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经开区未来发展「高新区都市之门」
来源: 2023-08-12 10:16:34
近日,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经开区)正式发布“四新战略”发展行动方案,全面开启“开放新门户、科创新引擎、产业新高地、都市新中心”建设新征程,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在城市建设方面,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的经开区高铁新城将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以“一核”统领、“二带”示范、“四片”聚能,通过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都市新中心”,将西安经开区打造成活力多元、宜居生态和复合高效的“理想之城”,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西安经开区具有地理区位、交通和生态优势,是西安经济和人口增量的重要承载地。立足开发区实际和战略性产业聚集优势,经开区打造“都市新中心”有助于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带动西安“北跨”发展,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和城市品质,助推区域综合实力提升。
——西安“北跨”战略赋能经开区发展
从城市发展规律来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面临的空间拓展、功能提升的需求不断上升。如何更好地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建设美好生活家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发展面临的时代课题。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跨渭河发展,补齐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短板。2022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大力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战略,推动形成城市空间疏密有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布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拓空间、增韧性。
成立于1993年的西安经开区位于西安市城北,处于北部产业大走廊和渭河生态带的轴带交点,由分布渭河两岸的中心城区、高铁新城、泾渭新城、渭北新城四大区域板块,以及关中综合保税区、陕西自贸区西安经开功能区两大功能园区组成。同时,经开区也是西安市唯一具有临空、临站、滨河、高速交汇、地铁密集等区位优势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内建有亚洲最大的高铁西安北站,毗邻咸阳国际机场,交通便捷,开放发展的区位优势独特。
在西安城市“北跨”渭河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作为西安市“北大门”,西安经开区承中启西、接南联北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据西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兴华介绍,西安经开区是西部开放发展的窗口和链接全球的核心枢纽,凭借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一河两岸”的产业布局,经开区正成为西安“北跨”发展、拥河发展的引领者和主力军。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福州、成都和长株潭之后,全国第5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也是目前西北地区唯一获批的都市圈规划。根据规划,西安都市圈将发挥西安的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展。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西安都市圈,还是关中平原城市群,渭河以北区域都是规划建设的重点和经济发展腹地,这为西安经开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十四五’期间,西安经开区一方面依托北客站战略性交通枢纽,围绕高铁新城构建西安都市新中心,另一方面依托战略性产业聚集优势,引领带动西安北跨发展,为西安北部产业大走廊提供高质量综合服务保障。”张兴华表示。
天津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专委会委员李博认为,西安经开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是现代科研和工业的聚集地,更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同时,西安经开区是西安经济和人口增量的重要承载地,在拉伸城市骨架、集聚产业发展、提升创新实力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西安经开区都市新中心建设立足开发区实际,依托战略性产业聚集优势,明确而清晰地擘画了未来城市“发展路线图”,有助于引领带动西安北跨发展,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将进一步改善西安长期以来 “北轻南重”的城市空间格局,助推区域综合实力提升,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质量规划彰显区域特色优势
西安经开区中心城区发展起步较早,产业集群格局已经形成,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资源丰富,为“都市新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西安经开区“都市新中心”发展规划的核心板块在于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让中心城区、高铁新城两个板块相互链接,形成规模效应,有助于发展规划的进一步落实。
据西安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军介绍,未来的高铁新城——“都市新中心”将构建“一核、两带、四区”的空间格局。具体来看,“一核”是指以西安北客站为核心,紧抓高铁枢纽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转化的机遇,打造开放共享丝路新门户。
“两带”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以枢纽门户核为重要节点,延续西安南北向主轴,实现联动发展,打造高铁新城重要的国际形象展示带;二是以渭河及200米林带为生态基底,探索低碳、零碳理念和功能植入,打造西安重要的零碳生态展示廊道,同时发挥滨河界面活力,将生态功能与休闲功能相结合,形成渭河生态示范带。
“四区”则是利用高铁北客站交通优势,抢抓红会医院等公服设施建设契机,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着力打造高尔夫国际片区、秦创原科创片区、国际金融商务区、大健康幸福片区等四大功能区。其中,高尔夫国际片区将打造国际会展 国际交流中心,形成配套新高地。秦创原科创片区将立足大西安北部制造增量,以西安经开区作为关键支点,搭建秦创原战略平台,围绕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配套服务的需求,高效推进秦创原建设。国际金融商务区将打造金融商务新中心,培育关中极核,形成西安辐射区域的综合服务核,尤其在站南区域,品质引领,打造新中心金融商务功能样板间。大健康幸福片区将推动区域有机更新,提升整体品质,通过高标准配套,落实创新人才需求,打造幸福宜居经开新样板。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紧邻渭河的生态优势,是西安经开区打造“都市新中心”的底气所在。在“都市新中心”的空间规划、功能定位、项目招商引资、城市运营管理、市民服务等方面,西安经开区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凸显经开特色。
——以人为本、产城融合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从1993年成立之初的以产业发展为主的“工业园区”,到2011年3月西安行政中心北迁,逐步发展形成功能完备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再到打造“都市新中心”,西安经开区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按照规划,未来西安经开区打造的“都市新中心”将聚集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一流的科创、研发企业,建设成为西安重要的科创基地和总部经济聚集区,并布局建设医疗、养老及大健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配套项目,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带动区域产城协同发展。
“过去城市规划的理念是‘产-城-人’,先考虑产业怎么发展,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城市的服务功能,匹配人的生活服务需求,而现在的规划理念则转变为‘人-城-产’,也就是首先考虑人的需求,基于此打造适宜的生活的环境,建设适宜的产业环境。”西安经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以人为本、高标准配套”是西安经开区都市新中心规划的重要内容,目的就是通过完善的生活服务配套和基础设施配套,为居住在经开区的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例如,都市新中心将规划建设“家园中心”,为社区集中配置医疗卫生、农贸市场、理发店、公共停车场、养老服务等资源,打造15分钟生活圈。还将建设“产业社区”,为区域内的产业工人提供保障性住房和配套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目前“都市新中心”医疗中心、教育场所、公共文化设施、商业综合体等已初具规模,部分新的未交付项目仍在有序推进中。以医疗建设为例,两所位于高铁新城的三甲医院红会医院、儿童医院均已于去年6月封顶。目前两所医院正在进行室内装修,预计于今年6月建成投入运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认为,从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各类园区在建设之初多承担着“生产”功能,但随着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这种单一的功能布局难以满足市场实际需求,新城新区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经开区在都市新中心的规划建设上更加注重产业功能和生活功能的平衡,将商贸服务、居住等功能和产业发展并重,促进产城融合,使新城新区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