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房企裁员:车轮滚滚,人才也“滚滚”
来源:乐居买房 2022-09-30 16:08:35
今天,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来自乐居买房的房企裁员:车轮滚滚,人才也“滚滚”,如果您对房企裁员:车轮滚滚,人才也“滚滚”感兴趣,请往下看。
编者按:
信息轰炸的时代,我们安静记录买房点滴,关注普通人买房故事,以细致入微的视角,静观楼市,体察民生。
从“黄金时代”到“黑铁时代”,房企打工人经历了职业生涯最黑暗的阵痛。
由于爆雷危机,房企成了过河的泥菩萨,缩编、降薪、裁员……成了活下去必要的手段。那些被房地产巨轮无情抛下的员工,一头扎进人才的海洋里,不得不开始寻找下一处容身之所。
但人一旦进入洪流中,立于潮头的总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随着时代的车轮缓缓前进,沉沉浮浮,无法返航。
半年裁掉5万人,“地产狗”苦不堪言
互联网经常用“元年”来形容某一现象或大事件发生的第一年,比如16年是直播元年,18年是电竞元年……所以按这么说,21年就应该是“裁员”元年。
这一年,不仅互联网大厂“开源节流”,头部房企也紧巴巴地缩紧裤腰带过日子。据不完全统计,泰禾集团去年员工数量只剩下6000多人,同比减少31.5%;祥生控股去年人员减少23%;合景泰富则降了47%。“云南王”俊发集团在昆明进行裁员,比例约30%,禹洲、中梁也分别裁了4000多人。而在已知员工数的33家上市房企中,有28家员工数量减少,共减少了5万人。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房地产行业人才市场分析报告》,21年房地产从业者的离职比例达到28.8%。其中,25岁及以下者占比37.8%,排名第一。
来自国内某top30房企的一名从业者小A,曾经讲述过她所亲历的裁员潮。
去年元宵节后第一天,同事们还沉浸在新年的气氛中没缓过神来,集团就下达了代表裁员的红头文件:两家曾同级的区域公司降级为城市公司并合并,业务重心调整。
短短几句话,让一些敏感的员工嗅到了危机。业务合并,是房企裁员常用的由头,因为同级别的公司合并意味着只能留下一套管理班子,这势必会造成公司内部的派系竞争,竞争不过的自然就要卷铺盖走人。
对房企来说,既能减少人员成本,让一部分员工知趣地主动离职;通过竞争搏到资源的团队又能稳定军心,对日后公司的管理也有帮助。这种颇有“坐山观虎斗”意味的裁员方式,屡试不爽。
自知逃不过被裁的命运,或者不愿留下重新结识陌生的新领导新同事,是一些员工主动离职的原因。
而更重要的一点,则触及打工人的根本利益——赔偿金。
虽然被裁员工的赔偿金主张受法律保护,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房企裁员主要是资金链出现问题,加之裁员比例动辄超过20%,所以在赔偿金的选择上,员工就成了被动的一方。
房企没钱是事实,有些烂尾楼都还杵在那,硬逼着先给赔偿明显不太可能。网上有人爆料称,一家文旅地产房企在河北的某项目从4月到7月,总共欠了约4个月的工资,同时公司还有大量的人员裁减,整个区域近几个月走了大约一半的人,很多人离职都没拿到补偿的,手里有一大堆的证据。
在职员工都停薪留职,被无情裁掉的“弃子”更不会被房企重视。
所以,与其踏上仲裁维权的扯皮路,不如趁早甩掉累赘,换得一身轻松。
不过,依然有不少员工是不愿主动辞职的,这其中大部分,是工作年限长,对公司有贡献的高层领导。他们既舍不得高额的经济赔偿,也有信心在内部竞争中留下来,只不过这些人的苦楚,属于“打碎牙齿肚里吞”。
基层不好过,高管也恼火
为公司尽心尽力干了七年的老钱,是小A的讲述中给笔者留下很深印象的一个人。
从客服经理晋升到客户关系总监,老钱用了7年,也早就是公司的核心人物之一了。能力突出,四处逢源,工作上喜欢单刀直入,与其他部门有工作牵扯的时候,他总会据理力争;为人处事上正直大方,文艺又浪漫,时不时请下属喝下午茶,节日给大家送礼物。
他的竞争对手周总是另一家公司的客户关系总监,一位很强势的女士,能力出众,八面玲珑,面对客户总是不卑不亢,以柔克刚,压得住大场子。论专业度和资源,周总和老钱不相上下。
