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广州旧厂房改造创意园「广州最大旧改项目」

来源:   2023-08-18 12:16:50

2022年2月,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多个夺金瞬间,运动员们凌空而起的背景中首钢园内庞然的工业遗存也进入了全球观众的视野。广州作为我国较早开启近代化工业的城市,拥有着灿烂而深厚的工业文明积淀,仓库码头、工厂车间、机床设备、奋斗故事……这些工业遗存成为广州独特的城市记忆。

随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工业遗存的价值和活化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越来越被认可,广州也在逐步探索工业类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政策破解难题

近年来,广州市以保护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规划为引领,在工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上做出了大量的积极探索。

在工业类建筑保护方面,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全市开展全面筛查,在2022年3月,通过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审议,将13处工业类建筑纳入第七批历史建筑名单。目前广州七批828处历史建筑中,工业类建筑共有43处,分布于天河、荔湾、海珠、白云、黄埔等区。

在工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中,往往遇到部门职责不清、利用方式不明、管控要求不切实等问题,“保护老旧仓库会妨碍园区发展”“不拆掉厂房就没法提升环境品质”等声音层出不穷。2020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起草并推动《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出台,在功能上,鼓励引入众创空间、文化创意、科技孵化等新兴业态;在空间上,允许适当增加面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也允许在建筑外部按比例增加附属面积用于满足消防、市政等管理要求;在审批上,制定了适应历史建筑特点和保护需要的消防管理方案作为管理依据。广州通过政策创新带来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实践,有效激发了多方的动力,实现了工业类建筑保护利用和城市开发建设“双赢”的局面。

□ 以规划为引领,多方合力保护利用

对于成片连片的工业类建筑群保护利用,白鹅潭地区通过“全生命周期”开发管理,引入国际设计团队,对太古仓、渣甸仓、冲口仓(聚龙湾展示中心)等一批工业建筑进行活化利用,将古老工业厂房活化成为城市会客厅,在珠江两岸形成独特的滨江工业遗产风光带。

对于工业园区及工业类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既有政府主导改造,也有企业自主改造,如广州纺织机械厂(TIT 创意园)、黄沙铁路博物馆、华安楼(广州电力展示馆)等,村级工业园改造也日益受到重视,如海珠同创汇、番禺西坊大院。这些工业类建筑改造利用的优秀实践,带动昔日的“工业锈带”焕发创新活力,也将成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抓手。

聚龙湾展示中心

广州TIT创意园:

纺织厂变身创意空间

T.I.T创意园地处广州新中轴线南段,隶属于广州纺织工贸集团。园区前身为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广州纺织机械厂”,于2004 年机械厂停产,并在2007年响应市政府“退二进三”的政策,利用自身的纺织业优势,对园区内历史建筑进行活化利用。

T.I.T创意园保留大量老厂房的铸造车间、机械车间、装配车间及仓库等工业建筑,在最大限度保留工业生产特征的前提下,充分改造利用老厂房的内部空间,活化利用为园区的总部办公、时尚设计、展览发布等功能,为园区吸引企业进驻、孵化提供了文化底蕴深厚、空间复合多样的创意空间。结合“三旧”改造政策,采取不改变用地性质、房屋权属和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方式,对旧厂房用地盘活利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TIT创意园

目前,T.I.T创意园已吸引了30多家纺织企业总部落户,由改造前的连年亏损到租金收入由开园初期的60多元/平方米上升到 300多元/平方米,2020年园区带动相关行业产业链年产值超210亿元,税收18亿元,就业人数也由改造前的1400多人增加至4000多人。“TIT模式”更被推广至广州二棉纺织厂(TIT智慧园)、广州电池厂(TIT文创园),成为一种老旧厂区更新和空间再生的范本。

1978电影小镇:

政企合作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标杆

1978电影小镇前身是增城糖纸厂,2001年糖纸厂正式停产,后为促进城市土地有计划开发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在政府引导下,广州壹玖柒捌文化创意产业园有限公司投资对该厂进行微改造。通过局部拆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整治改善、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实施的更新既保留了历史建筑的底蕴,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1978电影小镇

目前,1978电影小镇已进驻90多家优质企业和商家,项目主要包括电影、音乐、广告、设计等文创产业,将形成以电影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园区内建筑改造获得了“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等多个国际大奖,园区也荣获“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入选“2021广州最具价值文化产业园区”。

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

借力数字“双创”激发新活力

工美港的前身是广东省金属加工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取得拆解废船资质的国有企业,进入新世纪后,低效用地、废旧物业、低端业态等问题一度困扰着它的发展。如今船行至琶洲,与周围城市风光迥异的工美港映入眼帘。历经数十载变迁的工业厂区,今日白鹭纷飞、人流如织。

2020年10月,工美港国际数字创新中心正式开园。通过准确定位、匠心精筑,广轻控股集团将老旧工业区改造为同工艺美术文化融合发展的‘双创型’产业园区。两年间已吸引110家“双创”企业入驻,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2%。如今的江岸,拆船厂时期留下来的塔吊等得到保护性保留,形成独特的工业遗址景观,与旁边的广东省工美艺博中心相衬,江、岛、园诗意融合,成为琶洲别具一格的城市风景。作为企业自主改造的村级工业园,工美港探索出了一条“数字”双创引领产业更新的创新之路。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资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