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央行对房地产最新消息的解析「楼市全面调控大幕已经拉开」

来源:   2023-12-09 16:17:09


【 图片/网络】

央媒报道,2022年4月1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会议。值得关注的是,这次会议,将房地产划归为实体经济。

对于普通人而言,也许不觉得这条信息有什么稀奇,但是,对于业内人士而言,却是改写房地产历史的大新闻。

在此之前,房地产是否属于实体经济的争论已有多年了。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房价的攀高,投资炒房增多,房子逐步脱离“居住”的属性,成为了金融产品;另一种观点认为,房子的建设需要钢筋、水泥、沙石、电线、型材、设计、施工、销售等,符合实体经济的特征。

即便是在官方的历次表述中,都是把房地产与金融、实体经济并列,乃至在“房价高企”的2018-2019年以后,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的信贷资金,都明确要求不得流入到房地产行业。

而这次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声将房地产划归为实体经济,为多年的争论划上了句号,也彰显着高层对拥有支柱产业地位的房地产行业的重视,尤其是在今年疫情致使经济运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这也预示着房产“救市”的序曲已经拉响。

【图片/网络】

对此,本人梳理一下近半年来高层领导和官方媒体向外界传达的声音,也许大家更为清晰和明白。

1、2021年12月11日,在2021-2022年中国经济年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吉喆表示,房地产依然是支柱产业,住房也是居民的消费之一。

2、2022年1月,国务院主管的《经济日报》发文称,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没有改变,产业关联性大、辐射范围广,在固定资产投入、地方财政收入、金融机构贷款等方面占比高,影响大。

3、2022年2月22-23日,《经济日报》连发两文,一是强调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更高效、更精准地注入实体经济;二是强调房地产市场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涨和大跌都不是稳。

4、2022年2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表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

5、2022年4月12日,国务院常委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运用降准等货币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6、20224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因城施政,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2022年4月1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将房地产划归为实体经济。

8、2022年4月20日,《经济日报》刊发《发挥稳楼市在稳大盘中的作用》一文称,当前,在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发挥好稳楼市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的作用。

从梳理的以上八条信息来看,以时间顺序为轴,强调的内容虽有不同,但政策的口袋却是逐渐松动的。重要的信息有三:一是房地产仍然是支柱产业,有稳经济大盘的作用;二是运用金融降准等货币工具,对实体经济支持;三是房地产被划归为实体经济。

显而易见,这三点分别是属性、重要性和运用,又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图片/网络】

首先说说房地产的支柱地位。2003年,国务院18号文件《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首次明确了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后房价就走上了快进的高速通道,2011-2012年以后,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声音逐渐少了,包括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地产业去库存,掀起新一轮房价上涨(2016年下半年开始上涨,2019年达到高峰),到2020年初武汉疫情后,中央实施经济发展的“双循环”,都很少重点提及房地产的支柱地位。

而近半年来,官方多次强调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及其稳经济大盘的作用。可见,受这次疫情的影响,国内的经济下行压力确实较大。确保今年两会提出的GDP增长5.5%的目标,即是保经济平稳增长,更是保民生的重大举措。

【图片/网络】

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年1-3月,国内GDP增速为4.8%,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6.5%,制造业出口增长10.7%,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0.7%。

显然,房地产业拖了GDP增速的后腿。

与此同时,1-3月份,全国商品房新增待售面积增长14.2%,销售面积下降13.8%,销售额下降22.7%,土地出让金5629忆元,下降57%,开工面积下降17.5%。在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中,3月份一手房价格下跌的有29个,二手房价格下跌的有47个。

在此打个比喻,如果GDP是一只木桶,工业、出口、房地产是木桶上的三块木板,大家都知道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现在要想达到GDP增长5.5%的目标,显然,房地产就是那个最短的木板,因此要在房地产这块木板上想办法。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国内GDP增长4.8%,在疫情影响、俄乌冲突、石油危机、粮食涨价、金融通胀、欧美打压的情况下,已经是相当不易。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接受央视采访所言: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胀,疫情和输入性供应链产业链断链风险,外部环境此去年恶化,加大了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难度。

【图片/网络】

其次是综上所述,现实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清晰,官方发出的信号也十分明确,下一步就是如何落实、如何实施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好房地产行业稳宏观经济大盘,使房地产行业起到压舱石的作用。

结合以往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措施,估计这次会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妥善运用金融杠杆,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精准地注入房地产等实体经济中。针对房地产的信贷环境进一步改善,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降低,信贷资金向房地产行业倾斜等。

国务院常委会议上强调的银行降低准备金率,降低贷款利率。针对购房者,除了降低贷款利率,还可以降低首付比例,大面积推行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组合使用。

【图片/网络】

二是松绑和调整房地产相关政策,以及促进住宅消费的激励机制。比如,全面放开限售限购,降低入市认购认贷门槛,实施购房退税、奖励机制。

事实上,在近期内已有不少地方的城市政府开始悄悄地松绑,亮出房产“救市”的“药方”,推动各地楼市回暖进程,进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复苏发展。

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截止到4月20日,全国约80个城市给出了“救市”的“药方”,其中不乏郑州、福州、哈尔滨、苏州、南京、上海、深圳等一二线的大城市。

根据媒体公开“松绑”政策的城市,郑州是今年初、哈尔滨是3月23日、福州是3月30日、兰州是4月1日、苏州是4月11日、南京是4月12日……

“救市”的城市一个接着一个。

当然,各个城市的情况不尽相同,给出的“药方”也各有差别。比如,郑州是全面放开、福州是松绑限售、宁波是认贷不认房、苏州是把限售5年改为3年;荆州、临沂、丽水是降低首付,唐山、保定、淮南是降低贷款利率……

【图片/网络】

由于近期受疫情的影响,这些“松绑”的城市是否显现效果,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不得而知,也许需要一个过程。

可以预料,随着疫情逐步消退,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城市政府,在促经济、保民生的总方针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一定会有更具力度、更具深度的“救市”新证出台,推动国民经济加快复苏。

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有“救市”的意愿和措施。

信与不信,可以拭目以待。如果有购房的意愿和计划,建议早做准备,尽快出手。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