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建”证美丽中国 书写“绿色答卷”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1-06-16 08:41:22

1953年,因实现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需要,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诞生,成为新中国第一支建筑“国家队”。公司成立后,相继建成新中国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为我国实现“汽车梦”“石油梦”“工业梦”做出了巨大贡献。1959年9月,原国家建工部与全国建筑工会授予中建一局“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称号,这成为中建一局先锋文化的源起。

走进新时代,中建一局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先锋精神,不断丰富建筑节能工艺,以多种方式让建筑变“绿”。

在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国家能源集团光伏建筑一体化中心项目由中建一局承建。其身披蓝色光伏“外套”,使用轻型光伏墙体替代传统水泥墙体,1155块薄膜光伏组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7.5万kwh,将满足项目建筑30%至40%的用电需求。

中建一局总承包公司项目执行经理陈银说:“项目外层是光伏幕墙,内层是保温透明玻璃,中间形成的封闭空腔可以进行取热利用。”

建筑设计不仅节能低碳,建造过程也很“绿色”。410个钢结构构件、197个屋面单元板块、170樘光伏幕墙单元,在工厂预制加工后,将它们像搭积木一样进行装配,全部完成仅用了7天。装配式建造不仅速度快,还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并且减少扬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绿色建筑的另一种形式。中建一局承建的北京实创医谷产业园东区项目中的15号科研楼是北京最大的在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单体。项目负责人张代卿说,项目最大特点是较传统建筑节能80%以上。“比如外墙保温材料,普通建筑厚度一般是8厘米至10厘米,我们能达到20多厘米;再比如外窗采用中空‘三玻两腔’玻璃,还要填充惰性气体,能够有效阻隔室内和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利用高效新风技术,能够在改善空气的同时保持室内恒温,维持在人体最适宜的18至24摄氏度,真正实现冬暖夏凉。”

在2022年冬奥会场馆建设中,中建一局积极打造低碳场馆。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延庆冬奥村、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项目在建造中,践行节俭办奥理念,巧用新工艺与场馆设施,极大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经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确定全部通过绿色建筑认证。

“冰立方”巧用膜结构,可以随季节调节场馆温度。场馆由3216个各异的膜结构“气泡”构成,每个“气泡”由内外两层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组成,ETFE膜具有良好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两层膜中间被称为“空腔”。夏季开启顶部的“空腔”,让场馆通过自然通风降温;冬季“空腔”合闭,让场馆充分吸收太阳光热,最大可能降低能耗,助力场馆实现冬季保温、夏季散热,可以节电30%以上。

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屋面安装了600kw光伏发电系统,未来能实现年供电约70万kwh,可以满足冰上运动中心的部分用电需求。场馆建设二氧化碳冰面,二氧化碳是当前最环保的制冷剂,碳排放趋近于零。项目还采用了国内领先的溶液除湿系统,相比传统的转轮除湿系统,溶液除湿可降低50%的能耗,每年可节约近90万度电,相当于400个三口之家1年的用电量。

延庆冬奥村海拔900米至1000米,树林茂密,经常有松鼠、蜥蜴、野兔等小动物出现。中建一局项目团队在施工现场搭起围栏,给小动物充足的活动空间,还在遗址保护区内搭起了很多小木屋,为附近的小松鼠、野鸡、野鸟提供栖息场所。项目施工中,用防护网将需原地保护的树保护起来,浇水、施肥、治疗病虫害。无法原地保护的树木可以就近移植或迁到专用地块保护;完工后,被移栽到山下的树木将再迁回原地,让原生树木作为冬奥村最主要的景观保留下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