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城改造计划「北京南城发展」
来源: 2023-04-19 12:16:2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在北京天安门沿着中轴线以南,是首都的南大门,这里包括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区,是“一核两翼”的腹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也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
近期,北京公布了行政区域内各区上半年GDP总量以及增速的统计结果,其中,处于“城南计划”桥头堡的大兴区,以67.8%的增速领跑全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兴区GDP完成651.8亿元,同比增长67.8%;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82亿元,同比增长234.3%;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31.3%。事实上,得益于自2010年开展的城南行动,大兴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建设稳中提质,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如今,包括大兴区在内的北京南城将再次迎来了多重优势叠加的重大发展机遇。
7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印发了《推动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下称《2025计划》),计划在五年内完成约5900亿元投资,引入八个千亿产业群。
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在发布会上表示,行动计划将标题由“促进”“加快发展”调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贯穿未来五年发展的主线,在整体性战略设计、局部功能区发展、制度机制供给、具体工作标准等方面无不突出这一要求,力争将城南地区打造成为首都发展新高地。
成为“首都功能集中地”
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蓝图已经绘就。
据了解,此次《2025计划》聚焦“一轴、两带、多点”城市服务功能组织构架,致力于发挥重大功能性项目带动作用。城南地区将重点承接具有首都功能“重大项目”而不是“非首都功能”项目。这意味着,北京南城的定位即将变为变成“首都功能集中地”。
值得一提的是,《2025计划》下的南城将推动外来人口和非首都功能的“大疏解”,持续推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巩固南苑-大红门地区等疏解整治成效,推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性产业动态调整退出。无论是着眼未来首都功能的南中轴及其延长线发展规划,还是在南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南段)着力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以及丽泽金融商务区、良乡大学城等若干重要功能区的布局升级,都体现了《2025计划》将北京南城重点承接城区人口迁入及首都功能建设。
所以“新南城计划”一旦实施,将会带动大量的外省市人口和非首都功能产业向外疏解,尤其是向环京地区转移。未来南城腾退出来的空间,将重点承接城区人口迁入及首都功能的建设,而相应的环京将是成为外来人口的“聚集地”,尤其是京南区域。
新增13条地铁交通轨道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能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维持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
当前,北京南城地区的交通系统相对薄弱,整体处于线路密度低,郊区到市区换乘次数多、耗时长的状态。据居住在房山的一位上班族向记者介绍,她从房山区到市区上班地铁要两个小时以上,如果驾车遇上早晚高峰,也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而按照《2025计划》,未来五年,北京城南地区可能将会新增13条地铁交通轨道。
《2025计划》中明确指出,城南地区将织密城市交通路网,开通运营19号线一期,建成16号线南段、新机场线北延等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通车里程28.5公里;畅通城市内部道路,着力打通断头路、增加微循环,建设道路里程400公里以上。未来,北京城南地区可能将会新增13条地铁交通轨道,其中从丰台科技园直达固安的京九线尤为值得关注,这将为固安进京交通带来重大利好。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是关键。李素芳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城南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两翼”的腹地,是联通津冀的快速交通走廊,直连北京和雄安新区的京雄城际铁路也已经实现了全线通车,京雄高速、京雄商高铁正在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构建。落实河北环北京区域的交通一体化,将缓解京南区域的往来通勤问题,实现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
五年内新增21所学校
青龙湖森林公园、南海子公园二期建成开放,北京南部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1.8%提升到33.4%;城南的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已达78%,增速是全市的2倍;北京天坛医院新院区、人大附中丰台学校等一批医院、学校投用,为城南带去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医疗、教育资源,新增中小学学位数2.44万个、新增医院床位3500余张……2010年至今,北京已实施三轮城南行动计划,使得城南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十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由2296亿元增加到5592亿元,增长了1.4倍。如今的南城经过此前三轮的发展,不但综合承载力大幅提升,而且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补齐,生态环境也进一步改善。
而在未来的5年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025计划》明确指出,未来5年南城将建设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大兴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房山区)、北大附小丰台分校等21所学校,建成后新增学位3万个以上。
李素芳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方面,在建设41所学校的基础上,将补短板与强服务结合,继续在‘优质’上做文章。”
“我们有五个大学已经入住了大学城,接下去还会进行一次扩区,扩区整个大学城的面积将达到17.12平方公里。在这样一个大学城里头,我们布置了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北京第六实验学校、北中医第六临床医学院等优质的教育医疗以及相关的生活商业配套资源。”房山区常务副区长吕晨飞在上述会议中表示。
《2025计划》立足新起点,旨在进一步提升城南地区综合承载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城市南北均衡发展和共同富裕。李素芳表示,城南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两翼”的腹地,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本轮城南行动计划是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将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与北部地区协同联动、搭建南部各区合作新平台,汇聚形成城南崛起的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