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铜元局历史文化「清代铜镇纸」

来源:   2024-01-16 10:16:48

提起制锦市,济南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更别说制锦市还有是“济南市周边的一个市”的段子。

但提到制锦市街区里的铜元局街,很多人想必就不熟悉了。因铜元局街分铜元局前街和铜元局后街,当地人都以“铜前”、“铜后”来称呼。

山东铜元,“上山东”

山东铜元,“横山东”

1898年,清德《胶澳租借条约》签订。条约中亦规定了清政府允许德国修建胶济铁路,以及铁路沿线的开矿权。这也就意味着,德国的胃口不只是青岛,而是整个山东。一旦胶济铁路通车,德国的势力将覆盖山东的大部地区。于是,袁世凯和他“儿女亲家”、继任山东巡抚周馥,一起做了两个事情来阻止德国经济入侵。一是1904年济南、周村、潍县三地自主开埠;二是在济南开铜元局造币厂铸造铜元,以对抗流入山东境内的德国银元。

山东巡抚袁世凯、周馥

《胶澳租借条约》关于修建铁路及沿线开矿权的部分

不过由于清政府的银元很快贬值,铜元局造币厂延续的时间也并不长。后来,这里被济南人都熟悉的另外一家工业接手。那就是泺源造纸厂。泺源造纸厂的名称也许济南人也不一定熟悉,毕竟已经100多年了,但提起造纸东厂,或者鲁丰纸业,相信不少稍微年长一点的济南人都还记得。毕竟,在上世纪末,造纸东都还算是效益非常好的单位。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用的纸就在这里生产出来的。笔者之前的文章提过,当时正是由于一些当年效益很好的单位在制锦市,当时的制锦市小学的生源是很好的,才会成就百年名校。

泺源造纸厂老建筑

生产渠

后来,随着造纸厂外迁,这里只留下了鲁丰纸业,现在也建成了鲁丰文化产业园。仍然随处可见铜元局和造纸东的影子。特别是横贯制锦市的生产渠,默默的流淌,也流淌着岁月的沧桑,无需停留。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