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折叠:杭州“武林门外第一家”就曾出自这里
来源: 2024-02-25 08:17:09
《城市秘密》作者:小满
感谢孔顺祥、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东接受采访
杭嘉湖平原曾是洪荒巨泽,现在的城市腹地被潮汐日夜冲刷,浸泡在无际的大海之中。东汉华信修建海塘,西湖渐成内湖,同时杭州的西北面也由此水落石出。海水退去,形成了大片的沼泽和浅滩。其中高出水面的土堆,称之为墩,人们借此围堤筑坝,把田围在中间,挡水于堤外,于是水中之墩越来越高,其中有三个面积较大,人们赋予名称,是为三墩。当然也有人说三墩的墩和一堡九堡的堡功能一致,一个是沿钱塘江修建的堡房,一个是沿运河修建的墩墩,都是用来分段巡逻塘堤,堆放抗汛救灾物资的地方,当时沿着东苕溪到运河水系造了十三个墩墩,三墩正好是第三个,故此得名。
▲三墩五里塘总体格局分析图。肉眼可见文星墩、灯彩墩、水月墩。 制图@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吴东
不难想象,曾经的三墩依附于水网,漂浮在氤氲水汽之中,日光返照,芦荻飘絮,在水波桨声之中独立于世,越过千年时光。时至今日,沿着坚实的古墩路往北,过五里塘河后,依然被缠绵的水网围绕,如同水藻缠绕轮桨,时光就慢了下来。
▲三墩母亲河—五里塘河 摄影@子夷
▲从蓝城·云和里出发俯瞰三墩 摄影@停香
三墩东与拱墅区祥符街道相连、西和余杭区仓前街道接壤、北靠余杭区良渚街道,南跟西湖区文新街道和蒋村街道隔河相望,地形处于山地低丘向平原过渡的低洼地带。滚滚东来的天目之水流经西溪后折北流入三墩,流到文星桥与武星桥的联结处交汇、回流,经东蒋湾向北,由板桥至大关入运河。其境内支流密布、河港纵横、塘湖互串、港汊相连,是一片风光旖旎的水网平原。
三墩距武林广场10.5公里。这个距离放在今日杭州的城市骨架来看,实在算不上偏远,但是在古墩路修建之前,对于杭州市民来说,三墩给人心理上的感受比实际距离要遥远得多,恐怕是因为,在岁月的经营之中,这片土地早已自成一体,仿若是另外一处城郭。
三个墩分别称为文星墩、灯彩墩和水月墩,与四围土地皆不接壤,在穿插其间的河道中形成如同现在环岛一般的模样,每个墩的面积都不大,直径大约在百米之上。早期或有居民,但随着人口渐多,总是往更广阔的土地上散去。于是这三个墩渐渐成为了功能不同的公共空间:文星墩上有关帝庙和文昌阁两大建筑,零星散布着其他的祠堂小庵,成为了四乡八里的信仰场所,若逢庙会,或是菩萨生日,有戏班乘船至文昌阁后的戏台,于是舟楫连天,一时间热闹非凡,北从良渚,西至仓前,乡民咸至,河道拥塞,桨橹打架,也是常事。唱戏至后半夜,月上中天,台上人收拾帅盔行头,台下人慢慢散去,于是水波才得平静,有渔歌缓缓消散在芦苇荡中。
▲将上世纪60年代的地图与现在的地图重合,还能猜想水月墩、灯彩墩、文星墩大致位置。
水月墩上有数个池塘,以此为形势,修建了园林景观,成为当时人们消闲游玩之地。
灯彩墩面积最大,其位置处于三墩腹地,最为中心,成为官船必经之地,于是集市应运而生,成为三墩的商业中心。早在南宋以前,三墩就已是杭州城外一个重要的商埠。来自浙东、浙西的各类山货、商品都在宦塘河沿岸交流集散。余杭县交通志记载:三墩至祥符桥水系“水盈可胜三百斛以上之舟,旱涸亦可胜百斛舟”,明清以降,更是持续兴盛,一片太平繁华景象:河埠头停满装满货物的船只,街岸上门店鳞次栉比,到民国抗战时期,集镇的繁荣到达了巅峰。
▲上世纪60年代杭州地图上的三墩镇,仍可以看到水月墩的存在,犹如一片“沙洲”般存在五里塘河上。
三个墩的风貌大致如此,这三个本是孤岛,因为依托如同蛛网般密集的河道,反而成为了四乡八里汇聚的中心。在1964年的卫星图片上,还可以清晰看到水月墩的样子,随着人们圩田作业,河道成为土地,这三个曾经独立于水中的岛屿,渐渐与周围连成一片,最后隐藏与大地之中了。
▲城秘特绘三墩墩形象 插画©️城市秘密 朱小贱
