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楼市快递 >

堪称“杭州最美安置房”西溪路旁这一排高颜值“小洋楼”要竣工了

来源:   2024-01-26 18:16:23

都市快报讯 这个月底,西溪路旁的一排“小洋楼”就要竣工了。

人字形的房顶,大块落地窗,白墙外,是一排排整齐站立的景观树,那是以后在家里探出头就能看得见的风景。

房子还在建的时候,就有人来问了:“是不是新开的楼盘?”

不是。

这几幢江南水乡民居模样的房子,是西湖区留下街道金鱼井社区的回迁安置房。去年11月,房子刚有雏形时,当地人就自豪地送上了“杭州最美安置房”的称号。

金鱼井,真的有 一口养金鱼的古井

金鱼井社区南靠西湖群山,北望西溪湿地,东与东岳社区相邻,西与杨家牌楼相接,沿西溪路两侧,约一里长的路段间。这个夹在西湖和西溪湿地之间的社区,地理位置绝对算得上优越。

社区因有一口金鱼井而得名,下辖原金鱼井村、药物研究所、花坞新村、和庄、化工院5个居民小区。

说起这口古井,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社区里,至今还保留着西溪辇道遗址,从古荡至留下,横亘东西,蜿蜒直下。据《杭州府志·古迹二》载,“西溪辇道,历方井、法华、秦亭,凡十有八里,为南宋车驾入禹航(即余杭)洞霄宫辇道。”

这条路,便是宋高宗到余杭洞霄宫的车驾辇道了,也是现在西溪路的前身。

金鱼井,就是建在辇道旁的一处景点,井中养有可供观赏的金鱼。据说,宋高宗每年都会带着朝廷官员去余杭的洞霄宫祈神,每次路过这口古井,都会停下来看看金鱼。

杭州是最早养金鱼的地方之一,至南宋盛行家养。苏东坡读苏舜钦《六和寺》诗“松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起初不解其意,到杭州后才识得了金鱼,南宋戴埴因此说:“观此,则金鲫始于钱塘,惟六和寺有之,未若今之盛。”岳珂《桯史》说金鱼“惟杭人能饵蓄之,亦挟以自随”,像养鸟似的随身带。

金鱼井社区除了一口千年古井外,也因直落坞在杭城闻名遐迩。

西溪有十八坞,落花流水直落坞便是其中一坞。

直落坞被两座山“夹”着,中间是山岙,看上去“直角咙咚”的,所以有了这个名字。直落坞在龙驹坞与花坞之间,坞深1000多米,坞口就是金鱼井社区。

村民腰包鼓了

开始各建各的房子

1970年,金鱼井大队成立,开始造田开地。5年后,金鱼井村办起了第一家村办企业金鱼井拖拉机修配站(后改为杭州花坞汽车修配厂)。当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76万元,从这一年开始,农民的生活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1982年,金鱼井村开始把农田、茶地分到各户,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同时发展村办

企业。1996年,七成的农田实行集约型承包制,当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已经涨到45.43万元。

村民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对房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给自建房翻新、改扩建。

20多年前的自建房,建得很不规范,村民凭着自己的喜好,各建各的,风格迥异。久而久之,村子里到处能见乱搭乱建的房子。

有多乱?

楼和楼之间的左右间距不到1米,前后间距不到5米,房子里布着各种“天线”,房子外都是污水。最让人不放心的是,消防通道也堵了,一旦有一户人家着火,消防车根本开不进来。

很多当地人回忆起以前的村子,脑子里都是“脏、乱、差”。

2017年,西湖区启动“美丽西湖行动”一号工程,开始整治西溪路(古墩路-杨梅山路段)。同时,启动了大规模的沿线城中村整治行动。

2017年3月28日,金鱼井村启动拆迁。当年6月1日,老房子全部拆平,村民开始了在外过渡的日子。

新房子这么好 我肯定是不卖的

2017年拆迁,等了4年,新房子终于快建好了。

小区一共有36幢,616套安置房。这些房子里,最高的不超过18.25米,平均不超过4层楼,所以被村民叫做“小洋楼”。

房子是很少人愿意卖的,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地段,得留着自己住。

77岁的陈建中在金鱼井社区住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离开过。2017年,村子拆迁后,他偶尔住在文一西路上的儿子家,偶尔住在萍水街上的女儿家。现在,就等着住回原来的房子了。

