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取消限购是真的吗「2020年限购限价取消」
来源: 2023-12-01 10:16:18
楼市从来都不缺乏谣言。
在一个易受情绪驱动的市场,越是夸大其词越有市场,越是标题党越能获得关注。因此,利用谣言给市场火上浇油,借助传闻来试探政策口风,乃至利用所谓“内部消息”蛊惑刚需入场,就成了屡试不爽的套路。
“3100万港澳台居民来内地抢房”的消息刚被辟谣,取消限价放松限购乃至现售到来的消息就铺天盖地。房价刚被按下去,市场观望情绪前所未有的浓厚,在一些人的朋友圈里,排队抢房的视频仍是层出不穷。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无非是为了割韭菜。
长沙济南厦门,取消限购?
自从2016年这一轮楼市调控开启以来,取消限购的消息就一直不绝于耳。
最近一则来自厦门:10月16日,网络突然传闻“厦门取消限购”,不仅有聊天记录还有文件,更有视频作为见证。
随即,厦门市国土房管局用了三个感叹号进行辟谣:这是2015年厦门取消限购的旧闻。
事实上,2016年厦门重启限购,再也没有放松。
近半年以来,厦门房价在全国率先下跌,土地流拍、新房降价、二手房成交量暴跌的场景同时上演。
在厦门房价下跌的关键时间窗口,抛出取消限购的消息,究竟有何意图,不难想象。
比厦门更早的是长沙、济南取消限购的传闻,这两地虽然一再辟谣,但仍挡不住一些人的有意翻炒。
2017年8月,长沙出台抢人政策,专科学历可直接入户,购房不受限制。这一服务于“抢人大战”的政策,虽有为限购开后门之嫌,但离“取消限购”还有十万八千里。
事实上,2018年6月,《湖南日报》大篇幅痛批长沙楼市乱象,“以人才引进之名打开购房之门”成为着重点。
随即,长沙就出台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封堵了这一“后门”:
落户满1年且在本市稳定就业,或在本市连续缴纳24个月个人所得税,方能获得购房资格。
显然,长沙不仅没有取消限购,反而堵上了所有的后门。
与长沙类似,济南出台的只是落户政策,与取消限购也是八竿子打不着。
2017年8月,济南市公安局发布落户新政:取消购房、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限制,实行居住就业落户。
以往在济南落户,需满足购房面积90平方、购买二手房满2年或年纳税3万元等门槛,此番改革之后,只需缴纳社保满1年且有房产证,即可直接落户。
可见,无论是厦门,还是济南长沙,限购政策不仅没有取消,反而有进一步加码的态势。
楼市调控进入深水区,调控政策显然不会轻易取消。无论是基于调控的政治认知,还是政策的可持续性,以及经济形势的紧迫性,限购都还没到取消的时候。
北京广州取消限价?
“取消限购”的谣言漏洞百出,“取消限价”的传闻似是而非,更具迷惑性。
就在上周末,广州外围郊区突然放宽限价,这被舆论视为“取消限价”的强烈信号。
事实上,广州限价一直存在,这一次只是放宽了门槛,楼盘可以按照真实市场价进行备案。此举意在解决“双合同”,为可能出现的降价维权潮排雷。
事实上,放宽限价,并不意味着开发商就有了房价涨跌的决定权。
新的价格仍要进行备案,备案仍要接受政府“指导”,不得随意上涨更不能擅自降价,“限价”仍旧牢不可破。
至于北京取消限价,更是一年前的老消息。
2017年8月,北京三个均价超过8万的楼盘获得预售证,高价盘入市,被一些自媒体解读为北京取消限价,这一传闻流传至今。
事实上,除非与摇号相匹配,限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统计游戏,它能做低统计上的房价,却无法改变真实房价,更无法解决双合同、茶水费以及走后门等乱象。
放宽限价门槛,让双合同的风险消弭于无形,这才是负责任的态度,与楼市调控宽松,其实没有多打关系。
取消预售实锤落地?
与放松限购、取消限价的传闻相比,取消预售相对更有实锤一些。
先是9月下旬,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下发相关通知,称“商品房预售制度可能会取消”,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深圳龙华金茂府亮相,现房销售成为最大亮点,这被认为取消预售制的重锤正式落地。接着,广东中山批量推出现售地块,合肥发文鼓励开发商现房销售,这两则消息,更被认为是“取消预售已经全面铺开”的信号。
显然,天真了。
其一,广东省房协的文件并非为“取消预售”铺路,反而是反向试探。在发文不久,广东省房协就出面解释:这只是征求意见稿。
其二,深圳龙华金茂府,并非现房销售的第一案。事实上,这是两年前在房价暴涨之下,深圳楼市调控的标配,以现房销售作为限制条件,从而遏制“地王”热潮。在当时,全国多地都有类似“现房销售”地块,与“取消预售制”并无关系。
其三,中山现售土地近半流拍。据财新统计,5月28日-10月11日,中山共推出15宗现售宅地,这15宗地中,已有7宗截止挂牌,最终成交4宗,流拍3宗,流拍率达43%。
所以,取消预售是大势所趋,也更符合购房者权益,但在现实利益层层阻碍之下,想要真正落地,并不是那么容易。
一方面,取消预售制,房企周转速度变慢,高周转模式就此终结,这必然带来房地产行业的全面洗牌。中小房地产商摇摇欲坠,大开发商也将失去高周转的利器。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未必乐见“卖楼花”消失。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高周转的好处,是提高了土地出让的效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卖地收入。如果高周转不复,一宗土地两年才能变现,开发商必然减缓拿地速度,土地财政又将如何维系?
中山进半现售地块流拍,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谣言的市场
有些谣言,是遥遥领先的预言;有些谣言,则是收割韭菜的工具。
相比于楼市谣言的层出不穷,更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谣言为什么这么有市场?
一个原因是,楼市受情绪驱动,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市场心理。而这个行业又牵扯太多的利益链条,很多人不愿看到房价下跌。
因此利用蛊惑刚需入场,可谓无往不胜。诸如“观望只会让你错失良机”“赶紧出手才是王道”的语句,更是加剧市场的恐慌心理
另一个原因是,过去楼市调控的短期性和反复性,为谣言提供了推波助澜的土壤。楼市背后存在太多的利益牵扯,让人难以相信调控的持久性。尤其是当房价开始松动时,调控放松就会日益成为市场的心理预期。
不过,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同,楼市处于的发展阶段不同,金融系统的风险水平不同,楼市调控的政策含义就完全不同。
这一轮,从“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的政策组合拳,到“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强硬表态,都说明楼市形势的严峻。
调控或许未来某一天会放松,但一定不会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