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海外地产 >

安徽合肥庐江区「合肥到庐江汽车票」

来源:   2023-01-23 14:16:01

非凡十年,非凡成就。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156.8亿元增长到547.2亿元,跨越4个“百亿”大关,增长2.49倍;

全省排名由2012年的第20位提升到2021年的第7位,连续两年入选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佳县(市、区),连续五年荣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3.5∶44.4∶32.1升级为2021年的11.5∶36.1∶52.3,实现了由“二三一”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历史性转变;

今年1~6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4亿元,增长6.4%,GDP增速居全省第2位、全市第1位;

……

党的十八大以来,庐江县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县发展全局,以“融入大合肥、对接沪苏浙”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三大战略,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稳中求进中奋发有为,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今天的庐江,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台阶,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正向着“千亿县”目标阔步迈进。

工业强县,县域产业集群发展

工业,是推动县域崛起的底气和依托。

走进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平方公里内已集聚180余家企业,一批主导产业正在加速崛起。

“在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方面,我们围绕锂电池关键材料-电芯及电池系统-电池应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合肥的辐射带动下,近年来,庐江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庐江县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已建成全省最大的动力电池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获批省级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获全省“工业稳增长促转型成效明显地区”表彰;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195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73.5亿元、比2012年增加1.2倍,其中主导产业210.2亿元、占比76.8%,产业集聚效应、主导产业支撑效应日益凸显。

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和为合肥市主导产业做配套,该县不断创新招商手段,开展领导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资本招商。去年以来,签约项目11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协议总投资1291.7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72个、完成投产11个,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正推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

好项目落地开花,离不开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庐江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立县营商环境服务办公室,实施重点项目首席“勤务员”制度,全程代办项目行政审批,做到为企服务“零距离”。建成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市场主体年均新增3500多户,获评“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合肥国轩科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精雕细琢,城乡建设更显质感

推进城乡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

十年来,庐江县持续推进城镇、交通、园林、乡村等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城镇建设提质升级。累计实施大建设项目815个,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4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38%提升至54.72%,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蝉联四届省文明县城。

——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合安高铁、庐铜铁路、合安高速“四改八”、徽州大道南延庐江段等建成通车,引江济淮工程庐江段即将通水通航,累计实施农村畅通工程3836公里,全县公路密度、铁路密度分别达到215.7公里/百平方公里、5.2公里/百平方公里。

——“花园小城”展露新颜。城区绿地总量和质量快速提升,先后建成城东水体公园、大外环绿廊、四河景观带等9处大体量、高水平绿地和顾源、观星园等24处高品质小游园,城区园林绿化面积十年间增加了48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美丽乡村“百花齐放”。坚持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抓手,累计建成美丽乡村中心村140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重点示范村26个,完成“五清一改”村庄3060个、“美丽宜居”村庄943个,进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拟激励县名单,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庐江县还高起点规划合肥南部新城建设,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稳步推进征地拆迁、安置房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雅美娜、新思路、合庐G60科创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合庐产业新城正成为合肥滨湖科学城和合肥南部增长翼的重要载体、国家级农高区的展示窗口、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兴增长极。

今天的庐江,城乡空间不断拓展,城乡布局逐渐优化,城乡功能日趋完善,城乡宜居宜业水平逐年攀升。

庐江县徽州大道南延工程。李红兵 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摄

绿色发展,大美庐江更焕生机

青头潜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球种群不足1000只,可谓名副其实的“鸟中大熊猫”。

如今,在庐江县黄陂湖,这里的青头潜鸭数量已从去年的60多只跃升至200多只。

青头潜鸭定居、繁衍,与庐江县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密不可分。近年来,该县坚持以生态修复为主治理黄陂湖,治理后湖区水域面积27.41平方公里、环湖岸线31.29公里,调蓄库容1.1亿立方米。该县制定了《黄陂湖青头潜鸭保护方案》,申请了专项资金予以保护。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十年来,庐江县深入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去年,该县空气优良率达89.6%,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自断面水质考核以来,白石天河、兆河、杭埠河等7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年度考核达标率100%。

风清日朗,临湖远眺,庐江马尾河湿地水草丰茂、芦苇摇曳,风光秀美。

自2014年起,庐江县尊重原有脉络,围绕“水”布设湿地动植物,新建修复湿地874亩,栽植芦苇、荷花、梭鱼草、菰、慈姑等水生植物,构建出健康湿地生态系统,马尾河湿地的自然美景得以重现。“监测结果显示,马尾河湿地各地块出水口各类水质指标均明显高于进水口,为巢湖注入清流。”庐江县沿湖湿地管理所所长邵健说。

