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延乔路路名来历「合肥人名命名的路」
来源: 2024-02-16 16:16:00
据合肥日报消息 合肥的延乔路最近“火”了。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慕名探访的,专程献花的,络绎不绝,甚至上了热搜,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网友的评论亮点纷呈。那么,当初为什么要取名这条路,我觉得有必要把我所亲历的经过写出来。
早在1955年,作为安徽省会,合肥就定下了“以省内地名适当对应方位命名城市道路名”的“规矩”。比如市区以东西向的淮河路、长江路为脉络,亳州路放在“淮河”以北,含山路放在“江淮”之间,九华山路放在“长江”以南,大致上如此。那时候没想到合肥的发展突飞猛进,到20世纪90年代安徽市县名、河湖山川名甚至乡镇名基本用罄,道路命名面临“无米之炊”的窘境,有必要突破创新。1994年合肥经开区建设中,规划专家夏有才提出以黄山七十二峰命名道路的新思路,市里一位主要领导同志主张用繁华、锦绣、方兴命名主干道,寓意“再造新合肥”的美好愿景。这些意见形成决议后构成合肥经开区道路命名的框架。
进入新世纪不久,合肥经开区将属于肥西县桃花的一部分土地纳入,那么新建的道路又有了无名之虞。这一带位于合肥西南,于是征询地处安徽西南的安庆市的意见。安庆方面进一步“挖潜”,报来一些寓意好的有文化底蕴的地名,但也提供了一组烈士和英模名,如陈延年、陈乔年、王步文、邓稼先、程长庚、严凤英等,希望用在省城合肥的道路上。
那时合肥地名命名的流程是:规划部门编制道路框架时同步提出路名意见,地名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论证修订,民政部门代表市地名委员会确定上报,市政府批准发文。按地名管理条例,“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这“一般”也能理解为必要时可以突破。我在主持地名专家讨论时提出,各地都有少量名人做路名,如许多城市都有中山路,北京有张自忠路,上海有(戴)安澜路,哈尔滨有(赵)一曼路,南昌和赣州有(詹)天佑路,醴陵有左权路,我们合肥也有纪念烈士的习友路嘛,安庆的意见可以考虑,这些名人做路名可以为合肥“加分”。讨论到具体细节时,当时在市地名规划编制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的张维端主张把陈延年、陈乔年合成一条路,叫“延乔路”,说同为烈士,兄弟情深,不宜分开。专家们觉得这个意见很好,既纪念烈士以仰高风,又避免了一个城市有昆仲俩的两条路名。随后上报,延乔路等一批路名在2013年合肥市第四批道路命名公示后确认公布。
作为史学工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和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陈乔年烈士,我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40年前我在寻访陈独秀墓时,曾写下嵌名七绝:“陈公仲甫已长眠,独把说评留世间。秀外慧中风水地,墓东十里是集贤。”随后又通过系列考证,把对陈独秀生年的辨正文章发在《合肥晚报》上,指出《辞海》舛错,《新华文摘》转载,《辞海》再版时订正。在主持安徽名人馆建设过程中,把他们父子三人列入一组中,精心设计布展,放在醒目位置。在担任合肥市地名专家委员会负责人期间,合肥先有了独秀山路,而后有了延乔路和集贤路。合肥是省会,包括路名在内的地名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冥冥之中,延乔路通往繁华、锦绣、方兴未艾,初心得以升华,使命更显担当。当我们享受前人披荆斩棘带来的幸福时,更应该想到,当为幸福的传递赓续接力!
陈延年、陈乔年1927、1928年先后就义于上海龙华,墓亦在今龙华烈士陵园。皖籍革命家张恺帆当年被关押在龙华监狱时,曾在双人床上铺的墙上写下绝句《狱中随感》,以致虽被营救出狱诗却误收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革命烈士诗抄》而闻名于世。感于此,步其韵仿作一首:“延乔千古显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后代鲜花先烈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莫愁前路少知音,今见后昆怀故人。合肥的延乔路,将和烈士英名一起彪炳史册,长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文/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