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2020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国际人才吸引力」

来源:   2023-10-13 14:16:52

日前,智联招聘和“泽平宏观”课题组联合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解码中国城市人才流动趋势。

从结果看,2021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长沙位居前十。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尤其是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线城市集聚。分城市群看,超六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2021年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人才净流出趋势放缓,成渝基本平衡,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

在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上升,深圳、广州上升趋势暂缓。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目标城市的第1位,广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

从人才吸引力指数观察,2021年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前三名,北京连续两年占据榜首,广州、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长沙位居前十。

2021年应届生、硕士及以上人才将简历投向一线城市的占比为20.7%、30.0%,分别高于流动人才流向一线城市1.6、11个百分点,投向TOP10的二线城市合计占比分别为19.3%、20.7%,分别高于流动人才整体的3.5、5.4个百分点,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二线城市集聚,尤其是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往一线城市集聚。

分地区看,2021年东部人才跨区流动性继续下降,中西部地区人才流动性增强,人才加速洗牌;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2.9%、-4.7%、-3.8%、-4.4%,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

分线看,2021年一线城市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三、四线城市人才流动性增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5.4%、0.4%、-1.0%、-4.8%,受政策放宽影响一线人才持续流入,二线人才集聚放缓、三线较为平衡,四线持续流出。

分城市群看,超六成人才流向五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人才流动性下降,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人才流动性小幅增加;2021年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人才净流出趋势继续放缓,成渝基本平衡,长江中游人才持续净流出。

广州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

从人才净流入占比看,2021年北上深广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0%、2.1%、1.4%、0.95%。一线城市人才流动性逐渐减弱,北京、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增加,深圳、广州2021年人才净流入较去年基本维持不变。

具体来看广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5%、0.5%、0.6%、0.9%、1%,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占比42.1%,高于北京流向京津冀、上海流向长三角城市,珠三角城市群人才内循环更强。从人才流入流出看,2017-2021年广州人才流入占比从4.3%降至3.7%,人才流出占比从3.8%降至2.8%,呈逐年下降趋势,人才跨区流动性下降,由于流入下降幅度小于流出下降幅度,使得总体人才呈净流入,并且占比不断增加。

从来源看,人才向广州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39.1%,低于2020年前十大来源地的41.0%。其中珠三角城市有3个,合计占比20.2%,占比较去年略有下降。人才流入主因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且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2021年广州GDP两年复合增速为9.3%,为重点城市中最高。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的“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在全球133个城市样本中,上海与深圳排名并列第25位,北京、广州分别排名49、68位;2020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5.5、19.1、30.6、15.3,广州房价和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

从去向看,广州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合计占比55.5%,低于2020年的58.2%。其中珠三角城市有6个,合计占比42.1%。与之相比,北京流出人才中13%流向京津冀城市群,上海流出人才中17.8%流向长三角城市群,深圳流出人才中32.4%流向珠三角城市群。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的比重明显更高。一方面是因为珠三角多为粤语城市、文化相近,另一方面是广州高校数量较多,广东省人才为求学向广州集聚,毕业后从广州回流至省内其他城市。根据教育部数据,广州普通高校数、211高校数分别为37、6所,分别排名第5、6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广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30.7万人、位列全国第一。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周甫琦

【通讯员】李哲皓

【作者】 周甫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