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母亲,水窖「母亲的酸水坛阅读理解」

来源:   2023-10-15 08:16:15

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境内就有人类群居,这片土地孕育着红山文化,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燕赵人民。

兴隆县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坡降悬殊,耕地极少,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生活在深山区的人们,自然要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意志力。

每天晨光熹微,王成就离开家踏上了拉水路,他不仅负责给自家拉水,还负责给70户同乡送水。为了支持王成,妻子几乎包揽了家里大大小小所有事,毕竟运水是人们公认的头等大事。

离家五里多的深沟,是王成不变的目的地,运水的那辆三轮车一丝不苟地契合进这条来回数千次的道路。繁重的运水工作使得王成没有时间去外面赚钱,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皱皱巴巴。

夏天还好,冬天大雪漫山,就是王成一家提心吊胆的时候。家人一面要担心深沟里的水是否枯竭,一面要担心王成独自上路的安全。

有一次,在冰天雪地里,王成的车轮打滑,连人带车翻进了山沟。家人庆幸人无大碍,只是三轮车却摔坏了。这场意外让几十户村民断水两天,耽搁了生产,也荒废了三餐,有些人家只能干啃方便面度日。为此,王成内疚极了。

这样的日子,让人懊恼,希望远得望不到头。

三轮车给各家送水

对于杨会琴来说,生活的难处不仅在于一家人的吃水困难,还在于维护女儿的尊严。

杨会琴一家生活在苗尔洞村,夫妻俩身体都不太好,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和一个十几岁的脑瘫女儿。

丈夫负责农活,杨会琴负责每天去两公里外的水井挑水。比起别人,杨会琴总是要多挑一担,晃晃悠悠的身躯小心翼翼地移动不让水洒出来,因为这些水不只是一家四口的吃水指望,更是保持女儿干净清爽的精神寄托。

因为生病,女儿总是会轻而易举就弄脏妈妈为自己换上的衣服。在这个缺水的家庭里,杨会琴却极力想让女儿过得体面。虽然生活清贫,却不能被人小瞧,这是杨会琴骨子里的倔强,也是她对女儿的维护。

偶有乡亲做客,他们都会夸女儿从头到脚都规整洁净。这是让杨会琴觉得一切都值得的时刻,也是她觉得女儿不输于其他孩子的慰藉。可一年又一年挑水,这种重体力活让杨会琴的身体大不如前,腰也总是像扁担一样吱扭扭的痛着。

这样的日子,让人犯愁,人生好像得不到救赎了。

储水是家家户户的大事

有人选择在枯窘的环境里和天地抗争,就有人选择逃离这片土地。

郝凤友的院子里土地肥沃,却因为没有水,即使种上白菜也无法生长,全家吃菜只能靠买,不得已又多出不少开支。

开庄村的村民们为了吃水问题,三番五次往村委会跑,为了缓解矛盾,村干部组织人员到指定地点拉水吃,却总因分配不均经常发生矛盾,大家更不满意。吃水,成了整个开庄村最大的难题。

原本以为,离开村子到外地租房就能解决吃水问题,也能打些零工补贴家用。谁知这无奈之举只能解决临时的生活问题,家庭开支更是远超出全家的预想。站在哗哗涌水的水龙头面前,郝凤友的眉头皱得更紧。

这样的日子,让人颓丧,生活总是摇摆不定。

兴隆县里,大人们愁,孩子们也愁,水,不是生生不息的未来,而是源源不断的烦恼。

许多孩子不愿上学,不是不爱课堂,而是望水而生畏。八卦岭小学的孩子,课余时间总是被抬水占满。抬水、分水一直是校园生活枯燥的旋律。

有些孩子一天下来只喝一杯水,他们不停地吞咽口水却只是让嘴唇越发干裂,祖国的花朵缺失了张扬的颜色。

童年,本不该如此。

“母亲水窖·校园安全饮水”项目,停止让孩子们继续面对黯淡成长的底色。

饮水房、洗手房、净水设备……教学楼里、宿舍里、食堂里……千余名师生告别过去“谈水色变”的日子,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游戏、尽情享受校园生活。

他们可以放心地喝水、快乐地喝水、尽情地喝水,也可以认认真真地把手洗得干干净净,清爽地上课学习。以前从未想过的绿化也被提上了日程,小小植物园里,孩子在绿意盎然中奔跑出一片生机勃勃。安全饮水课堂上,孩子们畅所欲言,认真聆听。

这才是学校该有的样子。

孩子们的成长有了足够的润泽,大人们的愁眉也要彻底舒展。

“母亲水窖”为村民们带来了真正的好日子,让那些因为缺水而贫瘠的土地,摘掉贫困的重担,生出四时天光的不同。“母亲水窖”不仅解决了饮用水困难,还推动了种植业的发展,解决牲畜的用水问题,从而提升了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王成再也不必拉水了,也不会因为耽误送水陷入深深的自责。

搬进家里宽敞的新瓦房,王成也能每天洗一个踏实的热水澡。结束浑身是泥、满身大汗的过去,王成不仅有精力帮妻子干更多农活和家务,还新建了养猪场,真正过上了有奔头的日子。

面对从自家厨房流出的水,杨会琴肩上的担子彻底放下了。

她拉着女儿,用流水洗去女儿手上残留的饭渍。瞅着这流淌不停的水,女儿瞪大了眼睛。

杨会琴说,不用挑水了,就算还是要照顾女儿,生活也不那么难了。

她把女儿的头发梳理得平平整整,还戴上了一个新买的小发卡做装饰。

自从通了水,郝凤友一家就迫不及待地搬了回来。

自家院子里的土地,终于没有被继续辜负,种菜、养猪、养羊,郝凤友红红火火地忙碌着,却不觉得累。

想吃什么就种些什么,看着院子里长出一茬又一茬新的翠色,郝凤友有了安定的幸福。

有了水的滋养

那些暗哑的嗓音

得以更高亢地吟唱

那些苍白的生活

得以更缤纷的张扬

“母亲水窖”在这里

听着千年万年的人类脚步

流淌出更长远的美好时光

来源: 光明网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