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大杨家巷往事:镇江城一条深藏不露的巷子 因鸭血粉丝汤爆得大名

来源:   2023-11-27 14:16:19

杨家巷有两条,一条叫“大杨家巷”,另一条叫“小杨家巷”,两条巷子相邻。


“大杨家巷”南北走向,南通大西路北到中华路,“小杨家巷”和它平行。小时候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大杨家巷”看起来比“小杨家巷”规模要小一点,后来才知道一说是过去“大杨家巷”很宽,达到两米宽;“小杨家巷”只得一米二样子。


另外,“小杨家巷”旁有片住宅叫“康家大院”,新中国成立以后并入“小杨家巷”,所以看起来规模更大一些。


也因为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大杨家巷充满了感情。

据清《丹徒县志》记载:杨家巷,因巷内多为杨姓,以姓氏得名。


01


只有生活在“大杨家巷”很久的人,才能看出这条巷子的不凡。


有些资料上记载:杨家巷是京江杨氏的祖居地,历史悠久。


曾经在这条巷子居住的尹老师告诉我:其实大杨家巷的名称由来,不是因为姓杨的人家多,而是因为这里的“十二进房”的房产主杨席畴姓杨。


这十二进房是有它的独特性的。镇江一般的民居 ,大多是“对合”开的,当中是天井。


而这里是三排房、每排四进,每两进之间有天井。从三排房共用的大门进去,有一个共用的园子,有一个共用的水井。这种结构实属少见。这是因为,房产主盖这组房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自己住,而是作为留给子孙的不动产,专门供出租用的“市房”。也正因此,这里房屋的质量并不很高,不如巷子头上的陈家大院讲究。


房主杨席畴住在上海,镇江的房产有专门人收房租。大杨家巷里姓杨的并不多,12号是姓杨的,他家是杨席畴的亲戚,不交房租。


这条巷子需要深入的走近,才能知道里面很多民居都显得很有故事,一看就知道里面住过大户人家。


我们从外观只会觉得很普通的巷子,从那个“秤”字右转(大杨家巷14号斜对门):

豁然发现一座精美的雕花门楼。

雕花门楼是砖雕的组合体,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因为砖的材质不像石头那样硬冷,工匠们将砖雕放在门楼上供人欣赏。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图案,通过砖雕的形式,被用来装饰宅第、园林、祠堂、寺院等。


镇江城当年富庶,产生了一批富户,兴建了许多深宅大院,也诞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雕花门楼。


大门口的户对上,雕着麒麟和凤鸾。

这面墙壁养在深院,很少人拐进这弄堂,所以一直保护得非常好。


80年代我住大杨家巷的时候,这里面住着好几户人家,只知道里面有一家姓张,擅长烹饪,一度到上海、广州等地工作。王家有个女儿叫张灵,能歌善舞,经常在巷子里和孩子们一起唱歌。


尹老师跟我谈过这座门楼的来历:


这个大院叫“陈家大门”,民国初镇江城里一位富商所建,这位陈姓富商很低调,将住宅建在巷中巷内,要拐到巷子里面才能发现门楼、门罩、飞檐和柱础上砖雕,这就叫低调的奢华吧。


抗战前,陈家就这样低调的住在大杨家巷里。镇江沦陷前,举家远避,直到抗战胜利后,迁回大杨家巷。因为原来的陈家大门里,住进了朱家,所以陈家暂住在大杨家巷11号。


朱家是书香门第,朱家大女儿朱必云曾任镇江某小学校长,如今也99岁了。后来,朱家搬到城里了,陈家又搬回陈家大门内。


陈家在镇江的后人有陈家的大媳妇殷玉珍。最近得知已经逝世,仅以此文深切怀念这位世纪老人。


陈家有个小儿子叫陈扬宏,后就读于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退休后一直住在家属楼。



大杨家巷里有很多优秀民居,这些房子外观都是水泥糊的墙,里面却大多都是木质结构的阁楼,有好几户因为年久失修发生过坍塌事件。

巷子里也有苏南公署时期的红砖建筑,曾经这座小楼生满了爬山虎,可惜因为巷内电线密布,怕发生火灾,楼主只好忍痛将爬山虎割除了,不然很是一道风景线呢。


大杨家巷的富,过去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显露一下,在过年放鞭炮的岁月里,年年除夕夜里的爆竹声是最大的。大年初一早晨醒来,巷子里铺满厚厚一层的红纸片。


这些老房子,见证着一条老巷子的时代变迁。


大杨家巷和小杨家巷连通处,窄小得只能通过一个人,也是童年时我练飞檐走壁功夫的地方。


大、小杨家巷正对着镇江中华路小学,巷子里的小孩大多都是从中华路小学出来的,中华路小学一直把家访当做传统,大事小事就直接家访,所以巷子里的小孩们都很老实,和巷子的低调一样,都属于闷皮型。


小杨家巷的房子要好得多,住户也比大杨家巷的富。


小杨家巷东面最后一座房子的后面也就是在中华路的围墙,曾经是下半截是矮砖墙,上面是铁栏杆,我们小时候还爬上去玩。



02


现在大杨家巷的名气,竟然都是被传统小吃“鸭血粉丝汤”带来的,这是让我想不到的。


95年之前,这个门面是家“万利发屋”,老板娘万利真的很漂亮,对流行的港台歌星发型了如指掌,在她的精剪下,郭富城的蘑菇头、刘德华的三七分都能高仿。95年后,发屋搬到了宝塔路横街。


房东是做过盐水鹅生意的夫妻,据说卤水方面轻车熟路,想着自家房子省了房租,自己开个小店玩玩吧,正好也有鸭血粉丝汤的经验。


老板龙二哥每天早晨去附近的王家巷菜场挑选鸭杂,漂亮的老板娘杨阿姨一个个地挑拣豆芽。虽是装潢简陋的小铺子,但食物到底要做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


粉丝,鸭血,回卤干,鸭杂依次盖上,浇上一碗飘着鸭油香的老鸭汤,随意撒个几片香菜芹菜,就是一碗最完美的鸭血粉丝。

周二是这家店的休息日,不营业的。

二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小店也变成了老字号,距离百年老店还有76年历史。二十年来,来这里吃鸭血粉丝的有老人有孩子,不论老少,都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儿的鸭血粉丝先是融入了岁月里,然后又悄然无息的融入了人们的口耳相传。


03


过去大杨家巷的名气,是巷头大西路一端的“利民药店”带来的。


这家药店,一开始是家布店,叫“义和祥”(有人说是“艺和祥”,但问了很多巷子里的老人后,说应是义字)。


公私合营后改为公济药房,文革时改为“利民药店”。现药店东面门面是原仁和酱园店。


“利民药店”的草药、中成药和西药是一起销售的,70年代,利民药店开展“又红又专”活动,在医药系统很出风头。


1989年,利民药店也遭遇了销售低谷,想办法靠提高服务质量获得生机,做了很多转变。(镇江消费报)


作为大西路上的老牌子,药店的领导换了好多轮,店貌也更新了,唯一不变的是店址。


如今的利民药店是存仁堂分店。竟然装修成了浓浓的民国风,店堂也比过去古朴了好多,二楼配置了中医馆和配药区,三楼做煎药服务。



大杨家巷是条安静的巷子,有些地方,不在热闹,而在于沉静,有幽思漫卷,有岁月流年。


风拂石巷青苔映,绿掩门楼品闲茶。散坐闲游皆适意,人情世事任由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