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九刚:万里茶道形成发展和繁荣 促成了近代亚洲版图
来源:狐椒文旅 2021-08-09 11:05:08
8月2日-3日,第八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多伦)城市合作会议在多伦县隆重举行。本届会议指导单位为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单位有中华文化促进会、蒙古和平友好组织、俄罗斯国际合作协会、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承办单位为万里茶道协作体、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多伦县人民政府。
会议以共享成果,推动“三茶”融合为主题,促进万里茶道沿线节点城市间合作共享,互联互通。会议以多伦线下主会场为依托,结合国际连线、访谈直播、融媒体互动等线上内容,邀请主、承办单位负责人,国际、国内相关组织、机构,中蒙俄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代表,专家学者,媒体等方面人员齐聚多伦,共商发展大计,共创美好未来。
万里茶道协作体副主席,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会长邓九刚先生做题目为“万里茶道与内蒙古”的演讲,他提到:
邓九刚表示,研究万里茶道不能仅仅抱着中国人自己的情感来叙事。万里茶道是一个大通道,见证了近代欧亚版图的政治搬迁,正是在万里茶道形成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促成了近代亚洲版图的形成。众所周知万里茶道经过三百多年的运营,它所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宗教等等非常庞大的一个系统。作为一个内蒙古的学者,一个内蒙古人,他以内蒙古人的身份讲述一下万里茶道与内蒙古的四段故事。
一、《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发生的时间是1689年发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俄罗斯城市尼布楚的一个帐篷里,当时尼布楚还是一个小村落,双方的谈判是在帐篷里进行的,两个主角,是一个是俄罗斯全权大使戈洛文,另一个是佟国纲,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他们两位只是两个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在他们的身后是这两位更重量级的人物,一位是俄罗斯的沙皇彼得,一位是大清国的康熙皇帝。万里茶道不仅是一条商人的贸易道路,它首先是国际关系,是中国、俄罗斯之间建立的一种政治关系、国际关系。任何时代,商业也好,经贸也好,宗教交流也好,都离不开国际政治,过去一些研究者或者关注万里茶道的朋友们,往往容易忽略了这一场经历了两个半世纪贸易的真正意义在于两国关系,它是国际关系,同时也是一个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世界大事。
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给商业造就了机会,所以当牧民等待战争结束之后,返回家乡之后,他们随身携带大量的产自于内地的布匹、粮食、茶叶。《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只不过民间贸易一个证明,民间贸易是无序的、自然的,《尼布楚条约规定》之后,这种贸易就纳入了正规的、有国家管理的渠道。所以,这种贸易才能够更大规模的发展,更长久、更长距离的推动。
二、多伦会盟。
多伦会盟涉及到的,就是多伦县。正是由于葛而丹的叛乱,战争将多伦推向了历史舞台。葛而丹失败之后,内外蒙古在协商的情况下取得了一致,归为一统,康熙亲自在多伦主持了会盟大典,进行盛大的阅兵,同时按照内蒙古的蒙旗制,给喀尔喀蒙古三部按蒙旗的归置划分了行政制度,多伦由此成为受到世人关注的地方,这是多伦历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
多伦会盟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康熙皇帝亲自把在呼和浩特的晋商大商号、大掌柜王相卿从呼和浩特招到多伦诺尔。为什么招见王相卿?因为王相卿的商号,富可敌国的大商号,万里茶道上华商的一首旗舰,它的崛起就是随着康熙的部队进入了草原深处逐步发达起来的。草原上地域广阔,行军是非常困难的,按照过去的标准,一个士兵最起码也得三个后勤跟随,如果在草原上如果是骑兵,就要一个士兵需要有5个甚至于6个后勤来支持他作战。清朝部队没有那么庞大的后勤资助部队,只能和商人合作。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左右军就是在王相卿为首的一帮晋商的支持下完成了后勤工作。所以,晋商也好,王相卿的商号也好和清王朝的关系非常密切。
