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楼市快递 >

贾宝玉是传国玉玺「秦可卿贾宝玉的关系」

来源:   2023-10-08 16:16:13

文/赖晓伟

贾宝玉竟是传国玺的化身?

本文粗一看似乎有些荒诞不经,对于长期深受新红学等各类伪学毒害的朋友,可能一时会无法接受。但是我如果提两个人,那么大家就会豁然开朗。

晚清,红学大师孙渠甫先生在《石头记微言》中说:“在书底言,上,宝玉为宝玉,是天子;下,宝玉即宝玉,传国之玺。”

民国时期,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在《石头记索隐》中也说:“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


贾宝玉确确实实是传国玺的化身!《红楼梦》里的真相,要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凡是看过《赖晓伟重评石头记》的朋友一定知道,我在书中明确指出,贾宝玉其实不是秦朝的那枚传国玺,而是大清国传国玺的化身。并且我还指出,贾宝玉、金陵十二钗和金陵副十二钗全部都是“乾隆二十五宝”的化身。

实际上,大清国传国玺不是一枚,而是四枚。“乾隆二十五宝”中的前四枚宝玺,就是大清国四大传国玺。它们分别叫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青玉)。

1748年11月8日,乾隆帝颁旨: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青玉)四宝因在清廷入关前就已使用,系大清传国玉玺,“不宜轻易”外,其余二十一宝一律改镌,将其中的满文本字全部改用篆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乾隆二十五宝”。

贾宝玉正是“乾隆二十五宝”中排在第四位,名叫“皇帝之宝”(青玉)的宝玺!薛宝钗也是大清国四大传国玺之一,她就是排在第三位的大清嗣天子宝!当然需要指的是,林黛玉虽然也叫“皇帝之宝”(栴檀木质),但却排在第五位,不在大清国四大传国玺之列。

想来,那枚被历朝历代奉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的秦朝传国玺失落以后,乾隆帝为了显示自己是皇权天授、合法登基的,一下子选了大清国四枚宝玺作为“传国玺”,装饰一下门面。

那么,秦可卿到底又是什么宝玺化身呢?

其实,秦可卿也是大清国四大传国玺之一!

请看《红楼梦》第七回,按书云:

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便探身一把携了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傍坐了,慢慢的问他年纪读书等事,方知他学名唤秦钟。【甲夹:设云“秦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脂砚斋所引用的“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其实是一句藏尾诗。谜底就是诗尾最后两个字:秦玉。“秦玉”就是秦国的玉,即传国玺。

那么,脂砚斋为什么又说“秦玉”(传国玺)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呢?

这是因为书名《石头记》,其实就是《宝玺记》,当然你也可以称之为《传国玺记》。石头指的就是宝玺!由此我们就可豁然明白《红楼梦》染指皇权,和江宁织造曹寅没有任何关系,新红学是彻头彻尾的伪学,“曹雪芹”这个人需要重新等待验证。

另外在《红楼梦》第五回,我又发现一条长期被人们忽视的墨批,再次指明秦可卿是“秦玉”(传国玺)的化身。按书云:

警幻仙子对贾宝玉说:“……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甲戌侧批:妙!盖指薛、林而言也。】【甲戌墨眉批:可卿者,即秦也。是一是二,读者自省。】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



无名批书人指出:“可卿者,即秦也。”这位批书人绝对是内幕知情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可卿是“秦玉”的化身。这就是我在前面所指出的,墨批里也有真知灼见,大家应该重视墨批,将墨批收录进脂汇本的原因。

而秦可卿“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是在告诉我们,秦可卿兼具宝钗和黛玉这两枚宝玺之美。

在大清国四大传国玺剩下的两枚“大清受命之宝”和“皇帝奉天之宝”中。“皇帝奉天之宝”和林黛玉这枚“皇帝之宝”的外表非常相似,两者都是虎狼之兽;并且“皇帝奉天之宝”外表略泛黄色的金属光泽,又恰似薛宝钗这枚“大清嗣天子宝”的色泽。

所以,秦可卿是排在第二位的“皇帝奉天之宝”的化身!《交泰殿宝谱》记此宝为“以章奉若”之用,即表明清代统治是奉天命而行的。乾隆帝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厘定国宝时,也有如下考辨:“至谓‘皇帝奉天之宝’即传国玺。”


皇帝奉天之宝


那么,排在大清国四大传国玺第一位的“大清受命之宝”,理应是王熙凤的化身!

因为王熙凤有个贴身丫头叫平儿,根据主人和丫头息息相关的原则,“平儿”二字应该是暗示王熙凤这枚宝玺比较“平”。对照“大清受命之宝”的外貌后,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枚宝玺和其他宝玺完全不一样,非常“扁平”。



更多大清宫闱秘史的解密,详见《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袭人拆字龙衣人,那么鸳鸯名字又暗藏什么?

掀起林黛玉面纱,呆了……才知胡适新红学,乃讹传了百年的谬论

天王盖地虎,妙玉和宝玉互对暗号,康熙朝拜褥事件现身红楼梦

万万没想到,北京西郊的一些地名,竟写在红楼梦上!

其实,红楼梦诸钗和贾宝玉,是乾隆皇帝大印的化身!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