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点滴真情汇成大爱 南宁一出租房老板 把半栋楼让给流浪者免费住

来源:   2023-07-03 10:16:38

“大爱送餐队”每天穿行在南宁的夜色里,义工中有20多岁的青年,也有退休的女士。他们为流浪者送餐,却不止于此,而是希望自己的行动不仅能助人于困顿之中,还能让受助之人受到鼓舞,重新融入社会,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正是一个个义工的点滴真情,汇聚成了“大爱送餐队”的大爱善举。

7月31日晚6时,义工黄姐(左二)做好饭后,招呼流浪者过来吃饭。

修车店店主:

曾经受人帮助 如今热衷公益

义工丰哥加入“大爱送餐队”一个多月了。现在,他每晚都带着儿子,一起去给流浪者送餐。

其实在此之前,他已经和流浪者打了无数次交道。丰哥说,加入大爱送餐队和自己的经历有关。年轻时,他曾经落魄过。那时,一名女士帮他买面包,还给他买了一双新拖鞋,“要不然连鞋都没得穿”。后来,他的人生有了转机。生活慢慢好了起来,如今“还算过得去”。

大约3年前,丰哥开了一家电动车修理铺。修车铺在人民路北二里的小路边,不时有流浪者经过。遇上饭点,丰哥会招呼路过的流浪者一起吃饭。他说,看到他们,就想起曾经的自己。他曾受过别人的帮助,现在也想帮帮别人。

义工丰哥(右一)在教流浪人员修车。

“输血”不如“造血”。丰哥想到,给流浪者饭吃,不如教他们手艺,让他们自己赚饭钱。于是,每次遇到还能干活的流浪者,丰哥都会问他们,要不要跟他学修车。做他的学徒,不但可以免费住在他的仓库里,还包饭,修车赚的钱,八成算学徒的。

不过,这些流浪者里十个人也就有一两个愿意学手艺,能够坚持学三五个月的更是少之又少。多数流浪者往往学几天,然后招呼也不打,就消失了。

有一个流浪者跟着丰哥学习修车大半年后,能独自给电动自行车进行简单维修。后来,该流浪者去了广东打工。前两年,他还会偶尔给丰哥打电话,告诉丰哥“我在洗车场上班”或“我在修车店工作”。尽管后来失去了联络,但丰哥仍觉得很欣慰。

丰哥说,一个多月前,他知道了“大爱送餐队”给流浪者送餐的事,便决定加入。

出租房老板:

把半栋楼让给流浪者免费住

7月21日,义工黄姐约了医生,帮一名流浪者治疗腿疾。黄姐以前偶然知道了“爱心送餐队”,就加入其中,如今已经坚持为流浪者送餐整整一年了。

黄姐喜欢拍照、录制视频,每天送餐时都会拍一段视频发到大爱送餐微信群里。黄姐说,这是为了让大家都知道这些暖心的点滴,吸引更多人来参与。

今年6月,由公益人士冯可波创立的、用于收留流浪弱势人士的“大爱之家”,其中一个住宿点因无法继续支付租金,需另寻地点。黄姐便让流浪人员搬到她经营的出租房免费住宿。

出租房位于南宁市人民路北二里朝阳溪边。在黄姐提供免费住宿的第一天,出租屋便陆续住进了十多个流浪者。这些人中,既有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有自称100岁的老头带着头部有伤的50多岁的儿子。另外,还有腿部生病的中年人和年轻的流浪者。此后,这栋五层半的房子,有一半的房间给了流浪者住。

也是从那时起,黄姐不但每天晚上去送餐,白天还要给流浪者做饭。看到有吃的,流浪者经常一拥而上,有的人一次盛很多,却又吃不完。有的流浪者行踪不定,常常不在饭点回来,黄姐煮的饭又被浪费。有时流浪者回来得很晚,黄姐还要半夜帮他们开门。7月19日,黄姐尝试只提供油盐米面和灶台,让流浪者们自己做饭。然而,没有一个人自己动手做饭。