闲聊时,老钱有次说到,周总是女人,在加班这种体力活上肯定吃亏。虽然他的处事风格很得同事们喜欢,但这话还是引得一些女员工的不满。再加上说话直,在工作中偶尔得罪了别人还不自知,没有清晰地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危机。
最终,公司的一纸公文决定了两人的去留:即日起,老钱开始休年假,月底离职。小A也委婉地透露了原因:在周总空降聚餐时,她特意嘱咐道,“不要点生冷的东西,我怀孕3个月了,要忌口。”
老钱离开公司那天,并没有跟大家正式告别,甚至还热情地邀请同事去他家做客。虽然大家都祝他前程似锦,但谁都知道,实际上是前程未卜。
当年过30,再次投身人才市场面临的未知风险会被无限放大。如果想要继续走房地产的老路,会发现企业的招聘门槛比起几年前已经发生了质的跨越。在央企中国融通的招聘要求中,明确写着“不超过35岁”“硕士学历”“一级建造师优先”“党员优先”等字样。
如果你是一个在地产打拼了十几年的老地产人,你会发现自己除了经验资历上碾压竞争者外,其他优势荡然无存。
就算不去国央企,想要去稳定的民企,也要面临着跟数百人竞争同一个岗位的窘迫。过去可能一般本科就可以,现在很多企业要985/211名校毕业;过去35岁也算还好,现在基层员工都要30岁以下,招聘中层也不希望大于35岁。
所以,高管们也明白,在行业大趋势下,与其等老板找你,还不如自己先挥刀自裁,主动降薪表忠心,反而能落一个同甘共苦的好印象。
寒气,早已传递到链条上的每一个人
去年准备实习的小王,曾入职了一家以房地产信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公司,本以为房企爆雷不会波及下游链条,结果事实证明,这一场“浩劫”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
小王是入职的第六个月收到的优化通知,此时她刚刚转正。这当头一棒砸得她有点蒙,而整个公司的裁员比例达到了20%,边缘业务部门被裁得七七八八,许多城市分公司甚至整个团队被裁没。
其实在此之前,小王就已经从同事那听到了风声。由于上游房企经营困难,公司营收也受到影响大幅下滑,于是先从分公司开始,销售人员实行“73”工资制度,即70%底薪+30%绩效工资,意味着如果完不成每月指标,就只能拿原来工资的70%。
随后这项制度开始在全公司实行,小王作为实习生,本身就没有正式员工稳定,再加上裁员一般也是从新员工开始,所以她悲惨地成了炮灰。
房企的寒气,仿佛顺着链条从上游传递到下游,被波及的从业者数不胜数。实际上,房地产业的高歌猛进,一定程度催生出了庞大的人才泡沫,一边给出高薪,一边推出跟投机制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捆绑起来,这就导致地产人身价水涨船高,以至于泡沫都溢出到上下游产业中来了。
所以,刺破泡沫,当然也包含了刺破人才泡沫。一位房企HR表示,前些年行业景气期,各大房企为了冲规模或者盲目多元化高薪招揽了大量人才,裁员都是行情下行阶段不得不做出的“降本增效”举措。
只不过房企要活下去,普通人也要活下去。
那些被裁掉的地产人,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有些赶上了行业的风口,努力打拼了几年积累了人生财富,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地产从业经验竟是如此“不堪一击”。
有些人“入行即失业”,但好在还未养成固有的地产思维,有了这样的经历在职业选择上反而更加谨慎,也更有机会在自己热爱的工作上发光发热。
老钱的离职生活过得惬意,在朋友圈开启了晒娃、钓鱼、爬山的悠闲日常。他之前没时间照顾家庭,现在也能带着两个儿子回江西泡温泉,还在武功山夜宿,清晨看壮阔的日出。
小王也在今年顺利考过了雅思,正准备申请香港大学的研究生,平时就在家里逗逗猫,看看书,自己之前因工作忙碌丢下的爱好也重新拾了起来。
被裁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某个房企的问题,这是房地产行业的趋势使然。加入好企业不是保障,不断学习,尝试副业,或者思考潜在的创业机会,才是保障。
最后,致所有地产人,不要输给寒冬。(完)
(文中小A,老钱,小王均为化名)
好了,关于房企裁员:车轮滚滚,人才也“滚滚”就讲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