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地产 >

太极拳松沉劲「什么是太极拳的松沉劲」

来源:   2023-09-13 12:16:55

澴圆太极功法

第三部分 走进太极拳

第一章 找回失去的宝贝

三、“太极拳用劲不用力”“大松大柔”与“弹簧劲”“波浪劲”“鼓荡劲”“对拉劲”

“太极拳用劲不用力”这一句很简单的话,稍稍加以分析,就会让人感觉到很诧异,好像丈二和尚、一下子摸不着头脑。禁不住就会问:“劲”和“力”还有区别吗?

《中华字典》是这样解释的:在用于体能表达时,“力”是指人和动物的效能、力气、力量。“劲”——力量,力气。“力”——力气,力量。除了排列上的区别,分明完全一样嘛!那么太极拳理论从古到今,为什么都“羞”于用“力”来表述呢?

谁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问题,只要人体移动,举手投足都是需要力气的,出拳起脚更是如此,要不然人在十分疲劳的时候会说“连伸懒腰的劲都没有了”,这就是说随便动一下也是要劲的。到这儿禁不住就要问了:既然运动都需“力”,你太极拳为什么倡导“用劲不用力”?

这还得从“沉于脚”“起于脚”说起,沉于脚下的重,在人体运动和虚实的作用下,与大地虚实作用产生反作用力(弹力),经过身体“势”的作用,将这股劲“而腿、而腰、而手”。如果离开了这种太极拳特有的运动方式,诸如腰、胯、臂,只要是单方面发动的力,或者是由脚而起中断了的力,都是一种独自启动的力。这和开车过红绿灯时有点像,红灯时刹车停下来后,就需加大油门启动;如果看见红灯后放慢速度,刚好滑到那个位置绿灯亮起,车一滑就过去了。而“红灯”这“关”一卡壳,“力”一中断就需要重启,身体局部乃至大部都得过来帮忙,都得用力。“力”的名词解释得再清楚不过了——那是人体筋、肉发生的效能。只要一用力,筋、肉都得收缩、紧张,这样就有违太极拳十分注重的“松”,这也是太极拳最忌讳的“拙力”。



而“起于脚”的“力”则是借用大地的弹力和人体腰、胯、腹、肋、脊诸多运动之势,一节一节地因循导势,毫无阻滞地送到力点的结果。当以脚点地发出力以后,脚部就处于相对自然的状态(只能是基本上的松,因为还得承担体重),在而腿、而腰“节节相催”,输送完成过后, 随之的也是一节一节地放松。

太极拳的先师们为了将这两种“力”区分开来,就把“起于脚”“一气呵成”的整体力称之为“劲”,并将达不到这个要求,或自启的“拙力” 叫“力”,并把太极拳在形成整体劲过程中所产生的辅助“力”,或者运动方法,根据其特有的运动形态,形象地称之为“劲”,如“弹簧劲”“波浪劲”“鼓荡劲”“缠丝劲”“对拉劲”等。关于“劲”这个名字的称谓,在拳界总是出现很多争议。窃以为只要在太极拳行功走架中存在这样的运动形态和方法。为了方便讲解必须需要一个名称,比喻把周身整劲称之为“龙体劲”“龙形劲”也并没有什么不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一个名词表达罢了,不过就是一个称谓而已。

“弹簧劲”是太极拳中比较容易体会、容易掌握的运劲形式。其原理是利用身体的反作用力,关节圆活“借势”“造势”的一种形态,它也可以运用脚下波浪劲与地的反弹形成。

“波浪劲”是李雅轩大师对脚下内劲运行的一种形象比喻,是内劲在脚底,根据身形变化,虚实相间地运动,达到收发自如的一种状态。说简单一点,就是松沉交替、像流水的波浪一样有起有伏。


“鼓荡劲”则是在“弹簧劲”“波浪劲”的基础上,借用腰胯的收叠,胸腹的吞吐,脊的弓弹借运动之势而形成,与造势互为作用。太极拳理论对“鼓荡劲”没有过多的笔墨,大师们对“鼓荡劲”也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解释,原因只有一个:不容易表达。

“贯串”在太极拳理论中是一个常常提及的名词,《研手法》在强调“气宜鼓荡”之前一句是“尤须贯串”。《十三总势》三十几个字的篇幅里竟出现过二次,第一句“犹须贯串一气”,最后一句“周身节节贯串”。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两个重要处强调,尤其是将“尤须贯串” 和“气宜鼓荡”列在一起,可见其重视程度。一些重要文章即使没有这句话,也有可能看到“如九曲珠,无利不到”等。从字词中不难看出,本意强调的还是串联在一起不要间断。

