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地产 >

值得永远铭记:三位行走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历史名人

来源:   2024-02-24 16:17:08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合作平台和公共产品。一带一路的提出,借用的是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而提起古丝绸之路,有三位行走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名人,最值得我们后人铭记。



第一位值得铭记的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是张骞。

张骞是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坚韧不拔、心胸开阔,能以信义待人,富有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

建元二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至元朔三年回到汉朝,前后历时十三年,他们不仅要克服陌生而恶劣的地理环境,还要与匈奴人斗智斗勇,凶险无比,归汉时,当初与张骞一同出使西域的一百多人,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

张骞出使西域,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历史作用无疑是巨大的。秦始皇为北却戎狄,劳师动众修筑长城,劳民伤财不说,本质上是秦朝版的“闭关锁国”。而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加强了内地与西域地区的联系,也使中国建立起了与中亚、西亚的交往通道,打破了秦朝时期以来形成的“闭关锁国”。



另一方面,回长安后,张骞将其见闻,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报告,对葱岭东西、中亚、西亚,以至安息、印度诸国的位置、特产、人口、城市、兵力等都作了说明。

这份报告的基本内容被司马迁保存下来,记录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这是中国和世界上对于这些地区第一次最详实可靠的记载,是世界上研究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古地理和历史的最珍贵的资料。

由于张骞出使西域前,世界的东方与西方还相互隔绝,所以,张骞才会被梁启超誉为“世界史开幕第一人”。

有人说,张骞是“东方的哥伦布”。这话其实不对。在张骞到达中亚各国一千一百多年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才踏上中国的土地;而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开往东方的船队,则是在张骞出使西域一千三百多年之后,才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启程。所以,与其说张骞是东方的哥伦布,不如说哥伦布是西方的张骞。



第二位值得铭记的行走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人叫班超。

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口齿伶俐,博览群书,他的父亲是史学家班彪,兄长班固和妹妹班昭也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原本,班超也有可能子承父业,成为史学家,但他并不甘于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抄抄写写,而是有自己更大的志向。

永平十六年,汉明帝派窦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班超投笔从戎,以代理司马的身份随窦固北征。在军中,班超很快就展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率兵进攻伊吾和蒲类海,斩获北匈奴兵甚多。

窦固非常赏识班超的才干,于是派他与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与郭恂来到鄯善国,起初,鄯善国王对班超等嘘寒问暖,礼敬备致,后来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班超推断,鄯善国王的态度之所以前恭后倨,一定是因为北匈奴也派来了使者。于是,班超召集三十六部下,乘夜向北匈奴使团发动攻击,一举将北匈奴使团全部消灭,从而迫使鄯善国王把王子送到朝廷作为人质,表示愿意归附朝廷。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这是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陈普所写的诗句,说得正是班超的这一壮举。



班超以超乎常人的胆识与智慧成功完成使命的消息很快传到汉明帝耳里,汉明帝于是下令,给班超转正,由代理司马转正为军司马,并让他继续完成出使的任务。

从此,班超真正开始行走在古丝绸之路上,为古丝绸之路的畅通保驾护航。

这一行走,班超前后共走了三十一年。在此期间,班超率部杀于阗王,平定疏勒,打败尉头国,逼降龟兹、姑墨、温宿,智收焉耆、危须、尉犁……到永元十二年,在班超的经营下,西域五十多个国家都归附了汉王朝。不仅如此,期间班超还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后来甘英至西海(波斯湾)而还。

永元十四年八月,班超回到洛阳,同年九月,班超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第三位值得铭记的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人是郑和。

郑和,原姓马,虽是一名太监,却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有智略,英勇善战,有军事指挥才能。靖难之役,马和在河北郑州立下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为纪念马和战功,在南京御书“郑”字赐给马和为姓,马和从此改叫“郑和”。

但郑和的历史功绩,主要并不在于帮助朱棣登上皇位,而是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永乐三年,朱棣命郑和率二万八千余人,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扬帆起航,出使西洋。永乐五年九月, 郑和押着海盗陈祖义等回国。

回国十几天后,郑和又奉命第二次下西洋,途径占城、爪哇、暹罗、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锡兰、柯枝、古里等国,于永乐七年夏回国。其间,郑和还专门去了一趟锡兰,并在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立碑为文,以垂永久。

永乐七年九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再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郑和与姚广孝从斯里兰卡顺利迎回佛牙,回到明朝。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郑和率二万七千余人第四次下西洋,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至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郑和船队回国,带回麻林迪特使进献“麒麟”(长颈鹿)。

永乐十五年五月,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回国。

永乐十九年正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前往榜葛刺(孟加拉),途中遇到大风浪,于永乐二十年八月中道返回。

明成祖朱棣去世后,明仁宗朱高炽即位,下西洋的行动曾一度被下令停止。宣德五年闰十二月,郑和从龙江关启航,第七次下西洋。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返回南京。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的二十八年时间里,郑和七下西洋,途经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勃泥、苏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足迹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了八十七年,比达·伽马早了九十二年,比麦哲伦早了一百一十四年,书写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