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来源:   2023-08-13 14:17:48

本报记者 陈雪波 卢志坤 北京 成都报道

卢志坤 “这十年,是我国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十年,亿万百姓喜圆安居梦想。”9月14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住房建设领域取得的成果。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2010年的30.3平方米增加至2020年的38.6平方米,建筑业持续转型升级。

更引人注目的是,我国的住房市场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一系列住房制度已经构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快速推进的同时,绿色住宅、科技住宅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住在更舒适、更环保、更友好的住宅里,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新的追求。

“补位”住房保障体系

姜万荣在会上介绍,这十年来,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达132.34亿平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2.2倍。为了解决好住房问题,政府将会继续健全“两个体系”:住房市场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其中,保障体系更多的是政府在发挥“补位”作用。他用两个“最”来描述我国保障性住房这十年的建设成果:“这是我国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十年。”

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第一次明确国家层面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出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也就是住房保障体系里面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仅在最近的2021年、2022年,全国已经建设筹集33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大约可解决近1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

与此同时,住房保障政策和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其中包含金融、财税、土地等配套政策,也包括保障性住房的准入、使用、退出、运营管理机制,确保让需要帮助的住房困难群众能够真正受益。

“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每月租金2000元出头,和合租价格相差不大,环境却好许多!”在成都市南华佳苑租赁住房项目现场,租房者王晖表达了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满意。负责项目运营的成都高投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嘉玲介绍,这个项目是统一户型、统一装修。租客可以签订1至5年的合同,租金按区域平均价格的9折执行,租赁期3年内不会涨价。像这样的高性价比保障性租赁住房,全国多个城市已经落地运营。

公租房的兜底效果则更加明显。数据显示,到2021年年底,已经有3800多万困难群众住进了公租房。通过公租房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解决了大量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其中,包括1176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508万60岁以上老年人、71万残疾人、44万青年教师、26万优抚对象、23万环卫工人和公交司机。

住房保障的措施并没有止步于城镇,多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全国2341.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

十年来,我国已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1.4亿多群众喜圆安居梦。在“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还将继续建设筹集650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非常难得的是,我们把住房保障作为了近十年来住房管理的重点工作,经适房逐渐退出后,关注点已经转向兜底保障,棚户区改造让城市老住户享受到了城市发展的红利,新时期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则针对新市民、新青年的住房问题。”广东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记者,住房保障体系一脉相承,兼顾到了多个层次的社会群体,保障很全面。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按照新标准,我们将小区外墙保温层厚度增加一倍,为老百姓家中装上了密封性更好的中空塑钢窗,同时对屋面及地下室顶板都进行了保温层设置。”山西省太原市新民东街22号改造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筑节能改造,楼顶漏雨、沿街噪音大等问题都将得到有效解决。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一期项目已于2021年11月完成,二期工程预计将于2023年底完工。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国将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到今年8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3万个,已经占到年度目标任务的94.4%,这样的改造进程还在不断加速、完善。此外,我国还在75个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的试点,整治完成了60个重点城市排查出的1116个易涝积水区段,系统治理城市内涝。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来转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司长王胜军指出,人民群众希望居住的条件更舒适,环境也更优美,服务更加便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顺应群众的期待,加快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着力提高住房设计和建设水平,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居住生活需要。

记者了解到,到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建成区面积6.2万平方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98.0%,供水普及率99.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7平方米,城市环境的软、硬件设施正在飞速提升。

伴随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的其他配套也在不断改进提高。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40余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包括完善城市住房体系、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大内涝治理力度等内容。《方案》明确,到2025年,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燃气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深入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建立,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追求中,已经潜移默化地生发出了更多的细节,比如对房屋环保性能、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从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到2021年的20多亿平方米,2021年城镇当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了84%,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了2.5万个。

李宇嘉指出,在“双碳”目标下,我们会采用更环保、更新兴的设计理念,比如新风系统等。不同的人群也会有不同的住房需求,比如会针对老年人进行适老化改造,针对年轻人会有个性化的设计理念,社区还会提供养老、托育等功能。

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中国残联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十四五”时期还将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化。

如今,绿色、科技建筑也逐渐成为“标配”。《“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0.5亿千瓦以上,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以上,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能耗中电力消费比例超过55%。

“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加大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推广力度,加快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让‘中国建造’贴上绿色标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李如生在会上这样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