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深圳棚改签约率是多少达标「宝安翻身旧改最新情况」

来源:   2023-09-14 16:17:17

宝安新乐花园和海乐花园启动签约的当天,居民们自发行动,敲锣打鼓拥护区委区政府的棚改安排。

2月25日,宝安区举行38区新乐花园和39区海乐花园棚户区改造项目签约仪式。这两个小区棚改完成后,除可提供900余套回迁房外,还可提供近千套人才住房。

此举标志着宝安区 “棚改第一单”正式落槌定音,也标志着宝安吹响棚改建设总号角。

上述两小区建成于20多年前,属于典型的海砂楼建筑。为了破解历史难题,造福辖区群众,宝安区委区政府深入调研,多方奔走,寻找政策依据。区委书记黄敏、区长姚任多次赴现场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要求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的精神,将新乐花园和海乐花园改造成市民安居乐业的家园,同时,为各路人才提供优良的安居之所。

签约启动当天,两小区居民奔走相告,敲锣打鼓拥护政府决策,当日的签约率即突破40%,截至目前,签约率已达75%。

势在必行

老旧海砂楼危在旦夕,呼唤推倒重建

地点:宝安38区新乐花园内。

“我住在这里21年了,家里先后装修了四次,每次装修完,安稳了一阵子,可过了不久,毛病又出来了,墙体又开始鼓凸,慢慢开裂,遇到潮湿天气,水泥块开始整块往下掉落。哎呀!整天提心吊胆,简直是度日如年!”廖振达是宝安38区新乐花园6栋203室的一位老居民,在即将拆除重建的新乐花园楼下,廖先生心情激动,“住在海砂楼里,安全问题成为一块心病,我们早就盼望拆除重建了。这回宝安区委区政府决心按照棚改政策拆除重建,我是百分百赞同,举行签约启动仪式的当天我就去签了约。”

同住一个小区的退伍老兵张洪华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指望多少年了,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政府实施棚改,制定的政策公道合理,切实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我们坚决拥护!”

宝安38区新乐花园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翻身路与新圳河交汇处,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共18栋576套房屋。

提起棚改,新乐社区书记、工作站站长朱思阳很有感触,“区委黄敏书记多次调研片区的危房情况,在最为严重的新乐花园17、18栋危楼现场,黄敏书记现场指示,必须立即腾空一楼商铺,同时清空楼内住户,确保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强调要尽快推进旧改,还居民一个安全、优美的宜居环境。”

据介绍,新安街道及新乐社区立即行动起来,成立了新乐花园党群议事厅。居民发现安全隐患可及时告知,遇到难题随时沟通,对小区旧改有何意见,也能第一时间传递。很快,墙体开裂,钢筋裸露,随时掉落水泥块的17、18两栋建筑内人员被清空。

据介绍,由于涉及历史遗留复杂因素,新乐花园和海乐花园两个临近的独立闭合小区危房问题,交织各种矛盾纠葛,为了彻底解决小区拆除重建问题,宝安区委区政府多方协调、迎难而上,并充分依据深圳市相关政策办事,这才有了目前的多赢局面。

2016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宝安38区新乐花园、39区海乐花园纳入当年深圳城市更新单元第四批计划;2017年1月,经宝安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工作指挥部同意,该项目纳入宝安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至此,38区新乐花园和39区海乐花园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

以民为本

兼顾多方利益,居民全力拥护

紧邻新乐花园的39区海乐花园,位于新安街道翻身路与新安一路交汇处,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共13栋384套房屋。

在海乐花园入口处的一处宣传栏内,记者看到这样一组照片,记录的是两年前,这里因地势低洼,行洪不畅遭遇水淹的情景。多位小区居民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不少居民至今仍心有余悸:“当时水有1米多深,救援队伍出动冲锋舟才将困在小区内的居民撤离。”

邓伟群是39区海乐社区业委会主任,从1996年开始,就入住这一小区,“大约从2012年开始,建筑质量问题开始集中出现……不少人担心楼体安全,早已搬出去住了。”他介绍说,也曾经有开发商看中这一地段,希望通过旧改的方式推倒重建。但是,小区居民并不认可,他们认为开发商以图利为目的,担心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旧改工作遇到很多阻力。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小区重建同步配合宝安区人才安居房建设,并兴建配套公共设施。居民感到环境会越来越好,因此,打心眼里欢迎政府的棚改政策。

记者在位于海乐花园的棚改临时办公场所看到,从宝安区住建局、新安街道、各相关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统一身着蓝马甲,正在这里紧张忙碌着。为了减少业主确权签约的等候时间和程序,指挥部提前进行了查档确权、协议制作等工作,并按照楼栋分别安排不同的签约室分流业主,现场签约工作井然有序。与此同时,新安街道办、宝安人才安居有限公司以及法律顾问全天候守在办公室内,详细为业主释疑解惑。

攻坚克难

探索宝安模式,打造棚改新标杆

38区新乐花园和39区海乐花园于1994年建成,因历史原因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一度成为城市管理治理的难点。作为全区首个棚改项目,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坚持将棚户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相结合,成立了城市更新工作委员会,由区委书记黄敏亲自挂帅。

将棚改工作纳入城市更新体系,并在城市更新委员会下设住房专业委员会,由区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将全区10个街道和区直各相关单位列为成员。专门成立38、39区棚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领导牵头,高标准、高起点进行规划建设。

为指导棚改工作,由区住建局牵头,制定了《宝安区棚户区改造工作指引(试行)》 ,并纳入到城市更新工作指引中。同时,对全区10个街道的256个老屋村进行排查,组建121个待改造的棚改项目库。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宝安区委区政府本着为民谋福祉的初衷,搬迁补偿安置方案充分保障业主权益,积极寻求业主、政府、国企、人才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共创多赢局面,着力实现解决城市安全隐患、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城市面貌品质、筹集人才安居住房“一举四得”的目标。

坚持主动作为,探索棚改宝安模式。在深圳棚户区改造没有成熟经验可循的情况下,宝安区结合实际探索“政府主导 国企实施 人才房建设”的棚改工作模式,即由区住建主管部门统筹协调;街道办负责棚户区项目改造意愿征集、搬迁补偿与安置协议谈判、项目实施进度跟踪、建筑物拆除安全监管;人才安居公司负责棚改项目投融资和开发建设,回购配建人才住房。全区着力推行“一变十”运行机制,即以38、39区项目为示范,10个街道各推一个试点项目,以形成可复制的经验。

棚户区改造是民心所向,群众所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上级高度关注,群众普遍关心。宝安区委书记黄敏要求,全区上下要以深圳质量为标杆,以缔造典范为目标,精诚合作,齐心协力,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政策执行到位,确保群众利益保障到位,全力以赴将该棚改项目打造成“城市质量提升年”的代表作,树立起棚户区改造的宝安标杆。

宝安区委区政府坚持民生导向和问题导向,将两个小区作为棚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力争2017年动工建设,2020年基本建成。为宝安乃至全市棚户区改造探索新经验。

据悉,宝安区在38区新乐花园和39区海乐花园棚改经验基础上,将在全区10个街道全面铺开。(文/图:江一川)

(责编:史抒逸(实习生)、陈育柱)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