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人民大会堂建筑奇迹「万人大礼堂看演出」

来源:   2023-10-26 08:17:26

【历史瞬间】

十大建筑 拔地而起

1959年9月10日,万名施工代表整装迈入装点一新的人民大会堂,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国庆工程竣工表彰大会。周恩来总理站在门口迎接大家,与每一位与会代表握手、问候。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宣告:“今天我们能够在这里开会,说明我们胜利了!”顿时,暴风雨般的掌声响彻整个人民大会堂,经久不息。

那一年,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全国农业展览馆、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北京火车站、工人体育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相当于四个半故宫的北京“十大建筑”拔地而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人民建造

万人礼堂创奇迹

“大家总是称呼我为人民大会堂建设的‘活档案’,我对它的感情是极其深厚的。”眼前这位戴着玳瑁色的眼镜、满头白发的老人就是时任人民大会堂建筑结构工程组的设计师、如今已88岁高龄的李国胜老先生。

“1958年,我才25岁,在北京建院当时的第一设计室工作,从此就和人民大会堂结下了不解之缘。”李老的讲述,不知不觉地把时光拉回到了那个黑白照片中的年代。

“人民大会堂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前后修建了200多年的克里姆林宫,最大厅堂才能容纳6000人,英国议会大厦历时20年建成,最大厅堂不过2000平方米,而美国国会大厦历经55年建造而成,最大厅室只能容纳3000人。直到今天,除了中国,世界上再无万人大礼堂。”李国胜自豪地说。

建筑面积超17万平方米

早在1945年延安七大的时候,毛主席就提出要建设一个可以容纳万人的大会堂。直到1958年8月17日,建万人大会堂等“十大建筑”的计划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1958年国庆前夕,作为1959年就要投入使用的国庆献礼工程,十大建筑中的民族文化宫已开始兴建,其他建筑因使用内容和要求比较具体,设计方案也相继敲定,唯有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迟迟无法确定。李国胜说,人民大会堂作为政治性建筑,使用要求十分复杂,既要有万人大礼堂,又要具备宴会厅和人大常委办公楼的功能,这么一个规模大、要求高的工程对当时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北戴河会议后,为确保工程进展顺利,梁思成、张开济、吴良镛、张镈、赵冬日等来自16个省市的30多位建筑专家,在三天内齐聚北京,相关单位和机构一个月提出了84个平面方案和189个立面方案。

李国胜回忆,这一项目起初提出的建筑规模只有7万平方米,一直到方案更改到第六轮时,老建筑师赵冬日代表规划局提出了一个15.8万平方米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基本就是现在的平面布局,北部是宴会厅,中部就是大礼堂、中央大厅,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李国胜说。

1958年10月14日深夜,刚从外地返京的周总理连夜审查了清华大学、北京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市规划局3家的方案,15.8万平方米的设计方案得到认可。周总理亲自拍板:“就用这个!”后来,为完善使用功能,人民大会堂最终增加到超过17万平方米。

凝全国之力建设大会堂

初步方案定下时,距离10月28日的开工日仅有一个月的时间。重担交到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规划局设计院身上。承接这样的工作,李国胜记忆犹新。当时,院里成立了领导小组,在结构领导组中李国胜作为助手参与了全程。

“为赶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之前完工,大会堂的建造采用了非常规的‘三边’做法,即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任务虽然艰巨,李国胜和同事们却信心百倍。李国胜清楚地记得:“我们当时就住在复兴门外,每天都搭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树影在昏黄的路灯下掠过车窗,李国胜常常在那时闭目反思当天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当年12月,为配合施工和备料,省出设计院和工地之间4公里左右的车程时间,他和同事们索性搬到工地开展设计工作。

在人民大会堂的施工现场,参加施工的人员平均每天有1.4万人,最高峰时曾达到3.5万人,轮流参加义务劳动的累积达30万人次。李国胜说,如此复杂和庞大的奇迹工程之所以能够实现,靠的是举国上下多方协同。“全国上下对人民大会堂工程全力以赴,当时给鞍山钢铁厂打电话,说需要五米六的钢材,鞍钢的轧钢车间直接就轧了五米六,直接送往工地现场,大家开玩笑地说,这些钢材运到大会堂的时候,还热乎着呢!”李国胜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这是党领导下的一次大协作。”

周总理亲提“水天一色”

大会堂房顶封闭后,装修工作快马加鞭地展开。可是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了设计师们面前,大会堂能把整个天安门城楼装进去,这样大的空间怎么消除人在其中的压抑感?

为了解决难题,人民大会堂总设计师张镈召集木工,在故宫里做出了一个10比1的大会堂木模型,他站在这个模型中苦苦思考解决办法。这一天,周总理来查看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进度,他走进模型中,看着愁眉不展的张镈,忽然轻轻诵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周总理“水天一色”的提法点醒了设计师们,“如果天花板和墙体没有交接的硬棱,颜色一致就能做出水天一色的感觉了!”大家一边欣喜,一边却陷入了迷茫,天花板和墙体如何交接才能不出现棱角?

李国胜回忆,当时一位参与建设的工人坐公共汽车时灵感一现,想到了解决办法。“公共汽车的天花板和墙面就是圆弧形的圆角过渡,如果大礼堂能采取这种形式,‘水天一色’的效果不就达到了!”于是,设计方案新鲜出炉。

作家冰心在《走进人民大会堂》一文中这样描写身处大礼堂中的感受:“步进万人大礼堂,使你突然地开朗舒畅了起来,好像凝立在夏夜的星空之下,周围的空气里洋溢着田野的芬芳……”

1959年9月1日,刚刚落成的人民大会堂的外景。

【百年回眸】

十大建筑奠定北京基本格局

“十大建筑中有6个都是位于长安街及其附近,它们构建了城市基本雏形,在当年就为北京城市形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北京建院首席总建筑师邵韦平如此评价十大建筑的历史意义。这其中,大会堂、国宾馆、民族饭店等服务于国家政治生活、国际交往功能,农展馆、火车站、体育场等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在国庆十周年到来之际,十大建筑不仅意味着新生共和国第一批标志性建筑的落地,还寄托着新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首挺胸的迫切愿望,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62年前,十大建筑拔地而起,62年后,十大建筑已成为时代经典。“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人民大会堂发布,响彻云霄;201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首次成为世界上游客量最大的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接待了千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新消息在民族饭店向全世界发布;华侨大厦是无数海外侨胞投身祖国怀抱第一个落脚的“家”……

邵韦平说:“过去的十大建筑,虽然处于一个经济和技术水平还很有限的年代,但是仍然达到了当时专业技术的先进水平。十大建筑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自信、科技创新,对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建筑是城市的语言、历史的凝结,1959年的十大建筑为中国建筑文化和技术发展留下了流光溢彩的永恒印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