说到“串联”,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一定不会陌生,六 0 之后就只能从书本中翻阅那段历史了。“文革”时期红卫兵在全国进行过“串联”活动(这里不讨论政治方面的内容)。“串联”就是建立紧密的联系,从思想意识到行动上达成一致。这和太极拳“节节贯串”“连珠”除运动形式有别外,道理是基本相通的。“串联”活动目的是“造势”,一种由“下”而上的“势”,然后“借势”形成上下一致的运动。太极拳的“贯串”就是让踝节、膝节、胯节、腰节、脊节、肩节、肘节、腕节、掌节,“九曲连珠”贯串而联,互相支持、互为造势,形成“周身一气”圆活的运动。

这样看来,大师们无非是想阐明:“节节贯串”是达到“气宜鼓荡”的前提条件。“气宜鼓荡”的“气”如何理解?怎么样的形状才是鼓荡之势?有很多人是这样解释的:“气为形体的动力,行之于内,形之于外,“鼓荡”就是内外统一”。“内气充盈而不外溢”“体内的阴阳气机得以分化,汇合,聚集产生震荡”。


上述表达不知能不能看明白?怎么觉得看上去还是一样的含糊不清,还是一头雾水。如果换一种思路呢?

太极拳理论虽然没有精准地阐述“气”在拳法中的具体形态,但是概括性的表达还是有很多:“气随劲走”“劲气内藏”等,“气”往往会与“劲”联系在一起。“气”也只有与身体动态地结合在一起时才有动力,妥帖点表达只能称之为“辅助力”。外家拳有句行话说得很明白,叫做“以气催力”,“催”表达的就是辅助的意思。说到底,他们在感觉上已经很清楚不过的了,只因当时也没有解剖学这门学科的存在,很难提出一个不同于“易经”和古中医的观点。

在太极拳理论中,将“气”和“劲”联系得那么紧密,在他们看来这两个字有时是可以串用的。那么“气宜鼓荡”等于就是“劲宜鼓荡”——是轻灵、圆活的意思。不难理解,“气”除了撑圆肚皮,没有“劲”和“势”的协同作用,那个“鼓荡”是怎么也“吹”不起来、荡不起来的。

既然这样,就可以用“劲”来说明了,“劲”是怎么“鼓荡”的呢?遗憾的是没有前辈大师动态的影像资料,只好另寻其它路径予以说明吧。

用形象的事物看如何鼓荡:推动容器里装的水,碰击挂在墙边或树枝下吊着的球,那都可以见到“鼓荡”的另一种形式,而这种直观的现象,对太极拳如何使用“鼓荡劲”似乎没有多大启发。


不屑外家拳的先生们不知道思考过没有,在运用“鼓荡劲”上, 外家拳走到太极拳的前面了,而且运用得比太极拳好。君若不信,请多看一下,多观察一下,多思考一下“醉拳”。

醉拳是模仿醉汉行为状态的一种拳术,它要求“步法身变,刚柔相济,形神合一,意气相融”。在技击上要求“虚守实发,逢击而避, 乘隙而入,指东打西”。看看,这同太极拳何等相似!

更让太极拳人不能小视的是,醉拳作为一个没有“深厚”理论支撑的小拳种,其基本入门功夫竟然比太极拳还完整。醉拳的桩功有: 立桩、坐桩、独立桩。动桩有:左右拧桩、前后摆桩。

闲话一扯就远了,还是重点分析一下醉拳的“前后摆桩”:

马步站立,松静自然,松肩沉肘,上体前后摆动,幅度由小到大, 两脚跟不要着地。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练一种最明显,最简单的, 就是以腰、脊、胯发力的“鼓荡劲”,当然是具有外家拳特征的“鼓荡劲”。

当有一定功底后,在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在“形”的作用下,依靠踉跄中出脚或收脚点地产生的反作用力,形成自己可控制的“鼓荡”。这种“鼓荡”形成的条件是腰胯晃动,带动身形,脚尖顶地迈步,踉跄后,出脚止跌(有如投掷运动利用反作用)撤步产生更大的“荡”。这种“鼓荡”是步的运动,腰胯地晃动,身形醉态的带动,与速度协作完成。