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庐江县坚决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该县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先后实施了防洪保安、污水处理、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小流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46个项目,总投资138.9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近100亿元,“巢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连续三年位列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前列。

高标准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荒山重披绿装。

十年来,庐江县关停、并转、恢复治理了196家矿山。生产矿山和废弃矿山已修复治理面积达460多公顷,增加梨、桃、桔等生态产品供给,裸露山体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到35%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今天的庐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

冶父山秋日景色。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农旅富民,乡村旅游扶摇直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庐江,人文荟萃,物产丰富,山川秀美。近年来,庐江探索社会资本引入,因地制宜打造文旅项目,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位于白湖镇独山旅游景区的蕻野纪营地,帐篷客房预定火爆。该基地于今年7月23日正式对外运营,为露营爱好者提供周边度假、营地教育、研学团建、篝火晚会等沉浸式和场景式的服务,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安徽夹山蕻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已与景区所在村民组六岗村园林场村民组,签订了乡村运营协议,实行村企合作。”白湖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还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907.88万元,在营地周边建设农产品展示中心、农旅富民、独山景区驿站等项目,丰富景区旅游业态,提⾼村级集体收入。

庐江县白湖镇蕻野纪营地。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这个项目过来后,我在基地负责苗木维护,家里的房屋也改成了民宿,两边都能兼顾。这里还开了钢琴培训班,村民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学。”村民姚成芝说。

坐落于冶父山镇冶父山社区石窑组的“银杏下”民宿项目,自今年年初正式开放运营以来,人气同样火爆,双休日客房一房难求。“目前餐饮和住宿已超过1万人次,这个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40多万元收益。”冶父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庐江县着力把高颜值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胜势,重点建设“三山一湖、三寨一海”旅游景区,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该县现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8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3个、网红打卡点32个、民宿8家、精品旅游线路12条,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名县”“长三角自驾游示范目的地”等荣誉称号。去年,该县共接待游客81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8亿元。

“目前,庐江县引入投资24.6亿元的矾矿文旅项目、投资8亿元的发火山文旅项目正在建设当中。”庐江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县还在全市率先探索“民宿+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自8月27日乡村运营商招募大会启动以来,全县已签约“民宿 总部经济”企业103家。

庐江县冶父山镇“银杏下”民宿。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倾力投入,民生福祉更为殷实

走进刚投入使用的庐江县白山镇中心幼儿园,音乐室、美术室、手工室、科学室、阅览室、体能活动室等现代化设施设备配套齐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断。

今秋开学季,像这样新投入使用的新建公办幼儿园,庐江县共有5所,新增班级42个、学位1260个,众多幼儿在“家门口”进入普惠性幼儿园学习。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十年来,围绕教育、医疗、就业、脱贫攻坚等,庐江县倾力投入,民生福祉更为殷实,交出暖心答卷——

投入21.45亿元高标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75所,新增学位4.74万个,其中,学前教育新增学位10230个,义务教育新增学位31170个,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000个;以医共体、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新增卫生机构89个、床位数2268张;养老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新建、改造17个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98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新增城镇就业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5%以内;养老、工伤、失业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百万人,呈逐年上升趋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庐江县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17亿元,组织实施“十大工程”扶贫项目762个,大力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推动实施社会扶贫“三大工程”,实现现行标准下全县91212人(含动态管理人口)全面脱贫、2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如期取得全面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后,该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去年,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3681元。

“2021年和2012年相比,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5007元增加到40334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8074元增加到25064元,均翻了一番多。”庐江县委主要负责人说,该县不断深化平安庐江、法治庐江建设,先后6年被评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群众安全感达96.79%。

今天的庐江,正大力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用心用情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绿意盎然的庐江县乡村风景。李红兵 全媒体记者 赵瑞瑞 摄

“今天的庐江,党风政风更加清朗清新,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干事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氛围越来越浓。”庐江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庐江县将瞄准“千亿工业产值、千亿GDP、百亿企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细化工作措施,深入推进“融入大合肥、对接沪苏浙”,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三大战略,着力打造“两城、三区、四园”和“三山一湖、三寨一海”旅游景区,深入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坚定地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现代化新庐江进军。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华新红

海报 | 全媒体编辑 何姗姗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周巧

出品 |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