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销售业绩一出炉 房企上半年的收效便得到了更直观的表现
来源:腾讯 2021-01-27 18:20:39
观点地产网 6月份的销售业绩一出炉,房企上半年的收效便得到了更直观的表现。
7月7日下午,中海公布了6月份的物业销售和土地收购情况。数据显示,前6个月,中海系列公司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1720.13亿元,相应的累计已售楼面面积约954.31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增加4.2%及增加3.5%。
如按颜建国原先规划,2020年中海的销售目标要达到4000亿元,则目前完成了年目标的43%。而就行业排名来看,上半年中海的全口径销售规模位居融创之后,在全国房企销售中排名第六;权益销售规模则超过融创,排名第五。
在疫情的影响下,中海上半年销售同比持平,看上去依旧稳健;但在全行业销售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同比录得增长实际上已是难得。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6月份录得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为575.61亿元,而相应的已售楼面面积约为327.31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增加32.3%及增加30.4%,这是中海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月销售增长。
而从环比上看,2-6月份,中海单月销售额环比分别下跌37.53%、增长111.38%、增长4.4%、增长4.18%和增长114.91%,其中3月份和6月份的涨幅明显。
实际上,中海原计划上半年新增供货1000亿元,下半年新增供货2700亿元。在不新增土地储备的情况下,中海今年的总推盘量是6800亿元,与去年接近。倘若以2019年大约55%的去化率计算,4000亿元销售额并不困难。但受到疫情的影响,则压力不小。
据了解,在损失两个月销售额、销售周期缩短的情况下,中海在2月底开始推出“云置业”等方式加大推盘力度,使得3月份物业销售接近去年同期。6月份的销售增长,则可能得益于开启了线上营销,抓住了6.18购物节的节点,中海罕见联合京东推出百万福利促销。
而在这之前,二三月疫情下不少房企开启降价打折热潮的时候,中海曾岿然不动。可以窥见的是,以往略显稳健低调的中海,在2020年的上半年表现有些不同了。
近几年来,中海土地不断转化销售的同时,土地储备却未明显增长。但不难发现,在拿地上中海似乎也在开始“转变”。
3月13日,中海通过官微发布面向全国的2020寻地合作计划,打出了“逐鹿天下,拢贤拓疆”的标语,这份计划中,股权收购、资产转让、国企混改、城市更新、联合开成为高频词汇。涉及的拿地方式之多,中海对土地的渴望显而易见。
随后中海确定今年的拿地权益预算定为1400亿元,同比增长23%,同时依旧保持“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适当外拓城市群中承接外溢需求城市”战略。
而2020年上半年,中海收购的土地累计应占楼面面积约562.33万平方米,累计应付的土地出让金约为522.82亿元,仅达到全年预算的37.34%。
事实上,上半年中海频繁出现在多场土拍现场,拿地节奏明显紧迫起来,只是结果并不算顺利。
其中于3月31日,中海便因为参拍上海虹口地块卷入了一场疑似“围标”的风波中。该宗地块为上海嘉兴路街道HK271-01地块中,中海于3月31日确认以34.3亿元竞得,但却于4月9日被曝涉嫌与同场竞标的万科、华润“围标”,后果则可能是如资深人士所说的“相关企业至少三年别想在上海拿地”。最终地块于7月3日重新出让,花落招商蛇口(001979,股吧)。
而6月份在武汉拿地也同样出现小插曲。中海原本志在必得的归元二期打包地块,遭遇大华的“搅局”。地块虽最终仍落入中海口袋,但最终成交价144.2亿元,相比起始价高出了12亿。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海地产来说,本次拿下地块是其在武汉的商业破冰之作。根据综合城市区位和规划文件的相关要求,地块打造的商业综合体将很有可能是城市级全业态购物中心环宇城。
而商业地产运营,在中海的转型升级战略业务中,被称之为“明天的业务”。可以得到验证的是,中海已经在走“明天”的路上了。
2019年业绩会上,颜建国为中海定下了2020年商业收入目标要达到50亿港元,2023年达到100亿港元。副主席兼执行副总裁罗亮则表示,要通过投资拿地、收并购、轻资产进一步扩大规模,100亿目标也是可期的。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中海在今年有8个新的商业项目会入市,分别是2个写字楼、2个购物中心、4个长租公寓。
此外,在拿地方式上,中海也显得更加开放,合作名单上不断出现“新朋友”。上半年的两次围猎北京土拍,中海都以联合体的形式出现。其中2月25日,中海联合实创,抢拍海淀区西北旺镇的一宗起价60亿地块,只是惜败华润联合体;4月2日联合首开,则以46亿成功摘下朝阳区金盏乡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