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七十年代知青岁月「七十年代知青下乡」

来源:   2024-01-28 18:17:10

七十年代知青生活:40人两个甘蓝一锅汤

精神焕发的知青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下乡知青的艰苦生活,也不会理解知青在健康生活中展现出的乐观心态。

那是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下乡插队的新民县大柳屯公社辛家甸生产大队是一片盐碱地,主要农作物就是种植产量比较高的玉米和高粱,这样人们才能不至于饿肚子,不存在保证食物质量。

我们青年点有42个下乡知青,每天两顿饭,一口大铁锅用来做饭做菜。我们每天的主食就是玉米面大饼子,现在人们把它叫“锅贴”。吃得高粱米干饭里面掺杂着高粱米壳,难以下咽。每顿饭也没有什么油水,除了逢年过节生产队杀猪,平时饭碗里是见不到一片肉的。

我们所在的生产队分给青年点一块贫瘠的盐碱地用来种菜,解决我们的生活所需。由于土地贫瘠还泛着白花花的盐碱,不适合种植一些蔬菜,因此,夏天只能种甘蓝,我们叫它“疙瘩白”。尽管“疙瘩白”长不大,但毕竟有收获。夏天,我们的蔬菜就是吃“疙瘩白”。全青年点42人,每顿饭做一锅汤,一个大铁锅炖两个二斤多重的“疙瘩白”,每个人一碗汤,上面漂浮着两片菜叶。我是青年点点长,没有菜的时候,我就厚着脸皮找生产队长,要一些蔬菜。

青年点哪个同学要想改善伙食,去要好的社员家里,或者是被社员请到家里,就能吃到一些香喷喷的炒菜。

在我们那个在农村下乡插队的青葱岁月里,尽管生活条件艰苦,我们每个知青没有一个人抑郁的,更不像现在的一些年轻人躺平,而是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每天清晨面朝旭日东升,肩扛锄头到地里干活,傍晚披着余晖,哼着歌曲回到青年点,吃什么都是香喷喷的,其乐融融。

文若晨作于2022年2月25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