因为水陆码头的缘故,三墩人见惯南来北往的旅人商贾,渐渐形成了长袖善舞、精明能干的性格。三墩素来水稻和油菜轮作,到了春天,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在水网交织而成的农田当中,大量的菜籽被送到朱泰和油坊。作为当地最大的家族,鼎盛时期朱泰和油坊及其商业系列的总产值达到几千万,作坊工人几百人,号称“武林门外第一家”。
▲旧时三墩老街五里塘河两岸 摄影@章胜贤
旧时榨油以畜力、人力为主,主要工具为毛锅、石制碾槽、木榨等。榨取时,先将火力烘炒的菜籽放入石制碾槽,以水牛为动力,碾磨成粉;然后放入蒸笼闷蒸;取出后将熟料用稻草包裹成饼,装入木榨。木榨分捶榨和撞榨,均由人力挤压取油,劳动强度非常大,而出油的多寡,也直接取决于打油工人的力道。当时,三墩一带的打油工人基本来自萧山,称“萧山油车班”,这一组织,团结自律,也是有别于三墩其他行业工人的特色存在。
油车业由于榨油碾槽巨大,还需要安置多部打油车和庞大的仓库,且还兼营粮食,故当年规模着实不小。2014年,三墩镇吉鸿路一在建工地挖出了百年前油坊里的榨油工具——石槽、石碾,据推断便是油坊所用之物,其著名品牌 “禾木牌”桕油,当时远销上海、南京等地。
▲解放前三墩知名商号 素材源自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插图@朱小贱
当地流传的佚名诗:“油菜花开遍水乡,石碾炒籽榨油忙。四镇八方聚兰里,古镇上空尽飘香。”描写的便是当时的榨油业盛世。三墩双桥村,方山东500米,有一座长十米宽两米的石桥,就是当地打油大户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秋出资建造,故名“油车桥”,这油车,便是榨油作坊。
朱泰和油坊创办人小名阿永,从小就头脑灵光,打得一手好算盘,去海宁硖石进粮,每天在市场观望粮价涨落和粮船进出,一个月之后,在粮价最低的时候果断出手,统包了所有粮船的米,有数千石之多,朱家凭借这笔大生意和极好的信用,在硖石出名了。海宁硖石码头的粮食船队纷纷起锚,航向三墩。当时粮食船队一直从文昌阁排到东蒋湾朱家河埠上岸卸粮。朱阿永购进的五元多一石的米,在三墩卖到九元多一石。
▲细长狭小的当弄,因三墩的首个当铺店(始创于同治三年的义昌当铺)所在而得名。后义昌原老板因资金问题将店出售给了三墩第一大家族朱家,所以这个金字招牌也为朱家产业。摄影@子夷
▲五里塘路98号的清末民初建筑为朱家油坊现存建筑最大的一处,解放后作为环卫所使用。 摄影@停香
朱阿永的成功,很快就带动了一大批三墩商人,从三墩中心开始,沿着五里塘河一直到板桥,两岸商贾云集,尤以粮食、油车、酒酿、粉坊、丝绸、皮毛、典当等业为主。
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杭州沦陷,三墩也成为了日占区,但是浙西山区中国军队依然在仓前、闲林等地展开抵抗行动,日本军队不敢越过三墩,往西进入危险的芦苇荡中,此地反而成为了几股势力拉锯博弈之处,成为了平静的风暴之眼。人员流动、物资交换让三墩如同遇到空气的火苗一般,变得空前繁荣,被誉为“小上海”。
▲旧时三墩镇上热闹的街景 摄影@章胜贤
朱氏家族擅长金融大法,产业日益庞大,店铺房屋不计其数,至1949年,占地达43450亩(在杭县有1.2万余亩),土改中起出的地契和图照,重达354公斤,民间传言“半镇店屋尽姓朱”。
▲清末民初的五里塘路81号建筑,现还留有重檐墙门,门楣上有精美砖雕与题字。这座建筑原属于朱家,土改时分给了王家。现在为历史保护建筑之一。 摄影@孔顺祥
▲陈家桥南街2号的三墩古龙俱乐部建筑原为钱光大钱庄,房屋建于民国初年。1951年改为余杭县人民银行,1958年改为三墩区办事处,后80年代又改为农业银行,2007年左右改为民俗文化场所。 摄影@停香
杭州小河直街上的房子,也多为这位富豪所有,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已经拆除的泰和里,取的就是朱泰和之名。回望八十年代三墩镇地图,直到当时,三墩镇人民政府、派出所、运输队仍设置在朱家油坊旧址上。
