他们。
我多篇文章里都讲过,地方可能对二手房市场无关紧要,但新房市场一旦出问题,大家都是热锅上的蚂蚁。
我们来看一张图,“全国各地财政自给率”。
你会发现,能完全能自给自足的,全国只有9个省市,而其他地方,都要靠中央给钱。
西藏、青海、甘肃、黑龙江、新疆都是财政缺失的重灾区。东北老人靠广东供养,这话不是开玩笑。
中央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只能支持发达城市的投资,而其他地方最多只能保持运转。这意味着,大部分城市面临着没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窘境。
怎么办呢?
哈尔滨就是样板,近一年接二连三连续释放政策福利,任何只要有利房地产的,都会抢在前面,就为了刺激楼市卖地。
刚刚,楼市又传出新闻,浙江衢州放开限购限售,成为全国第一个“双取消”城市,还有秦皇岛,成为河北省第一个全面废止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城市。
我算了一下,今年3月以来,18城放宽了公积金贷款条件、11城调升公积金贷款额度、9市已下调贷款首付比例、13城通过财税托市刺激购房消费,全国普遍下调房贷利率、缩短审批放贷周期……
接下来,就是放松限购、限售,重头戏才刚刚登场亮相。
我之前一直坚持的“心虚理论”,依然适用。
也就是说,此阶段凡是早早放开限购限售的城市,楼市必然有泡沫,刚需自住可以买,投资最好不要上。
心虚才会趁机放开,像北京、苏州这样的城市,只要下调利率就能让楼市暖过来。
“小孩三岁,看一生,楼市三月,看一年。”
这是行内的一句老话。
在去年,我根据楼市成交情况,通过“翘尾理论”分析出了小阳春城市,然而被疫情打乱了节奏。
但接下来只要城市基本面不发生变化,购买力就不会缺席。
前几天,经济运行报告出炉,疫情影响下,各项指标完全不及预期,很着急。
接下来央行会持续释放利好,刺激市场回暖,各地下调房贷利率的底线会继续下探,4字头利率将会成为主流。
而在调控政策方面,放开四大限法将成为常态,现在是一天一个城市,接下来可能一天2-3个城市,全国各地进入排队松绑状态。
不过主要核心城市依旧不会放开限购,不然又会涌进成千上万的炒房客,违背了“房住不炒”的初衷。
很多人都说疫情打击收入,很多人买不起房了,楼市还如何回暖呢?
的确是这样,前段时间我一个开幼儿园的朋友说,辛苦经营10年多的5家幼儿园都关门了,还欠了一屁股债,现在正在抛售自己的2套房。
三年疫情,众生苦矣。
但我们还要考虑疫情后,对购买力的刺激性。
参考2003的非典,2020年的第一轮新冠疫情,那时候在很多人眼里,大家都没钱,但为什么下半年楼市照样热闹?
道理很简单,买房主要逻辑是杠杆,只要杠杆成本和买房门槛足够低,在中国就不乏买房人。
有钱人为了资产避险,疫情这几年全国各地豪宅市场火热,而且是,疫情越厉害,豪宅市场越火爆,房子抗通胀是共识。
而老百姓,只要手上有首付和流水,都会选择入场,主动去扛风险。因为未来经济可能会好起来,但超低杠杆成本和超低的购房门槛,多年难见一次。
当然火热的还是基本面比较好、有真正居住需求,且库存小的城市,“人 钱”的基数足够大,房子足够少,就不用担心疫情对购买力的制约。
接下来,子木会持续帮大家预警该抄底的城市,把握好买房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