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建设颍河闸 天堑变通途

来源:   2023-08-04 18:16:30

自古以来,出了阜阳城东门向东的交通,主要是利用位于三里湾老颍河岸边的三个古渡口,即上渡口、中渡口、下渡口,依靠船只摆渡过河,给两岸的经济往来、交通运输和百姓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历史上的颍河,还因黄河多次决口,泛颍成灾,水患渐次加重而有“小黄河”之称,水面静谧的颍河不乏暗流涌动的漩涡。三里湾处的老颍河,成了阻碍城市向东发展的一道“天堑”。

兴建颍河阜阳闸

为破解阜城东向交通难题,结合治淮工作总体部署,1958年省水利厅根据《淮河流域规划》,决定在三里湾颍河中渡口附近东岸数百米外,由南向北新开辟一条颍河新河道。这条新河道,北起汝颍交汇处,南接七里河故道,并因地制宜平地挖掘河道及桥基,筑起一座阜阳有史以来首座跨河大闸,使之成为具有防洪、排涝、蓄水灌溉、交通功能的水利枢纽。并在原三里湾老颍河河道上筑坝截流,北为三里湾码头,南为“沙河塘”。1958年2月8日,由省治淮委设计的颍河阜阳节制闸工程开建。除调动一批水利专家和施工技术人员外,还调集4万多民工参与施工。不到一年时间,全长180米的12孔节制闸,于1959年元月20日完成建设任务,通过竣工验收。闸上公路桥净宽7米,行人桥净宽2.5米。阜阳颍河闸建成后,打破了由阜阳至蚌埠和涡阳通过颍河的瓶颈,敞开了阜阳东大门门户,方便了颍河两岸居民来往出行。

1959年元月20日,阜阳颍河闸建成(资料图)

三角洲公园万人山

在颍河闸与阜阳船闸建设历史上,还有一笔值得书写的成就。就是位于今三角洲公园北端的“万人山”(亦称万民山)。据原县级阜阳市《阜阳市地名录》记载,“1958年建颍河闸时,数万民工挖土运往颍泉之滨,集中一处,堆积成山,后又植树,故名。”这是阜阳境内唯一一座举万人之力堆积起来的实体“山”,也是当时俯瞰阜阳全城风貌的一处制高点。这在施工手段相对原始落后、靠肩挑手提板车拉的年代,十分不易,是一座值得纪念的治淮丰碑。在历届阜阳政府发布的城市地图《图例》中,都无一例外标有“▲万人山,山峰及名称”的标志。“万人山”在当年也是物尽其用,在改革开放前几十年间,当地驻军和民兵组织利用“万人山”为屏障,在这里设置靶场,组织开展射击、投弹等军事训练活动。

位于颍河泉河交汇处的三角洲公园 阜阳日报记者 庞诚 摄

建设阜阳船闸

1958年6月动工的还有位于颍河三里湾与颍河闸配套工程——阜阳船闸(颍河闸与船闸相距约300米),该船闸兼具蓄水、控水、航运等综合功能。阜阳船闸于1963年3月竣工通航。上述颍河水利枢纽配套工程全面竣工开通后,三里湾老颍河上的上渡口、中渡口、下渡口等相继停摆,渡工转岗为搬运工人。1971年,阜阳又在颍河闸上游东岸建设新港码头,装置有装卸机,并建有铁路专用线和大型货运仓库,是阜阳三大码头(新港码头、七里河码头、三里湾客运码头)之一。

阜阳船闸(左)与颍河阜阳闸(右)阜阳日报记者 庞诚 摄

拓展颍河东西路

期间,还对颍河闸通往东关的砖石道路实施升级改造,铺设了长达2200米、宽14米的柏油路面,并命名为“颍河西路。”1971年,位于闸东向阳路的阜阳火车站建成通车。与此相配合,1970年起升级改造“颍河东路”。此段路西起颍州闸,东至向阳路,长2500米,宽40米,柏油路面。此后,城建部门对颍河路多次实施升级改造。据《阜阳城乡建设志》记载,“颍河路,东起向阳路,西至临泉路,向阳路至涡阳路为沥青路面长1786米,快慢车道之间绿化分隔带,慢车道宽为4.5×2米,人行道6.5×2米,为彩色砼预制块面层。颍河闸至颍州路为沥青路面949米,慢车道宽为7×2米,人行道宽4.5×2米,为彩色砼预制块面层。颍州路至西二环路为水泥路面2673米,慢车道为5×2米,人行道宽4.5×2米,为彩色砼预制块面层。”

最长东西主干道

这一时期,对城区颍河西路段东护城河、西护城河上的砖石结构的古桥(俗称东关吊桥、西关吊桥)进行原址或移址重建。1997年,在西关古吊桥原址采用“钢砼板”结构,重建颍河西路西城河大桥。2001年,在东关古吊桥南侧,采用“板式第杆拱”结构,新建颍河西路东城河大桥(彩虹桥)。这两座大幅面、高承重桥梁的建成,使颍河路交通更加顺畅。2019年3月出版的《阜阳市城区标准地名图》显示,目前颍河路向西已与霞光大道相交并可延伸至G345国道,还可至规划中的西湖新区;经位于颍东的向阳路向东,规划延伸至发展路与济广高速(G35)。目前,整条颍河路成为横贯阜阳市区东西的一条主干道,全长约16公里,是目前阜城最长的一条东西主干道。

颍河路上,有两处引人注目的亮点。一是在颍河、泉河交汇处的颍河闸与船闸之间“豆角形”地域打造的三角洲公园。2008年12月26日开建的三角洲公园,充分利用我市船民上岸工程和实施棚户区除险保安移民拆迁安置腾出的100多公顷纵横南北的洼地,颍河路从公园中间穿过,上世纪50年代建闸积土成山的“万人山”,是公园的地标性景点,还有汇金园、扬帆湾、绿林渡、乡情舫、深水生态走廊等景点。在公园设计建设中,以现代风格为主,融入阜阳地方文化元素,是一处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健身娱乐、文化科普、旅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也是阜阳正在打造的“一湖两河一洲”休闲带、交通带、产业带“121”建设工程的主要节点,对于改善阜城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颍河东路上跨铁路立交桥 阜阳日报记者 庞诚 摄

二是2020年9月29日建成通车的“颍河东路上跨立交桥”。该桥西起颍河东路与济河路交口,东至颍河东路与振兴路交口。自西向东依次上跨东旭路、向阳路、阜阳火车站站场铁路,合并后下穿京九铁路,与致富路平交,下穿阜六铁路桥,于终点处与振兴路相交。上跨立交桥道路为城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主线设计时速为50公里/时,辅路设计时速为30公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全长2097.9米。这是颍河东路上一座超大型上跨立交桥,解决了因铁路线阻隔造成颍河东路长期以来的“断头路”问题。对密切各个片区联系,进一步沟通颍东新老城区具有重要作用,为加快颍东新城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岳家湖公园建成,到阜阳十中新校区、颍东区市民中心、体育中心等一大批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设施加速布局,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振了颍东新城区人气,为颍东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交通设施支撑。

(阜阳日报通讯员 李援朝)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