显贵巨贾的故事,是三墩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这片土地的肌理,还是烙印在宽宽窄窄的河道中、深深浅浅的巷子里、或长或短的石桥上。
▲旧时浙大紫金港附近的望月桥
五里塘片区的河道水系密集如网,河流宽度介于大运河和沟渠之间,形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水系网络系统。有河流便有桥梁,三墩现在还能找到近30座横跨河流的古桥。桥梁、河埠、流水,构成了三墩生活的底色。
▲三墩老街附近的陈家桥。陈家桥建于明朝,因陈家集资所建而名。清乾隆重建,前人曾留下“陈家桥头看三墩”之谚,这带区域也可以算是老三墩的核心了。1984年,老陈家桥被拆除,在近处易地重建。 摄影@停香
桥梁,是建筑在水网上的枢纽,是连通水乡的快捷方式。清晨上学的童稚、傍晚牧归的水牛,每日在桥上留下的足印,天长日久,青石板上都有印痕。
河流,是水乡人的高速公路,夏收的稻谷,在田垄间装上乌篷小船,从沟渠汇入河网,在8月底的天空中往下俯瞰,一艘艘吃满水线的运粮船,载着几乎是一年的收成,从四面八方向水月墩对面的粮管所进发。夏季的日光毒辣,河水显得愈发清浅,在蝉鸣和桨声之中,乌篷船轻轻地掠过水面,快进入三墩港时,河面变得开阔起来,五里塘路上也传来了市声,日杂店、南货店的伙计们等着交完公粮的老乡们上岸采购。
▲穆桥,市级文保,原名“和穆桥”,建于清代,后重修于民国13年,相传当时有穆氏两兄弟因分家反目成仇,各自居于河一岸。穆氏后人重修于好,共同在河上建桥,并刻“万年穆桥”,意为“兄弟和睦万年长”。桥身两侧刻有桥联一对。 摄影@子夷
粮管所门前的台秤挂了出来,这是一年里最忙的时候,二三十米长的河埠头上已经靠上了船只,抬谷上秤、评定等级,兑换钞票,一直要干到傍晚。天黑船散,河道上亮起十吨机动船的大灯,周转之后,这些谷子经过五里塘河运往杭二米厂,一天才算真正结束。
而日常的走亲访友、婚丧嫁娶,更是离不开这密布的水网。欢天喜地的锣鼓,惊得鸟雀四散,新娘子从一个村坊嫁到另一个村坊,是河流送她走过这一段路程。船舱里堆着嫁妆,新嫁娘满腹心事,好像船舷外的河水一样,不知道最后流向哪里。
▲五里塘河边,地铁2号线上盖物业“蓝城·云和里”的生活意向图
河埠头是河流的节点,就像公交车的站台,人们定义了河流,分割出旅程。三墩的河埠头数量众多,其形制和功能也有所区别。卸紫桥边与桥体相连垂直于河道的河埠头,青石板铺就,砌成一档一档往下走的“踏步档”,结构简单,亲水性好,方便人们到此下船过桥;位于船坞中间的河埠头,用花岗岩条石砌就,其实就是一个小码头,石级宽阔,方便放置跳板,甚至有屋檐伸出遮盖,可以全天候作业;单向或者双向平行的河埠头,多为民用或小型商铺卸货。
▲现在五里塘河岸边仍留有各种“河埠头” 摄影@子夷
水乡小镇的河埠头,也具备自然化、生活化的元素,但功能性更强,商业和娱乐的气氛更浓。四季小镇的河埠头,除了洗洗汏汏、取水、以及往来商贸交通,也是各种信息的交流场地,幕天席地的消息从河埠头飞向千家万户。
新城崛起,道路侵入,现在的三墩老城,被压缩在五里塘以北、灯彩街以东这一块大约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当中。如果从杭州市区过来,由古墩路向北,向西转入五里塘路之后,突然发现如同进入结界,现代化的城市面貌被折叠,未被时光所侵蚀的界面徐徐打开。
三墩老街由五里塘河为东西向轴,与双港路、庙前街和西河口三条南北向街道交织而成,在这里,不仅承载着三墩人们的过往记忆,同时依然从容地延续着烟火生活。
▲空中俯瞰三墩老街,在热气腾腾的市井烟火中。 摄影@停香
傅卫荣一家在40多年前承包了供销社的文具商店,在庙前街和五里塘河的拐角处,在当时,这里是三墩的中心,乃至是杭州城北到老余杭的中心。不夸张的说,只要是三墩镇里长大的小孩,都在这家店里买过铅笔橡皮、书包作业本。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三墩供销社在这块区域兴建了大批砖混结构的商业房,文具店的对面是三墩百货公司,沿路走来,南货店、腊鲞店、布店、农资产品门市部……一家挨着一家。