“确实有好些人来问,房子卖不卖。这房子这么好,我肯定是不卖的,好几个街坊邻居也都说不会卖。”陈建中说,金鱼井的房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得留着。

金鱼井回迁安置房的户型,52-120平方米不等。以户型80平方米的标准层为例,两室两厅一厨一卫一储藏间,餐客一体,南北通透。房子的南侧有大阳台,任意上下两层都可以组合为跃层户型,非常适合安置户的人口结构。

金鱼井社区书记陈勤华说,安置房小区里,以后要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还设置了649个机动车位、1563个非机动车位。西溪路沿线金鱼井段商铺,也会跟着提档升级。

杭州的安置房怎么建

有专门的“指导意见”

安置房是城市更新的新建筑,它们和这个城市里的建筑群一起,都是城市形象输出的一道道窗口。安置房建设,是杭州顺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举措,也是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

杭州之所以被称为“宜居之城”,是站在高楼的顶端俯瞰,无论是安置房、蓝领公寓,还是商品房建筑群,都花了心思去建。

杭州的安置房怎么建?

2019年,杭州曾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杭州市拆迁安置房建设品质的指导意见》,要求“新建项目建设品质达到中等偏上商品房水平”,打造“居住舒适、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拆迁安置新型社区。

《意见》里,对安置房的户型及层高、景观绿化、外立面打造,都有明确的要求。

比如,建筑面积110平方米(含)以上户型的主卧开间原则上不小于3.4米,起居室(厅)开间不小于3.9米。

景观绿化建设标准(含铺装、景亭、廊架、路灯、健身器材等内容)不低于500元/平方米。

外立面风格应尊重地域历史,体现居住文化和反映时代精神。

杭州的安置房建设,各有特色。

金鱼井社区有千年辇道文化,因此建筑风格也颇有宋韵。

滨江区的观潮华庭(九区块耀洋一期)安置房,在闻涛路以东,七甲路以南,规划支路以北。因毗邻钱塘江,滨江区就建成了“江景房”。

截至8月底,杭州已经有19204套拆迁安置房竣工。用不了多久,好多在外过渡的杭州人,就能住进老地方的新房子了。

金鱼井“最美安置房”

是怎么建起来的

金鱼井社区的安置房,虽还未建成,却早已成为别人眼里的“最美安置房”。

这些安置房是怎么建起来的?

昨天下午,记者去了趟西湖城投集团,请金鱼井安置房项目现场负责人顾骏杰来解答。

“落花出青山,曲水戏金鱼。”顾骏杰说,都在这两句里了,这是金鱼井社区安置房要营造的山水格局。

金鱼井社区在直落坞的坞口,处在两山夹一谷的地理位置上,安置房的建设,在设计之初,便考虑要延续历史上“直坞幽幽”的场景,重点建设小区景观中轴线。

安置房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西溪印象、南宋营造、山地民居三大文化特色,用柔美的曲线形坡屋面,形成鳞次栉比的村落天际线。

沿着西溪路,捡起街区的历史碎片,用点缀的景观手法,沿街展示辇道文化,小区主入口处展示金鱼文化,成为西溪路沿线一段宜商宜文宜居宜游的风景线。

安置房南侧有金鱼井亭、林氏救赵、四方庙3个景点。结合景点,打算建一条贯穿小区南北的核心步行景观带,沿线主要节点由北往南依次打造“龙睛凤尾”“直溪八字”“竹苑雅韵”。

沿着西溪路,结合辇道文化,会在沿路商街设计小品景观。西溪路两侧,结合建筑组团布置,也设计了数个小型组团庭院。

安置房的整体风貌,强调建筑柔美的天际线,与南侧群山的天际线相互映衬,层峦叠嶂。

根据小区整体风貌的定位,安置房的造型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沿着西溪路的安置房,是小区对外的形象,结合建筑功能布局,设计了人字顶、白墙、大玻璃窗的中式建筑造型。整体看来,简洁明快、连绵起伏。

第二种,比较靠内的安置房,屋顶也是人字顶,让小区的整体形象统一而绵延入谷。在立面建设上,用得比较多的是仿木元素与白墙相结合,温暖而雅致。

安置房建设期间,金鱼井社区给“金鱼井”做了封存保护。陈勤华说:“等安置房建好后,金鱼井会重新打开,又能继续养金鱼了。”

不久后,在外过渡的128户原金鱼井的村民,也都会住进新建好的小洋楼。他们是金鱼井的“活水”,人回来了,社区就活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