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地产 >

天津有多少人了解“三条石” 李鸿章运走了小夫人 留下了三条石

来源:   2023-03-20 12:16:38

三条石大街。听到这个地名第一个问题就可能会是“为嘛叫三条石?”,“是不是因为有三条石头就叫三条石?”

三条石地区的原名本是“河北窖洼”,因为那时地处南运河以北,并且有大批的砖窑和洼地。而后来关于“三条石”的由来也是众说纷纭。据三条石博物馆馆长介绍:李鸿章做直隶总督时,小夫人去世,灵柩须经窑洼至赵家场一带登船运回安徽老家,为便于出殡的仪仗队通过,李鸿章招募大批民工铺设三趟大青石,这便是“河北三条石”的由来,而这三趟大青石正好构成这一三角形地带的中轴线也就是后来的三条石大街。

如今,最能还原三条石过往的地方,莫过于福聚兴机器厂的旧址。这个被高楼所包围的古建筑,占地630余平方米,是三条石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天津市现存较为完整的工业遗迹之一。

随着此次#寻美天津#一行走进三条石博物馆,迎面就能见到原铺在三条石大街上其中的三块青石。青石长1.1米,宽0.5米,在每条青石中间都有宽6厘米,深2-3厘米的车辙(因早年运输车辆都是铸铁轱辘)。这深深的车辙使我们不难看出当年的三条石大街上人来车往,运输繁忙的景况。

当年的三条石地区毗邻繁华的商业区,水路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发达,渐渐形成天津早期城乡物资尤其是棉花等农副土特产品的集散地,三条石地区也因此集中了数家货栈、客栈,而且经营兴盛。三条石地区的许多胡同也都因这些货栈、客栈的影响而得名。

福聚兴机器厂开办于1926年,当时叫“福聚兴铁工厂”原始资本1000元,不久倒闭,厂主王维珍后与股东陈梦周合资重新开业。工厂初期主要生产立钳、台虎钳、扳子等铁工工具。日后逐渐发展成为生产民用、农用机械工具为主的机器厂。

福聚兴铁工厂经营产品的方法是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改产的,比如,春天生产拉盘水车、杏仁机,夏天生产刨冰机,秋天生产打稻机、榨油机,冬天生产爆米花机、炒栗子机。季节性的生产必然带来季节性的用工,因此在工作量大的时候,就雇佣一批临时徒工生产,来节约成本。

那时,工厂的前柜房是进行业务经营的主要场所,当时经理陈光普所设计的柜房四面开窗,不仅能看到厨房和吊楼、工人进出厕所,重要的是还能看到工人劳动的加工车间。就像是如今的监控一样,监控着工人们的劳动,食宿时间,因此工人们又称其为“炮楼柜房”。

走进福聚兴机器厂的工作车间,百年过后的生产车间依旧是散发着机油的味道,密布着两台木案子和诸如四尺车床、六尺车床、龙门刨床、牛头刨床、钻床等13台各种型号的机械设备。这些珍贵的机器,工作运行是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带动上面的天轴皮带,机器依靠皮带的传动力来进行机械加工的。天轴转动,所有机器都能同时工作。每天要有20多名工人和徒工在这里从事繁重的劳动,生产出各种产品。

1956年工厂公私合营时与其他两个工厂合并为福聚兴工具厂,1959年更名为机床附件厂,现在工厂已迁移至东丽区大毕庄金钟工业园内,与丝杠厂、夹具厂合并为天津市泽尔数控机床成套有限公司。其现代化设备的卡盘车间,生产的龙骨卡盘、手摇卡盘等十分先进,其中手摇卡盘从2004年至今每年都出口日本。曾被评为天津市级先进企业、国家二级企业。百年老厂在新时期仍为天津工业的发展发挥着它的作用。

在天津历史上,三条石大街是近代天津机械工业发展的缩影,是天津机器、铸铁等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在传统手工业作坊与近代工业的融合中产生了技术引进、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模式,展现着天津人的劳动智慧。

“三条石”这个地方,磨练出了一代高超的熟练工人,在后来的天津机械工业成长、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