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

互联网医院的方向与未来

来源:光明日报   2021-04-11 12:39:01

日常线上门诊量不及总门诊的1%,互联网诊疗(医院)为什么还是叫好的多,叫座的少?互联网诊疗(医院)是噱头,还是有什么因素制约?

2020年疫情突至,仿佛在患者和医院之间架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为缓解患者就医难所带来的焦虑和困扰,很多医院建立了线上咨询平台,使用图文的方式为患者提供简单咨询类医疗服务,虽然解决了部分患者的一时之需,但由于咨询不属于医疗范畴,无法下诊断,无法辅助检查手段并进行处置,所以线上咨询只解决了医疗外围的服务问题,而无法深入到医疗的实质。所以互联网诊疗(医院)随之成为建设的方向和主流,不少互联网医院获批并上线,能够线上诊断,开处方和检查检验,甚至开立治疗方案,结合线上线下手段安排进一步的治疗,让实质医疗真正触网。拉开了互联网医疗的新纪元。

兴奋之余,我们重新审视数据,会发现,除了个别医院,互联网诊疗(医院)还是有些雷声大雨点儿小,叫好的多,叫座的少,日常线上门诊量不及总门诊的1%。那么互联网医疗是噱头,还是有什么因素制约呢?

梳理政策,我们发现,有一条红线,就是患者必须符合复诊的要求,严格上讲,必须在本实体医院就诊过,并有了明确的诊断,近期诊断稳定未变化,且是常见病和慢性病。所以符合的患者相对比较少。

第二,医院缺乏激励机制和运营机制。互联网医疗是新生事物,没有医院内部机制引导,比如更好的环境、更多的收入倾斜等,医疗的核心主体——临床医生,可能更习惯传统的出诊方式,而忽略线上需求和医院要求。线下还忙不过来呢,线上可能就蜻蜓点水了。

第三,患者就医习惯制约。患者多少年来还是习惯上门“求医”,用尽一切方法也要和大专家面对面,还是感觉近距离看大夫更踏实。互联网诊疗开诊,足不出户可以看大夫,貌似幸福来得太突然,我不习惯。就医习惯的固化,也是诊疗难以量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四,技术制约。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就了各行业的线上应用,也成就了互联网医疗的拓展。但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互联网医疗的那端是鲜活而神圣的生命,不容任何误差和误判而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现在的互联网技术还停留在“视频会议”模式,医生无法触及患者,比如号脉、查体等。尽管精准的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仍停留在健康层面,医疗级、可靠且不需要医护人员参与的可穿戴设备在临床的实践还需时日。所以互联网医疗,这个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医疗新手段,也必然受到技术的制约。

第五,医保和付费制度制约。医保系统与互联网系统对接的制约,使北京医保、异地医保患者互联网诊疗成为瓶颈,北京医保、异地持卡线下窗口脱卡结算已实现,线上诊疗不能持卡分摊,让看到一线希望的外地患者再次陷入尴尬境地,只能千里迢迢再次赴京。而在线上,无论什么级别的医师出诊,都只能收取50元的医事服务费(医保患者可报销40元),一直提倡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同质化和一体化,从付费政策层面反而凸显了不一致的现实。

上述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然也不是全部。医疗改革一直被诟病,一直处于体制改革的深水区,其实是因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缺失,但互联网却是获得感最强的技术体验,无论某团、某东,哪个不圈粉无数。医疗虽然不同,但也有更多可互联网化的元素,线上挂号、缴费、查询解决了,那也是千山万水的成果。医疗同理,疫情推动了医疗供给侧改革,推动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但那只是起步,后期走向何方呢?

互联网医疗之所以发展,有两个驱动力,第一是政策,第二是需求。政策推动实体医院和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而需求是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互联网诊疗习惯的养成。当然最核心的是互联网医疗对医疗资源的再分配,老百姓看病的可及性,以及医疗安全和质量的有效保障有了广泛实践数据支持和验证。互联网医疗范围和深度会进一步拓展,面临的问题也是伴随而生的,比如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疗是否虹吸了医疗资源,如何有效控制和引导?比如哪些疾病不适合互联网诊疗,哪些更适合?原来认为不适合的是否经过先行先试,得到验证可行。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面临问题肯定是必然的,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引导和监管,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步伐必将越来越快,越来越稳。

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力,让互联网医疗更加完美地服务患者,成为患者身边的好大夫呢?互联网医疗核心是医疗,互联网是服务的技术手段,医疗是常量,互联网是变量。互联网两端是医疗机构和患者,比如挂号、缴费、查询、医保结算等等,还可以是医生和患者,可以是咨询、诊疗服务。如何完美服务患者?就是让患者满意,对医疗服务满意,线上线下这是同样的问题。让患者就医更方便,可以将医疗的各个环节进行分类,在不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哪些适合线上,哪些不适合线上,哪些完全可以线上,哪些必须在线下,进行分类服务。同时让患者理解这些服务的不同,培育新的就医环境和喜好,让医生和患者有一个有效友善的沟通和诊疗方式。那么患者身边的好医生就必然会出现。

对于互联网医院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随着全民医保建设,全国医保联网和异地医保脱卡结算成为刚需。同时医疗数据全面共享为拓展初诊许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二是诊断级的可穿戴设备与互联网医院对接,会是互联网医疗新的发展点,预示着“互联网诊疗+智慧医疗”将成为未来又一发展方向。

三是每一次医疗信息系统的深度介入,都将对传统医疗管理或服务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目前的互联网医院已经实现初步线下医疗资源的重构,未来,随着互联网医疗政策的逐步完善,越来越深入的智慧服务必将颠覆传统就诊服务流程和思维。

四是未来的互联网医院更注重于服务患者,基于“区域居民健康库”的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服务于患者,云影像、云病历、云医疗服务、健康宣教等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同时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根据患者诊疗数据实现患者个性化精准服务,作为医院最大的患者服务窗口,信息更透明,患者更贴心。

五是互联网医院服务于医院也服务于医生。作为线下医院的延伸和补充,而又区别于线下医院,发挥其独有的运营空间和运营模式。以医生多点执业的国家政策为基础,医生服务范围更广、平台更大。大三甲医师的线上异地执业,将使“大病不出县”的愿景成为现实和常态。

可以预期的将来,当衔玩手机长大的00后走上社会以后,互联网必将无所不能,互联网订餐、互联网学习、互联网工作,更会互联网医疗。

(作者:邢 沫、衡反修,分别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信息部主任)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