▲陈家桥附近的照相馆也是老街网红店之一 摄影@子夷
从仓前蒋村一带来的顾客,通常是摇着乌篷船,男人洗浴、泡茶馆,女人在街市上采购:扯布、买脸盆热水壶、给小孩子买文具,往往要花一天时间,傍晚时分摇着船回去;从良渚和祥符桥来的顾客,大多骑自行车,越过坑坑洼洼的田坂和石子路,裤管上都是尘土和污泥,“城市秘密”的顾问孔顺祥当时在祥符街道办事处,单位要采购文具,必到这家店,因为这里品种齐全,不会走空;从杭州城北来的,乘13路公交车,傅卫荣说:“武林门以北,没有文具店。”这句话可能大了点,但三墩商业的影响,能够辐射到杭州城北,应是事实。
▲三墩老街上的文具供销社,门口的大黄狗都俨然成了这里的标志。 摄影@子夷
这家文具店主要是傅卫荣的妻子在打理,他有做糕点的手艺:云片糕、麻酥、桃酥。做了放在店里卖,放学的时候,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围过来:小点心和漫画书,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吸引孩子的了?
“三墩的小孩子都认识你吧?”我问他。
“这条狗他们都认识!”他指了指蹲在门前的大黄狗。
所以,在这个熟人社区里行走,有种天然的安全感。钟表店门口写着:本店经营70年。顾师傅坐在明亮的玻璃柜台里,不太愿意和人搭话:“墙壁上有照片。”哦,那是他父辈开店的历史介绍,但是碰到熟客,无需多言,眼神中的妥帖就递了出去。
自从三墩理发室被来自山东的孙文君改造成咖啡馆后,来老街上打卡的陌生面孔就越来越多,破旧的墙面,14寸黑白电视机,一张老式理发椅,搭上一块红双喜毛巾,就变成了最潮的网红小店。
“我们希望能融入老街的气质,所以店里装修基本保留了理发店的原貌,加上淘了一些老货,花了很多心思。”孙文君以前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经常探店,了解时下年轻人的消费心理,喜欢打卡特别的地方,也热爱分享。
▲老街网红打卡店之一三墩咖啡馆。 摄影@子夷、停香
那么原来的理发店去哪里了呢?以前的三墩中学学生,尤其是男生都知道,如果头发太长或者发型怪异,第一次教务处警告,第二次就会被“扭送”到这家理发店来强制处理。理发店将门面让给咖啡馆之后,年纪最长的王师傅在后面弄堂的民居里继续营业,较为年轻的两个师傅则搬到了咖啡店对面的街面房里,三个人继续干着老本行:剃头和刮脸,价格都一样,20元。
直到现在,咖啡馆的门口还挂着一张手写的提醒:“理发对面/左转进弄堂,这里只提供咖啡。”咖啡32元一杯。
▲由中年夫妻所开的其中一家老街网红理发店 摄影@停香
王师傅理发做了50多年,手法一如既往。热毛巾在头脸上一敷,剃刀轻轻贴着脸颊、头皮刮过去,动作娴熟利落,剃刀经过之处发出轻巧的节奏,一颗光滑的脑袋或者是干净的面颊清爽得宛如重生。
客人们说,现在外面的理发店哪里还有这种手艺,估计连剃刀都不会用了。
在三墩的老街上,时尚和传统并行不悖,复古的三墩三件套——理完发去照个相再喝杯咖啡, 整个人元气充沛,少长咸宜,这是属于江南水乡的温暖时光。
▲老街上的民生百态 摄影@子夷
在两年之前,杭州市城规院对三墩核心区:南至石祥西路、北至灯彩街、西至紫金港路、东至古墩路这一两平方公里的区域做了调研,称之为三墩五里塘片区。
宋元时期,杭州城外周边的运河体系不断完善,五里塘河成为西部大运河水运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湖区在《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中明确,文化公园的建设将围绕余杭塘河沿线,及三墩五里塘历史地段特色展示点展开。