与醉拳明显的“鼓荡”不同的是,太极拳可以在原地,也不需提起脚跟,也不需前后摆动,只是利用脚下内劲的前后移动与腰胯收放、胸腹的吞吐、脊背崩缩、伸弹协同之中产生的圆活劲。虽然看不到象醉拳一样,用上步或退步、踉跄止跌形成反作用力,但脚下内劲在前脚掌与脚跟的前后移动(到趾止弹、后跟反弹)的作用是相同的,都需要脚、腿、手、腰胯、腹肋、脊背与身形的协同。

还是用澴圆太极功法拳中“醍醐灌顶”来说明: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向前摆提,腹胯后收,双手掌与耻骨平时,双脚内劲移与后跟。内劲前移与腹胯外放助双手上提与脐平。脚下内劲向后回收、腹部内收、双手曲肘回收协同,当回收到位后,借内劲至脚跟的作用回荡,使脚下内劲前移至两脚前掌、趾,尾闾、腹胯催之,双手微曲前张带之协同。如此循环运双手举至头顶。关键点在于腹胯吞收自然,双手收放协调,内劲交换圆活无缝。当能自如、柔和地运用,其脚底内劲的移动感、腹胯收放幅度会越来越小,双手自动飘起的感觉越大。从动作表现成分来分析,手的灵动借助于脚底内劲的移动、腹胯的收放助势,用“劲宜鼓荡”正是恰如其分。而当运用自如以后,内劲移动助势的感觉会越来越小,手自主飘动的感觉会大了起来,如此这般, 也就难怪先辈大师用“气”来称之为“气宜鼓荡”,懂是难懂一点,倒也是这个理。

“鼓荡劲”在太极拳法中对腹、肋、腰、胯的要求,特别是脚下内劲的变换多了那么一点。由于动作慢、柔、活,娴熟、圆活的缘故, 太极拳中“鼓荡劲”从感官上看起来就不那么明显了。

鼓荡的基础是胯、裆、腰、腹、肋、脊、肩,大节圆活富有弹性, 能将脚起之劲,九曲珠联互为做势。一个原地“云手”就可以表现出来:

马步站立,右手向内向右云手,当云至小腹右侧时,左脚外侧轻点地面,助右手上扬,肋胸借势上领,右手在左额上方翻掌,掌心向前,借右脚下沉,右手向右云动,右脚的下沉带动左侧胸肋下压,左胯下坐外分,右手向右拉动、右侧胸肋下压,承接的是一个反作用拉动腹部如圆球向右滚动。手云动时,按要求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展开, 脚下掌骨也能感觉到一根一根很轻松地收放。到这里应证了“节节贯串”“气宜鼓荡”的相互关系,节节贯串就是协同做势,“鼓荡劲”就是把人体多处关节揉捏成圆球、弹簧,让它们相互作用,产生好像能自主运动起来的形体。这就是他们所推崇的周身圆活、轻灵。前辈们驾鹤西天,也不能出来作证,也就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所指的——太极拳第二个层次。


对拉也是太极拳的一大特点,可以把它称作阴阳协同作用力(反作用力),用哲学语言概括就是矛盾对立两个方面的统一。对拉劲在太极拳的表现中,比“波浪劲”“弹簧劲”“鼓荡劲”要直观得多。两手上下、左右、前后对拉,在阴阳运动中形成太极拳连绵不断的“抽丝劲”。

千万不要认为对拉是一种孤立的存在,不要简单地认为只是两手形如抽丝的对拉,或者前迎、后收。在太极拳运动中上领、下沉、头虚领、肉松骨降的表现,都存在着身体上下部位的对拉。压胯、拉胯、圆裆体现的是裆部对拉,并不拘限于某一部位、某一个动作。

在这里暂不谈对拉劲与技击的关系,这里主要阐述的是身体的对拉,只对运动中身体的对拉在健身、养生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

现代医学从很多方面都证实了人体反射区的存在,有很多的证据表眀身体某一种疾病,会关联到另一个区域的某种表现。事实表明人体各组织紧密相联,它们以各种方式存在,如已知的血管、神经、皮骨等等。

没有被证实的有中医所推崇的经络、穴位(没有被科学技术证明也并等于不存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神秘的人体肯定还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因为现代科学对人体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反射区回路就是一个新话题,它所指的就是手掌反射区、足掌反射区与各脏腑器官联系的路径。当脏腑器官发生疾病时,或者疾病形成之初,就是通过“回路”这个特殊的线路,来告诉相应的反射区的。那么这个线路发生了故障,脏腑的问题是不是就无法反馈?还有,这条线路有了问题,又会不会也导致相应的脏腑器官出现问题? 心血管疾病与全身血管、毛细血管的弹性和通畅有没有关系?精神抑郁、容易疲劳与全身神经系统这张网的健康有多大联系?糖尿病者下肢皮肤搔痒、破皮不易愈合与哪张网有关联?还有、那么多毛细血管和血管连接,是一张看得得见的营养供给网,庞大的神经群是一张感觉、支配网。反应回路、经络,还有多少未知的网?……

