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App别成网暴“帮凶”
来源:广州日报 2022-01-19 14:01:52
在这个“点评”盛行的时代,饭前看“口碑”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指定动作。但或许很多用户并不清楚,“医前”看点评正成为新的风向标。然而,对医院的点评显然要比商家苛刻得多。无论是三甲医院还是专科医院,评分普遍不高,而有些医院的评论区里,甚至有对医生指名道姓的恶意批评。好好的点评App,却已有涉医网络暴力的迹象。
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医院本身是否可成为评价对象?答案是肯定的。既然有服务,就一样可以接受众人的点评,而且一样可以根据点评来优化改善自身的服务。但这一朴素的想法,在现实中却不一定能实现。一方面,医院有自身的难处。比如,有些人对医院打差评,往往只是因为就医人数多、患者等候时间长、停车场等待时间长等非医疗因素。这些不好的就医体验固然让人烦,但这也并非医院所愿且能控制的。事实上,也不是所有医院都有能力、有条件改善就医环境,配足相关硬件设施。
另一方面,在优质医疗资源发展不充分,分布不平衡的背景下,部分医院对于患者来说,依然是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难不成,患者真的会因为就近的三甲医院没有五星好评,就放弃就医吗?而这些医院会因为一两个“差评”就羞愧闭门谢客吗?差评、评分低虽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外界对医院的评价,但所造成的影响力,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大,而危害也不在此。
危害在网络暴力。当诉求无法得到正向反馈时,评价的声音很容易会被负面情绪所包裹,变得不理智,甚至迁怒给指向性更明确的对象,比如具体到某一科室的医护人员,有的患者仅因为就诊过程不符预期就大放厥词,不仅对一些医生进行侮辱式的谩骂,而且还偷拍其照片和视频,这些行为已然出格,还涉嫌构成对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的侵犯。如果在评价时采用虚构事实等方式,更可能构成诽谤罪,将受到法律严惩。
应警惕网络点评平台成为对医生网络暴力的新渠道。消费者有进行评价的法定权利,但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而且要实事求是,保持善意。要避免点评成为某些人泄愤的网暴工具,平台责无旁贷。对于在医疗这一相对特殊领域,评价体系应该有所差异,既要给医院与患者提供正常的沟通渠道,也要有科学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加以佐证。
(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