坚持做公益一年来,黄姐也觉得有些累,有时得咬牙坚持。她说,自从做了义工,就不再化妆了,“要操心的事情太多,顾不上”。她既要照顾流浪者,又要做好“大爱送餐队”的“宣传员”,这些事花了她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但责任在肩上,不能随意放下”。黄姐深有感触地说:“做一天公益不难,难的是坚持。”

送餐队骨干:

4年风雨无阻为流浪者送餐

李先生是一个普通生意人,但他做公益有12年了,他也是第一批加入“大爱送餐队”的人,是送餐队的“主心骨”之一。

2015年,李先生看到媒体报道公益人士黄飙独自给流浪者送餐。他觉得这个事情挺好,便去黄飙收餐食的素食店守候,希望加入其中。没想到,素食店里已经有十几个人等在那里。于是,“大爱送餐队”的微信群就这样建了起来。

李先生送餐4年,风雨无阻。他说,如果收餐数量多,送餐耗时就长,最久的一次从晚上8时送到次日凌晨1时才结束,“从民族商场一直跑到大沙田,又跑到江南,再绕回埌东,电动车都没电了”。

“做了那么多年公益,为什么选择给流浪者送餐?”这是李先生经常被问及的问题。他说,他能理解别人对这件事情的不解。这不像资助贫困学生,也不像帮助孤寡老人。帮助流浪者时,每天会面对来历不明、身份不清的人,帮助他们,看起来只有投入,没有社会效益。

李先生说起了一件事:今年春节,在民生广场的桥下,一名老人衣着褴褛,神情憔悴。因为是陌生面孔,义工便上前询问。原来,老人之前在工地做工时头部受伤,记忆出了问题,无法继续工作,便过着流浪的生活,与家人失联已经9年多了。义工便报了警。在民警的帮助下,最后联系上了老人在桂平的家人,让他得以与家人团聚了。

李先生说,流落街头的人中,有不少是“职业流浪者”,他们以捡纸皮、塑料瓶为生,收入微薄,无法租房住。也有一些人,因为身体残障等原因,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还有一些人是临时落难。让他们吃上晚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社会减少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80后小伙:

生活因受助而改变 如今积极帮助他人

“大爱送餐队”的发起人黄飙说,流浪者大多是社会边缘人。在这些人中间,有一部分是有可能回归社会的。义工们给流浪者送餐,是希望通过送餐的方式,帮助流落街头的人群改变逃避社会的想法,重新融入社会。

出生在凭祥的80后小伙小林,就是在流落街头时被爱心人士拉了一把,如今生活得以回到正轨。去年4月,他和老乡到南宁找工作时,行李被偷走,只剩下穿在身上的衣服,无奈流落街头。为了维持生计,他们不得不去捡废旧品拿来变卖,跑一天常常只能赚到10多元钱。因为捡废旧的收入有限,困境一直无法改变。流浪两个月后,小林唯一的一身衣服都破了洞。

去年6月的一天,小林在中山路捡废旧时,遇到了冯可波。一番交谈后,他将信将疑地跟着冯可波来到了“大爱之家”的住宿点。到了那里,不但有了可以换洗的衣服,每天还有“大爱送餐队”给他们送来吃的,生活突然就看到了希望。

过了一段时间,冯可波给小林介绍了一份工作。经过一番努力,小林现在找到了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今年5月开始给住宿点交房租。他说,人都会有落难的时候,若有人拉一把,就可能改变一生。

如今,小林仍住在大爱之家的住宿点,不上班时经常帮助和照顾那里的老人。从昔日的受助者变成了如今的施助者,他的生活状态改变了,角色也完成了转换。

“爱心送餐在行动”征集启事

爱心送餐,用一种质朴的友好,感染着你我。在南宁,类似的送餐故事并非只此几例,许多商家、个人都在默默地做着类似的爱心行动。南国早报将以此为由头,报道更多的城市暖心故事。如果您身边有爱心送餐线索,或是想关注、参与爱心送餐行动,请加入南国早报建立的爱心送餐线索QQ群(群号:758062066),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雷倩倩 刘冬莲/文 苏华/图

点赞(0)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