这一条又一条复杂的大道、小径如果发生堵塞,这一张又一张的“网”有什么原因会让它断线、连线?线串在一起后会造成什么样的紊乱?人体的疾病,比如说结核、肿瘤的形成与这一张张网发生的状况有什么关系?……


人体有太多、太多的未知,有无数的待解之谜,而解决的办法和效果又是十分的有限。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就需要寻找到最安全、最可靠、最经济、最快乐的办法,那就是用运动的手段,清理、牵引、疏理这一条条路、一张张网。要在没有故障之初,要在没发生疾病之先,调理好全身这个局,让各组成部分保持健康,让己知的、未知的各条线路保持通畅。

看看渔民清理丝网、渔网,农民整理纠缠在一起的线绳,也许小有启示。他们一般大都是用抖、弹、拉的方式,抖拉开网上小结,抖拉落网上沾在一起的杂物和垃圾,除非遇到死结,一般是不会施以“手术”的。

对人体的“线路”,对人体中一张张网的清理和维护,是延长使用期,保持健康的有效手段。要取得最佳效果,需要对人体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疏理。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得具备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人体必须彻底放松下来,如若不然,牵拉的不过是几个关节,最多也不过几处皮肉,也就是促进点循环功能、加大点肺活量而已,对筋、经络、回路的作用十分有限。如果人体能完全放松下来,在大松大柔的条件下,由于没“力”造成的僵拙绑住肌肉,诸多线路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中,才可能拥有了一定的伸展空间,人体经过自身体重和“势”的作用,不需要肌肉和筋的力,轻松地将“线路”对拉,斜拉,牵理,从而理顺可能发生问题,或者已经发生问题的地方,并在牵理中唤起免疫系统中的各个兵种、哨兵、卫兵等等,让它们各司其职,打扫、疏理人体生理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的物质。这样一来,各脏腑器官得以健康运转,血管、神经、筋骨、皮肉、回路、经络一张张网干干净净、没有牵绊,各条大路小径畅通无阻。经过全方位的清扫疏理,身体各组织结构按部就班,遵规守纪,井井有条,营造的就是一个清爽的太平“世界”。

如果把人体血管、毛细血管比作一条条交通运输线,把神经、回路、经络和未知系统比作一张张网,有的网起示警作用,有的作为信息传递,有的卫御出警,人体就像世界的一个缩影。全身肌体,那微小的细胞结构就是百姓大众,权力架构、功能驱动所有的一切皆生活其中。


为什么说健身太极需要大松大柔呢?在这里不得不请出李雅轩大师。作为太极拳人,想一想确实很奇怪,对先辈露禅祖师等立派开门的大师们,自有那么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很高大,却也感到很遥远。然而,对雅轩大师的感觉可就截然不同了,心里情不自禁中有种感恩!他老人家如同一位熟悉的严师、好友,很亲、很亲!总觉得他在时不时指点迷津。甚至,看到有幅照片上的他老人家那饱满富有光泽的面容,就像是在生动地注释着“皮毛要攻”,在讲其要领和内在涵义……

直至此时,才真正读懂了、体会到文字中“走进历史时空、与远古先贤对话”的那种意境,那其实就是一种心与心的共鸣!

李雅轩大师兜箱底地把自己探知的秘密告诉我们:“上下相随是太极拳入门功夫”,告诉后辈如何体会掌握太极拳的波浪劲。特别是他再三提醒、告诫“太极拳需要大松大柔,一定要大松大柔”!

人体的筋、骨、血脉都被肌肉、皮肤包裹着,如果肌肉没有放松, 特别是运动中的肌体,因为要用力的缘故,一定处于紧张状态,在这种条件下,要牵拉开、理顺被捆绑住了的人体中那一张张的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如同一个国家的治理,不施以怀柔政策,全部依靠使用暴力,这个政权是很难做到长治久安的。历史在权谋上早就有: 要有“霹雳手段”,更得要有“菩萨心肠”的经验总结。那就是要像菩萨一样给予百姓大众发展、创造的空间,给予他们安乐的生活。在正确的路线制定以后,这个可以掌控的“空间”就会放射出无穷的活力,创造出难以估量的价值。(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