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楼市快递 >

济南最大集市「为什么打卡」

来源:   2023-06-03 16:16:13

夏夜晚风,好像在一夜之间,汽车后备厢文化市集火了。

夜幕初上,十几辆私家车在高新区万达广场外一字排开;另一边,在文化东路ccpark门前广场处,也有十余辆私家车围成口袋状……车主们打开后备厢,开始准备货物,挂上自己的摊位招牌,支起几张桌椅。当星星点点的装饰灯带亮起时,后备厢市集便开始了。

“6月24日、25日两天至少有两个商业体在组织后备厢市集活动,不论是人流量还是成交量都比较可观,”ccpark品牌推广宋淑怡告诉新黄河记者,“参加后备厢市集的人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全职、兼职和为实体店引流。”

“济南的后备厢文化还处于萌芽阶段,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将它做得更好,而不是昙花一现”。凤尾厢载文化联盟的策划人老柒认为,“车载文化也是街头文化的一种,谦逊、简单、快乐应该是它的内核。”

年轻人的社交新场地

24日晚上11点,夜晚的喧嚣逐渐退去,不过老柒并没有闲下来,他要挨个问一下摊主今天的交易情况怎么样,还要和商场工作人员对接,“今天的供电好像不太稳定,很多摊主取水时也不方便,而且没有垃圾桶,我们收摊后清理的垃圾无处堆放······”

36岁的老柒是车载文化里的“老人”,他经营着一处面摊,因为招牌叫柒,他也被朋友称作“柒哥”。“我是从2016年开始就在街头做担担面,那时还用三轮车,后来买了现在的这辆面包车,之所以想做一个车载文化市集,主要是因为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朋友和老客户,就想大家是不是可以一起做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经过老柒和朋友的努力,他们自己的品牌“凤尾厢载文化联盟”成立,目前有19位车主,大多是85后到95后,其中又以95后左右的年轻人居多。

和老柒相比,小何是刚加入车载市集的新人。“小何超甜”的经营者小何,今年22岁,刚刚大学毕业从成都回到济南。不论是考编制还是进职场,从来都不是小何的选择,“车载文化对我来说就是自由和快乐”。记者看到,每当有顾客前来,小何便站在车前招呼、推荐;人少时,她便穿梭在其他摊主之间,饿了吃一碗柒哥的面,渴了喝一杯“格物屋”的冰饮、分享一份自己做的“提拉米苏”。

“格物屋”的经营者是两个人,小宝和小灰。他们主要卖咖啡,偶尔也会卖茶,两人既是同事,又同是露营爱好者。说到参加车载市集,小宝说,“我们经常露营,也是这种形式,但是现在有一些露营的场地情况参差不齐,我们就想有一个朋友一起玩的‘根据地’,车载这种形式恰好满足了需求。”

从交易到交际,是生意更是态度

老柒觉得,车载形式的路摊与人们常说的夜摊是两件不同的事,更不是夜摊2.0版。“我们更多的是以朋友的形式接触,用车载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性格和特色,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放下手机,来到室外展示自己。与其说这是交易,交际其实更恰当一些。”

小宝和小灰一直到夜里11点才准备收摊,收摊前他们和朋友聊了会儿天,朋友为他们拍了一张合照,他们也在自己的摊位前招呼着来往摊主过来小叙,因为是兼职,他们每周也只是在晚上出来两三次,“工作是为了生存,到室外感受大自然的风,迎接盛夏的温度才是生活,”小宝说,“明天8点半上班,又是新的一天。”临走前,小灰拿出吉他,弹唱“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那些荒诞的时光都已经忘去······”

在老柒的摊位前,记者看到,来往的很多人会前来询问,不过老柒的面很早就卖没了,看着桌子上一个个空着的碗,他似问似答,“30多岁的年龄得到认可,应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吧。”

老柒喜欢煮面,他的这门手艺是在四川当兵时和战友学的,不过自己又做了一些改良,“调味品都是我自己制作,比如红油,都是按照严格的刻度去调配,每一份粉料都是自己打好后称重,这样才能保证每一碗面的味道。”他觉得,这也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不过,既然是市集,其必然含有一定的商业目的,“经济带动是其中的基础,”宋淑怡说,“参加后备厢市集的人主要可以分为三种,全职、兼职、为实体店引流。”

此前,新黄河曾报道过两个“中年人”的“路上咖啡”店,25日,记者在ccpark车载市集遇到了他们的朋友“路上汉堡”的经营者陈先生。蓄胡、黑背心、两根小辫子,陈先生颇像一位草原上的摔跤汉子,不过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我之前是在路边卖烤串,每天要到凌晨,用车载形式刚开始了不到两个月,和之前比要更轻松一些。”说话间,陈先生翻过一面肉饼,一滴滴热油在肉饼上滋滋地上下跳动。

甜品赛道竞争激烈

24日、25日,新黄河记者分别前往万达高新店和ccpark,体验两地的车载市集发现,商品价格基本在25元上下,一杯咖啡20元,一碗面15元,一份提拉米苏18元,一份烤肉38元·····价格亲民,摊主的销量也比较可观。

“像单价在30元左右的店铺,一晚上的流水达到四五千元应该没问题,”宋淑怡告诉记者,“差不多是单独摆一周的销量,毕竟大家聚在一起,更接地气,也更有烟火气。”选对了氛围,符合了年轻人的喜好,即使在40摄氏度的气温下,仍有不少人愿意过来。

不过,新黄河记者看到,两个商场的车载市集中,商品几乎同类,有些同类摊主会同时打出济南首家的旗号。“尤其是甜品类,因为制作相对简单,所以重复度会比较高,”宋淑怡解释道,“所以我们在招募同类摊主时,会多方比较,也会实地去看。”

老柒也面对同样的问题,在选择摊主时,他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有摆摊经验的优先,因为这说明他是有稳定性的,有实体店的也会优先考虑,相关的资质更健全一些,另外,车主联系我,产品只要合适,我都会亲自去看、去尝,尽量做到万全。”

是昙花一现,还是新的风口

车载市集火了,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市集中的自媒体和摄影爱好者多了起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摄影爱好者带着设备在各个摊位前拍照,甚至其中也有一些摄影团体,带着模特前往拍摄。

在社交平台上,济南后备厢的话题阅读量已接近10万,相关视频最高的也有上万点赞,“最近几天,我们后台收到了上百条私信,都是在咨询如何加入后备厢市集,”宋淑怡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也在积极策划,希望打造后备厢文化这样一个IP,一是拓宽济南的夜经济,二是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加,也有利于济南青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近一个月应该是老柒最忙的时候,除了商场邀请他们以外,也有文旅单位邀请他们去景区摆摊,大有“得后备厢得客流”的趋势。他的社交账号每天都有新增的评论和私信,希望能加入一起摆摊。对此,老柒有着自己的考虑,“济南的车载文化还属于一个萌芽期,很多人想做,也有人已经做了,但是还缺少良好的环境,比如我们没有流动车载许可证,所以很多人都有过被驱逐的经历。”

另外,老柒认为,车载文化其实是街头文化的一种,它可以衍生出很多街头文化的其他品类,比如和音乐结合、和舞蹈结合等等。只有形成一种氛围、一种习惯,才不会昙花一现。老柒的朋友在一旁说道,“一年后,你再看看还能剩下多少人。”(文中受访对象均为化名)

新黄河记者:张成地

编辑:刘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