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柳叶刀》:中国妇幼健康成就巨大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1-06-01 16:40:13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田晓航)医学期刊《柳叶刀》近日在线发表了一份中国妇幼健康相关报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妇幼健康领域的巨大成就。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如何筑牢这块“基石”?在日前举行的2021年“妇幼健康看中国”推进活动启动会上,从几名卫生健康工作者的讲述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提前达标!强化服务体系护佑母婴安全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国人民健康水平重要的核心指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司司长宋莉说,中国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降低到十万分之十六点九和千分之五点四,不仅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而且正在加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妇幼健康相关规划目标。

“这些健康结果的改善,充分反映出中国妇幼健康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妇幼健康保障力度的加强。”宋莉说,我国始终秉持“儿童优先、母亲安全”理念,建立完善了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推动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持续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2020年夏,在甘肃陇南一个曾经的贫困县,一场泥石流困住了两名临产的孕产妇。当地第一时间发现并报告,派直升机紧急把两人运到邻县有能力、有条件的妇幼保健院,帮助她们及时、安全娩出了健康的新生儿。

“这是生命至上理念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在中国基层落地实践的生动案例。”宋莉说,我国不断推进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全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危急重症的救治能力增强,妇幼健康服务模式不断优化。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江苏省还专门于2017年出台了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少东介绍,通过孕产妇首诊负责制度等24项制度,从妊娠评估到质量控制,实行全过程、精细化母婴安全管理,江苏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创新制度,以便利周到服务提升获得感

“十三五”以来,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用多项暖心举措为妇幼健康“保驾护航”。

生娃之后的各种繁琐手续,常常让新生儿家属跑断腿。为了让他们“一次都不跑”,浙江省2019年以来全面推广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事项多证联办。

“新生儿家属可以在助产机构实现‘床边办’或在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办’,也可通过‘浙里办’App实现‘掌上办’。”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孙黎明说,截至2021年4月底,累计有45万户新生儿家庭受益于此。

婚前孕前保健是出生缺陷防控的首道防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郗淑艳介绍,准新人可以在婚姻登记预约界面实现婚检及孕检预约功能,获得婚检、孕检“一站式”服务,凭“绿芽行动荣誉证书”免费领取“婚育健康服务包”、优先建立健康档案、享有免费建立重大出生缺陷保险等服务。

24小时内向受检群众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检查结果分类推送,提供婚育健康一对一咨询指导服务……便民服务措施实施见到了成效,北京市的婚检率较2015年明显提升。

不漏一人!全链条服务保障贫困出生缺陷儿健康

出生缺陷往往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说,甘肃省先天性聋儿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曾经还不到1%。

为了帮助这群“折翼的天使”,郭玉芬参与推动了贫困听障儿童防聋治聋工作。2009年,甘肃省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推动省内所有妇幼保健机构和医疗机构配备听力筛查设备,对听力筛查人员进行培训。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从2011年开始达到60%,如今已超过90%。

“筛出来不治疗等于零。”郭玉芬说,甘肃省对筛查出的听障儿童通过验配助听器、手术治疗等进行分类干预,政府从2012年起每年投入2000万元为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植入、言语康复、提高从筛查到治疗的技术水平等,目前已累计投入2亿元。

建立聋病资源库开展进一步基因相关研究;在省内多地陆续建立的50家听力诊断分中心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建成紧密医联体,能够提供同质化的听力相关检查;群众有了新生儿,从“要我筛”变成“我要筛”……载满爱心的“全链条服务”,为贫困听障儿童开启了健康的未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