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企业新闻 >

房企大规模裁员倒闭「房企大裁员」

来源:   2023-01-19 08:16:21

文丨西部菌

城市竞争力在重塑,楼市在分化,房地产行业也在加速洗牌。

放眼川渝地区,在中迪禾邦被曝裁员后,又有房企出现了资金链危机。这一次,主角是重庆建工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

3月9日晚间,重庆建工发布公告,关联方重庆建工房地产开发公司不具备现金偿还欠款的能力,以其持有的评价值约2.81亿元的84宗物业资产,抵偿对公司的工程欠款。

建工房地产是重庆的老牌地产国企,为何也到了还不上钱,只能以物抵债的地步?这次的警报拉响有何信号意义?

01

相对于重庆建工集团,建工地产的知名度要小一些。从关系上来讲,建工地产是重庆建工投资控股的企业,有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业务涉及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和物业服务。

2003年成立后,建工地产稳扎稳打,在竞争激烈的渝派房企中站稳了脚跟。由于不是上市公司,所以业绩没有查到,而重庆建工2019年营收是496亿,2020年目标530亿。

像建工•悦城、锦绣华城、李子湖畔、依山郡、建工•重庆城等等,都是建工地产的项目。当然作为重庆国企,建工地产的业务并不局限于重庆。

根据官网信息,四川、贵州、安徽、辽宁、黑龙江、海南,建工地产都有业务涉及。其中知名度较高的,当属海南儋州的“重庆城”,一二期的房源基本售罄,成为外地市场的标杆。

和龙湖、金科、华宇、协信等高歌猛进的渝派头部房企相比,建工地产的规模要小很多,不过由于背靠大树,日子过得并不算差。

然而,形势比人强。2020年是很多房企的偿债高峰,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增长空间,已经逐渐见顶,资金链压力不断凸显。面临巨大偿债压力的建工地产,同样有点熬不住了。

在3月5日的官网上,可以找到一则建工地产的公司会议新闻,这则新闻的标题是——“聚焦现金流,稳中求进,保持公司平稳健康运行,推动公司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现金流问题,的确是一个关乎“活下去”的难题。建工地产旗帜鲜明地提出来,将它摆在首要位置,可见在多重压力叠加之下,建工地产的经营难题的确不小。

来源:网络

好在建工地产有重庆建工在后面顶着,所以这次选择关联交易,84宗物业资产,作价2.81亿元进行了抵债。

84宗物业资产,包括新康桥、建工未来城、建工太阳公馆、外滩商城等等。按照重庆建工的公告,它们都是建工地产的优质物业资产,未来的升值空间较大。

只是债务压顶,该抵还是得抵出去。而由于涉及关联交易,这次以物抵债被上交所问询,要求就抵债原因、手续办理、资产用途等进行答复。

02

放在重庆本土市场看,建工地产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

官网信息显示,成立以来,建工地产陆续获得了“2005年度重庆地产榜获奖名企”、“2011年度十佳地产”等多项荣誉,并连续8年位列重庆房地产开发企业50强,其中2019年排在第27位。

来源:建工地产官网

但此次的现金流危机,很难说是偶然或者意外,建工地产的荣誉背后,独特的运营模式带来的一些经营问题,很难被遮盖。

由于背靠重庆建工,建工地产的很多土地,是地方因为工程资金缺口抵给重庆建工的,这建立了拿地的优势。建工地产在开发时,又可以将周边道路等建设交给建工,二者相互带动。

但这条路不是万能的,作为国企的建工地产,同样面临着诸多束缚。关于这点,建工地产董事长李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段话很值得玩味:

“建工做地产开发可以说什么都不沾,既不像央企有强大的资金资源优势,也不像本地具有垄断资源的部分国企有强大的社会关系整合能力,可以说在这十几年中发展得非常痛苦。”

去年年底,“发展得非常痛苦”的建工地产,发布《重庆建工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引进投资者的意向公告》,试图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一至二家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竞争力。

而且,建工地产背后的重庆建工这颗大树,也可谓麻烦不断——因为法律纠纷,它多次成为涉诉对象。

根据重庆建工2020年1月的公开披露,近几年的纠纷对象,就包括龙润科技、重庆业晋地产、重庆融华地产、贵州亿杰置业等,涉及的纠纷达四十多起。

根据“蓝腾财经”的报道,去年7月,重庆建工拟融20亿元小公募债被宣布“终止”,一个重要因素正在于,“涉诉案件过多”。

可见,对建工地产而言,无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都不是顺风顺水。原本抗风险能力就敌不过那些通吃的头部房企,债务压力袭来,自然会被打回原形。

03

资金链拉响警报的建工地产,是当前中小型房企生存困难的缩影。不过相对于那些私营地产企业,建工地产的压力背后,又有着诸多特殊的国企元素。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企类地产公司因为有官方背景,银行也愿意借钱,无论融资能力、资源储备还是社会关系,都有着先天优势。

土地和资金储备,是房企规模扩张的两大关键。而在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央企、国企在纷纷切入地产领域之后,凭借着特殊的身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地王。

来源:克尔瑞

但这种竞争格局,也引发了诸多问题。比如行业公平,比如不利于脱虚向实,摆脱对房地产的路径依赖等等。加上地产不是它们的主业,涉足地产开发后,容易出现资金链问题。

最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层面,都多次要求国企退出房地产领域。以重庆为例,2016年就提出,将36户市属国有房地产企业重组整合为3户。

比如去年年初,四联集团公开转让重庆四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当然转让的前提,也是因为它的规模太小,且转让前还是没能摆脱亏损状态。

随着房地产市场增长空间变小,加上国家层面的不鼓励姿态,地方类地产国企的优势会被不断削弱。

而且在监管环节、决策程序上,它没有私营房企那样灵活,在瞬息万变的地产业洗牌阶段,经营模式的问题会被放大,影响应对能力,国企背景反而可能成为拖累。

地产黄金时代离去,存量竞争时代到来,行业集中是大势所趋。

据报道,截止到2月,全国已经有100多家房地产企业宣布破产倒闭。相对于大型央企和私营地产巨头,接下来中小型地方国企地产企业,将普遍迎来更大的压力,建工地产只是开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