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现在二手房不好卖房主怎么还不愿意降价「房子涨价了房东不卖了怎么去解决」

来源:   2023-09-22 12:16:13

#二手房面临有价无市,为什么投资者不降价抛售#

楼市里,有这么一句戏言,大意是:“如果你没买过二手房,那么别说你懂得房地产”。

作为一个买过、并且目前还持有二手房的房东,简单谈一下自己作为买家和卖家不同立场时的感受。

对于大多数城市而言,二手房的房价,对于一座城市房屋均价的地位,堪称举足轻重,甚至有的城市的房价,基本就是靠二手成交的量价撑起的半壁江山。

如果把从房企房开商手中买新房、期房,比作一级发行市场的话,那么二手房交易,某种角度上可以被视为二级流通市场。


二手房交易,有那么几个特点:

1、房源来源比较多元化,价格得到了充分竞争,没有太大泡沫;

2.、二手房的“所见即所得”模式,决定了它是一个非标产品,同一个地段、同一个小区,不同楼层、朝向、户型,甚至是房东出卖的心态,都有可能影响定价;

3、二手房的交易流程和周期,买卖双方都会深度参与,双方地位平等,陌生且充满不信任感。

上面的3个特点,就决定了二手房在交易过程中,买家和卖家的不同心态。


先说买家。

当一个买家,想要买一套二手房的时候,那他一定是看中了这套二手房的某种不可替代的稀缺优势,要么是地段、要么是配套、要么是价格等。

在充分考虑到这些优势能够满足需求的同时,买家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风险,也就是钱花出去了,会不会过不了户?或者买到有瑕疵(如抵押、如凶宅)的房源?

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凡勃伦效应”,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相反,如果一件商品,定价过低,甚至显著低于周边同类其他商品,那么多少会引起消费者的怀疑,这件商品是不是有什么没有被发现的瑕疵。

因此,站在买家的角度而言, 其实,对于降价抛售的房源,虽然关注度会被低价吸引过来,并以此作为一定的参照系,但出于安全和风险的考量,多数买家,大概率是不会选择价格最低的那一套房源的。


再来说说卖家的立场。

二手房东出售手中的二手房,动机就是将房产变现,当然是卖价越高越好。

但是,当市场下行或是二手房源挂牌数量过多、房东之间价格战激烈的阶段,可能就会有个别甚至一部分房东,寻求打破成本(当初的买房款,和已经投入的装修、月供等成本)底线,亏本降价想要率先抛售。

然而,降价抛售对于房东个体而言,本质上是一种损己不利他的行为,既折损了自身的利益,又加剧了对其他房东的竞争,从人类的行为动机分析,这样的处置方式,在比例上只是极少数的房东会这样做。

极少数的房东挂出的少量低价二手房源,对于整个大盘的局势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更何况,这套非常低价的二手房源,也未必会受到买家青睐,因为担心显著低价可能存在的风险。

就算这套低价房有人买,很快成交了,那么这套低价房源也就下架了,外界对于同地段小区的房价预期,依然还在当初的平均水平。

此外,在二手房的卖方市场,还存在着这样一批房东,他们卖房的心态比较佛系,动机并不强烈,也就是说,没那么急需要用钱,他们或许只是把房产挂到网上,而且标价甚高,要么是碰碰运气,能卖掉就当连本带利赚到一笔,卖不掉也能自住或者出租,要么就是单纯想让外界对本小区的房价预期提高而已。

所以,二手房的供应端,是多元化的主体,也决定了它的价格是非标准化的,不可能像开发商一级发行市场那样做到统一有梯度,某种程度上来说,二手房东其实并不掌握对自己房源定价主导权。

对一座城市的二手房价,真正起到影响作用的,还是要回到城市板块、地段的含金量、具体房源所匹配的城市配套资源等硬指标,而这些,作为房东本身作为个体的影响力而言,都太渺小了。

因此,就算偶尔有个别房东愿意降价抛售,也终将被市场预期的巨浪无情湮没,不为世人所知。或许,那些掌握信息差优势的中介,早就将真正优质的性价比高的好房源收入囊中,待价而沽,而用来挂到网上的那些所谓的“低价”,也许正是一些有着不易察觉的、不利因素的低价房源,这样的房源,任何明智的买家,都会绕道而行。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