▲2019年杭州市城规院发布的《杭州三墩单元(XH03)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草案)》中规划将三墩单元形成“三心五区、多轴共生”的功能结构。
在这块区域,水墩相依见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堆土成墩体现了理想的人居范本,三墩是水网平原七千年农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圩田孤丘的典型样本,集农耕、农产品加工、水运、商贸、仓储于一体的传承典范,从而体现了三墩是从村邑到城镇再到城市的演变见证。
五里塘河是三墩镇的母亲河,与女儿桥港河、三墩港河、大鱼斗港河互相连接、水网纵横、河流湖泊交错,成片的民居临水而建,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碧湾黛瓦蚕桑”的江南景象。三墩最为宝贵的是,晚清、民国和当代建筑遗存整体保存较为完好,“河、墩、镇”格局保存较为完整,三墩五里塘内尚存60多幢50年以上的老建筑、古树名木以及大港桥、穆桥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种空间尺度至今仍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水月墩、历史水系和主要街巷和院落肌理交织而成的聚居形态,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五里塘内桥梁和河埠密集,是运河城镇、运河人家生活的典型样本,其水墩相依、圩田孤丘的地貌景观也是运河沿线的独特样本。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三墩五里塘将展现运河沿线集“农耕-农产品加工-水运-商贸-仓储”于一体的传承典范。
▲三墩五里塘历史地段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中的位置 图自@朱小贱、@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
“三墩老镇上所有的东西拆开看,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形成一种整体和生态,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杭州市城规院规划师吴东说。
专家提出的整体格局保护的意见,打通水月墩东侧历史水系,恢复水月墩四面临水的历史格局。对于一类历史街巷,保持宽度、两侧高度和线型走向不变;二类历史街巷,线型走向不变,可适当拓宽。对于历史建筑所在院落肌理进行恢复,达到格局完整、层次分明、风貌如旧的效果。
目前的三墩老城,西临紫金港科技城、南临文教聚居区,东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延伸带,聚集了原住民、科技工作者、创业者、大学生和青少年。
▲从蓝城·云和里上空看旁边的运河亚运公园及申花板块 摄影@肖奕叁
挖掘三墩文化和水乡记忆,传承利用文化功能来服务好这些目标人群,是彰显三墩水乡韵味、构建“故乡情结”的核心,也是遗产活化、拉近生活距离的重要抓手。
可以开脑洞来想象一下三墩的未来,如果水月墩真的能恢复旧貌,是否会成为四面邻水的天然舞台?
展览、音乐会、丰收节、市集、商业活动……
钢铁森林中漂流的乡愁记忆、运河水千年流淌的繁华之乡,时光如同划过一条弧线,人们流散,如水银泻地;人们聚集,如磁力吸引。
▲俯瞰三墩五里塘河沿线夜景 摄影@肖奕叁
本文参考文献:
[1]《元宝街里聚财神,陈家桥上看三墩》旧世主说 逆风
[2]《五里塘畔忆旧事,惟善为宝百年传——三墩有个“朱泰和”》 旧世主说 逆风
[3]《三墩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