多伦会盟的时候,车正汉(音译)的王爷同时请求皇帝批准内地的商人到卡尔卡蒙古去做生意,于是大规模的商贸活动在蒙古高原展开了。在此之前这些商人的活动只限于内蒙古蒙旗,一个外蒙古广阔的市场展开来,对于商人来说是一个无比大的市场和舞台。同样,在俄国人的眼里,蒙古高原也是一个肥沃的市场,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大市场,《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在沙皇彼得的眼里,就是开通了一个市场通道,开启了一个通往东方大国的大门。相比大清帝国的皇帝对于《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商业内容不是那么重视,侧重于政治和国际关系。所以,在《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后,大清方面没有十分积极的推动商业的活动。相反,俄罗斯方面在1692年就在莫斯科由沙皇彼得第一次派出官方商队,按照条约的规定,每2—3年大清国允许有一支俄罗斯商队进入北京,而事实是一年里就有数十支商队进入中国的国土,他们都是通过合法、半合法的途径来完成的。大清国的有关官员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俄罗斯的商业热情在开辟万里茶道初始的时候,俄国人要比中国更积极,更有进取精神。
我们研究万里茶道不能仅仅抱着中国人自己的情感来叙事,抱着茶叶来叙事,万里茶道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走廊,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走廊、大通道,同时万里茶道也见证了近代欧亚版图的政治搬迁,正是在万里茶道形成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中,俄罗斯完成了它的东扩。近代亚洲版图的形成,万里茶道是见证者。
三、茶叶
茶叶进入蒙古高原,遇到了牛奶,之前“当茶叶遇到牛奶”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一千多万的点击,可见其高的人气和热度。牛奶当然是草原上最普通的物产,当茶叶来到的时候,牛奶和茶叶相遇之后,有一个过程,有一个相识相知、相爱、相恋的过程,这就是奶茶的诞生。
据研究,茶叶进入蒙古高原应该是在明代的末期,奶茶成为了家家不可离开的饮品。由于茶叶之路的开通,极大促进了这种交流,茶叶这种物资进入草原和只吃牛羊肉的游牧民族,使他们的身体营养得到了良好的补充,所以茶叶与牛奶一旦相遇就成了生死恋,谁也离不开谁,过去的日子里草原上流传一句话“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日不可无茶”什么意思呢?早晨牧民喝上几大碗奶茶一直到下午都不会饿,所以宁可三日无物不可一日无茶不是虚妄之言,而是实实在在的。
延续到了今天,这种奶茶的形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在呼和浩特、锡林浩特、多伦诺尔等内蒙古城市,大街小巷到处布满了奶茶馆,奶茶馆以一种新兴的商业形式,非常有力占据了城市各个角落。外地旅游到呼和浩特、内蒙等各个城市的游客一定要到奶茶馆喝奶茶,品尝蒙食,很多牧民家庭走进了城市,开起了奶茶馆,发家致富,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这些年改革开放以后,牛奶也发生了极大变化,80年代以来,内蒙古两大乳品企业伊利、蒙牛形成了庞大的企业链,数十万员工,而且他们加工厂已经开到了北京、武汉等等,所以我特别赞成会议为城市合作会议,现在的城市合作很密切了,和内地的交往很密切了,和蒙古国的交往也很密切了,来往非常多。
四、昭庙
藏传佛教的昭庙在三百年前渗透了各个部落,经过了很多年的残损,有关部门统计内蒙外蒙、整个蒙古高原的藏传佛教的庙宇仍然有1268座,离多伦最近的甘珠尔庙是多伦商人经常参加庙会的地方,可以辐射到海拉尔、乌兰巴托、乌兰乌德,甚至于辐射到了日本和韩国,这种昭庙庙会商业影响非常大。同时很多昭庙就是一个大的市场,几百年一直延续着,昭庙有昭庙的财产,有庙产,和商人达到合作,所以在万里茶道上昭庙是引领商人最好的向导,最可靠的朋友,是茫茫大海上的岛屿,是供商人驼队歇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