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点点星火汇成战“疫”火炬 市经信系统在沪央企积极投入属地社区志愿活动(二)

来源:   2023-11-01 10:16:51

本轮疫情以来,市经信系统在沪央企积极响应市委号召,把增援一线作为当前融入上海、贡献上海的最大抓手,及时向属地党组织报到,主动派出党员志愿队伍参与属地社区抗疫。截至5月4日,在本次抗击新冠疫情中,市经信系统参与结对的党组织数398个、支持的居村数236个、支持开展防疫工作次数631次、为结对居村提供防疫物资63批次。

一家又一家在沪央企第一时间接到属地社区的求助后,火速成立一支又一支“服务队”“先锋队”“突击队”,用冲锋在前的一次次行动,证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央企担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彰显央地守望相助、同心守“沪”的患难真情。

上海航天:

脱下航天蓝 穿上志愿白

“嫦娥”“玉兔”“长征”在疫情期间赋予航天人更多的力量

虽然发射任务紧迫又繁重,但是疫情当前,航天人义不容辞。作为航天领域的技术能手,保家卫国的奋斗先锋,在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航天青年们脱下蓝色的工作服,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拿出“一条心、一起拼”的精气神,成为抗击疫情的战士。他们各尽所能,协助属地社区核酸筛查、做好民生服务、关爱特殊人群……面对有些居民对隔离安排的疑问不解,他们细致解答、耐心安抚,既做防控者,又做宣传员。本轮疫情以来,上海航天已有1026名党员和群众志愿者参与社区居民服务,传递着航天人奉献社会的正能量。

梁烽杨、杜善亮所在小区紧挨着上海航天厂区,小区住户除了同事以外,还有普通市民。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小区里的“航天人”快速组建了一支抗疫志愿者队伍,快递分拣、蔬菜采购、核酸检测、秩序维持、通信协调,分工有序又高效。浦西封控的第一天,梁烽杨五点便早早起床,告别不足3岁的孩子,开始了一天的志愿服务。杜善亮中午刚做完“大白”,顾不上吃饭,又急匆匆准备参加单位的视频会议。参加志愿服务、组织线上会议、居家协调工作,成为了这些党员志愿者的日常。他们还特意将“嫦娥”“玉兔”“长征”这一个个具有非凡纪念意义的名字,写在了自己的防护服上,希望在疫情期间赋予自己更多的力量。

上海烟草:

战胜疫情 一个都不能落下

上海烟草黄浦区局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服务至深夜

来自上海烟草直营门店的党员许平和是个身高一米八几的大高个,为了帮助卧床老人进行抗原检测,他弯着腰满头大汗地在阁楼里蹲了很久,他说自己当时没想太多,只是觉得:“我们要一起战胜疫情,一个人都不能落下!”

3月26日,全市开展首轮抗原检测工作。上海烟草的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支援社区抗原检测服务,按照各分局的属地组建了多个志愿服务队,支援黄浦、奉贤、普陀、闵行、崇明区内的多个街镇、社区。他们有的化身“信息员”,做好社区筛查人员统计;有的化身“宣传员”,用电话、微信、视频等形式,向居民演示抗原检测的操作流程;有的化身“速递员”,挨家挨户上门发放抗原检测盒等物品……

3月25日晚上近11点,黄浦区局(公司)各支部群里响起志愿者招募令。半小时不到,由20位党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便集结完毕,负责次日黄浦区承兴里800户居民的抗原检测工作。承兴里辖区面积小、居民密度大且建筑结构老旧、复杂,志愿服务工作难度很大。志愿者们穿梭在狭窄而昏暗的弄堂里,爬着“咯吱”作响的楼梯,挨家挨户敲门发试剂盒,耐心讲解说明,细心指导操作。没有扩音喇叭,不到2个小时,志愿者们的喉咙就沙哑了,汗水也浸湿了防护服。经过10个小时的连续作战,黄浦区局的志愿者们咬牙坚持、齐心协力,最终圆满完成应检尽检、全员覆盖。

中海油上海分公司:

群众有所呼 党员必有所应

居民们的一声声感谢就是坚持的力量

馨越公寓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公租房社区,中海油上海分公司的员工宿舍就在这里。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公寓内也出现了生活物资、防护物资急缺的情况。接到消息后,中海油上海分公司党委想方设法寻找供应渠道,随后又在物流极为不畅的时期,经多方协调,终于筹集了1100余件防疫和生活物资捐赠给馨越河湾居委会。

为了让居民们尽快拿到物资,公司又第一时间召集居住在馨越公寓的党员,组成了一支“青年先锋队”,紧锣密鼓地投入战“疫”。4月12日中午的气温高达34摄氏度,闷在防护服里的志愿者们,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护目镜下也起了细密的小水珠,可大家一句怨言都没有,依旧热情满满,一箱一箱地搬运着来之不易的物资,送到每一户居民家中。看着居民们在微信群里一条接一条的感谢消息,党员们顿时觉得再累也是值得的,“环境愈是艰难,大家愈要团结。群众有所呼,党员必有所应。”

上海石化:

搭建三级区域化党建共建平台

党员在此时每项工作都必须“争先”

上海石化党委在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社区群众、共创社区和谐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级区域化党建共建平台”——面上搭建1个平台、线上串联6个区域、点上结对55个支部,推进落实组织共建、党员共管、公益共推、信息共享等举措。

通过共建平台,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典型。截至日前,上海石化党员和员工到所在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已累计参与志愿服务6102人次,总时长达19840小时。碳纤维事业部青年党员赵子康在社区志愿者报名、搬运物资、服务时长,每项工作都要“争先”;老党员奚金平不顾自己做过肺部手术,毅然充当“临时楼道长”,每天帮助小区居民解决困难;环保水务部明星志愿者陶轶主动帮助老人解决买菜难题,被称赞为防疫“救火员”;仪控中心“上海石化仪表技术交流群”从工作交流群“转型”为志愿服务群,每天都在群内发布社区志愿需求信息……

央企铁军,挺身而出。点点星星之火,已在不知不觉中汇聚成熊熊的战“疫”火炬,去点亮希望和信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