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石河子市发展规划「石河子市简介」

来源:   2023-08-01 14:16:37

●本报记者 姜小薇

诗人艾青曾面对一座年轻的城市发出这样的咏叹:“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这座年轻的城市,就是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的石河子市。

2016 年12 月25 日傍晚,尽管天空飘着小雪,但是饭后到石河子市蘑引渠景观河小道上散步的市民不在少数。在雪的映衬下,蘑引渠景观河两旁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漫步在蘑引渠景观河小道上,石河子市民杨晓萍说:“蘑引渠景观河全长约3000 米,自2015 年建成以来,我只要有空就和家人来这里散步,欣赏美景。”

近年,石河子市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位不断提高、知名度不断提升。

如今,石河子市这座“年轻的城”迸发着无限活力。

高起点规划

“到2020 年,石河子市中心城区人口预计达到55万人,中心城区形成‘三心、三轴、两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三心’即军垦文化中心,南山综合服务中心,行政中心;‘三轴’即南北向贯穿老城和南山组团的子午路发展轴,连接军垦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的北三路发展轴,东西向贯穿南山组团的机场路发展轴;‘两组团’即定位为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军垦文化展示区和城市重要居住社区的老城组团,定位为城市文化休闲中心和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南新区的南山组团。”在2016年10月14日举办的石河子市城镇化发展论坛上,八师石河子市党委书记、八师政委邹跃斌介绍了《石河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是由石河子市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密联系石河子市和周边地区的实际,为石河子市今后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遵循。《规划》的出台,是石河子市坚持“以思路定规划,以规划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思路的一个缩影。

石河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吕德利告诉记者,石河子市棋盘式的城市总体规划蓝图虽然前后经历了4 次修编,但是“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并没有变。

多年来,石河子市始终秉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的原则,立足于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和适当超前的城镇化发展规划方案,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城市。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石河子市将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和突出军垦文化特色作为工作重点,不断突出城市规划的编制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缘于这些努力,石河子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成为首批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和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高质量建设

“按照八师石河子市党委提出的要求,各单位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为打造大绿大美的石河子市助力。”2016 年11 月15 日,石河子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主任陈全文说。

“绿”是石河子市的灵魂。在石河子市规划建设初期,老一辈军垦人就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提出了“先栽树后修路,以树定路、以树定规划”的城市建设思路。今年81 岁的华淑媛是“八千湘女”之一,她感慨地说:“我1952 年来到新疆,当时的石河子还是戈壁荒滩。现在的石河子绿树掩映、环境优美,已经没了以前的样子。”

近年,石河子市提出了“每年新增绿地600 亩,每两年提高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各1 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增加1 平方米”的目标,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

刘军是石河子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的一名绿化工。大树整形、绿篱修剪、草坪喷灌设备养护……20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城市绿化工作一线,默默守护着石河子市的绿意。2016 年,刘军被评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面对荣誉,他说:“早出晚归、风吹日晒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只要看到城市充满绿意、生机勃勃,我就觉得值。”为了守护石河子市的“绿”,还有很多像刘军一样的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如今,石河子市已经形成了点、线、面、环相融合的城市绿化格局。

八师石河子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扭住一条主线,就是集中力量建设乌鲁木齐市副中心城市,彰显军垦文化和大绿大美特色,让‘年轻的城’迸发活力。”

对此,邹跃斌表示,“十三五”期间,石河子市要按照“富规划、穷建设”的要求,突出“显山、享水、秀城、融绿”特色,全力打造“一山两河三区四水五路”生态绿网体系;建立“党委统筹、政府引导、部门协调、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运行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PPP 模式和全民义务植树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植树活动,力争3 年完成绿化植树900 万棵任务,实现南山现绿、邻里插绿、节点增色、湖边森林的目标。

绿色孕育着生命,绿色预示着希望。石河子人正在积极探索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希望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让“绿色”成为石河子市更加靓丽的名片。

高效能管理

2016 年12 月26 日,石河子市民胡文燕在邮电大楼站等31 路公交车,她身旁的公交电子站牌上显示:“31 路公交车距离本站还有2 站。”提到公交电子站牌,胡文燕感慨地说:“以前我等车的时候总是很着急,公交电子站牌启用后,要乘坐的公交车的信息一目了然,等车也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2015 年,石河子市全面启动了信息化惠民和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八师石河子市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王庆说:“作为首批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和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石河子市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新建公交电子站牌,为市民提供公交车辆运行信息查询服务是我们为了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能力和服务质量而做的努力之一。”

近年,石河子市努力创新方法,优化管理,建立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城市管理机制。据王庆介绍,目前,石河子市已初步建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GPS、通信网络、GIS 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对城市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地、市容环境等信息进行采集、更新和集成,实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

除了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之外,石河子市还在建立健全“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服务”的城市管理体制上狠下工夫。石河子市不仅先后出台了《石河子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石河子市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石河子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文件,还制定完善了市政设施、公用事业、市容环卫三大监管工作机制和日常巡查制度,有效保证了城市管理统一有序。

“要绘好一张脸,画美一双眼,让石河子市更加靓丽。”正如八师石河子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所要求的,石河子市将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不断健全完善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总纲、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城市设计为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我们相信,未来的石河子市将会成为功能更全、环境更优的现代化城市。

石河子市世纪公园人工湖一隅。韩明新 摄

石河子市居民小区一隅。汪德刚 摄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