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荣县中学出了多少清华「仁寿一中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吗」

来源:   2023-10-10 18:16:24

诗书荣州,人杰地灵,千年厚积,翰墨芳香,南宋诗人陆游礼赞荣州“千里郁为诗书乡”。远去的岁月,带不走厚重的文化底蕴;奔流的旭水,千百年来依然奏着动听的乐章。苍天恩赐的沃土,不仅孕育了灿烂的诗书文化,也孕育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任校长吴玉章,同时也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奋发图强建设新中国的中流砥柱。

一批又一批胸怀远大抱负的莘莘学子,历经十年寒窗进清华到北大、入复旦奔浙大,祖国的大江南北,留下荣州儿女求学的足迹,铭刻荣州儿女大展宏图的华章。

轰轰烈烈之后,人们没有忘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荣县教育大业。2018年,百年老校荣县中学终于迎来了第一张清华大学的“喜报”,一块闪耀金光的清华大学“2018年生源中学”“金字招牌”挂在了荣县中学最醒目的地方。

01

传道解惑

荣中代代教师不言悔

“请荣县中学优秀班主任钟光荣老师上台领奖!”时间定格在2018年第32个教师节的夜晚,他自豪地走上领奖台,捧回了这份荣誉。

任教33年的钟光荣,担任班主任30年,送走10届高中毕业生,有4名学生考入了清华、北大,有100多名学生考入重点大学。然而,33年弹指一挥间,道道皱纹爬上了他的额头,根根白发悄悄出现在他的头顶。回首33年讲台时光,他无怨无悔,脸上绽放笑容,因桃李满天下而乐。他就是当代近400名荣县中学执教人的写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百年荣县中学教师的执着。

当一代又一代满腔热血的教师们,把青春奉献给荣县中学三尺讲台时,把汗水洒在荣县中学那片书声琅琅的校园时,把知识的种子播进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们的心中时,他们期待开花结果扑鼻芬芳。学生们成才了,寒窗苦读的娃娃们挑大梁了,当桃李芬芳满天下时,昔日讲台上一头青发的老师们有的与世长辞,有的白发苍苍,回首往事,荣县中学教师们却无怨无悔。

“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该校校长赵建明说,“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先后邀请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原高考命题中心专家王大赫等专家到校培训,并派骨干老师到山东杜郎口、河北衡水中学去学习取经,同时也组织到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去院校研修。二是利用QQ、微信等平台建立教研组工作平台,分享优质课件、优质教学资源、优质教学理念,开展组内讨论、交流学习,组织集体研备,打磨优质课,并积极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目前,学校有正高级教师1名,特级教师3名,省级以上骨干教师15名,市级教育专家、教育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近100名,县级优秀专家6名。

优美的校园,营造了舒适的育人环境。在荣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近20年累计总投入8000余万元,加强荣县中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配备,校园占地面积从20年前的约6万平方米递增到现在的约13万平方米;教学用电脑更新换代了三次,教室多媒体设备从投影加幕布到现在的班班通一体机,数、理、化、生、音、体、美等学科仪器、器材按部颁标准进行了配置。在校学生人数从20年前的约2500人递增到现在的约6000人。

万紫千红总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教师们的辛勤培育下,荣县中学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自1975年来,考入清华大学19人,北京大学16人;2000年以来,荣县中学考入重点大学3600余人,其中,清华大学11人,北京大学8人。

02

重视教育

历届县委政府铿锵发力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尊师重教,全民关注全社会参与,历届荣县县委、县政府更是责无旁贷,教育是荣县之大计。

2018年第34届教师节来临之际,荣县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表彰大会,大张旗鼓的表扬了全县16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掌声为教师们响起,喝彩为教师们奏响,声声祝福道出荣县尊师重教的浓浓氛围。隆重庆祝教师节,仅是荣县抓教育的缩影。

荣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荣县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教育所需的人、财、物予以了充分保障。近几年,每年投入近1亿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先后投入1.7亿元新建教师周转房1500套,投入4亿元新建、改造校舍16.9万平方米,新建的荣县一中于2014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树人小学2018年9月投入使用;投入9000万元采购教学仪器设施设备,率先在全市实现了“班班通”;投入2000万元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每年通过商调、公选、人才引进、考试考核招聘200余人,与10年前相比,教师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学科结构都得到了明显优化。

为了调动教师的执教积极性,荣县还有四项举措。一是修建教师周转房、公租房解决教师们的住宿困难;二是提高农村教师奖励性绩效、乡镇工作补贴比例,让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相比收入要高500—1000元;三是精神鼓励,每年县委县政府将召开表彰大会,对师德高尚、业绩突出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予与表扬;四是搭建平台,努力为教师们的职称晋升、工作流动、学术钻研等创造条件。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教书育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荣县57所中小学、114所幼儿园校园里,3926名教师执着三尺讲台,他们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为荣县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筑立丰碑。

荣县中学被清华大学授予“2018年生源中学”称号,这绝非一次偶遇。近年来,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大学优质生源基地也纷纷落户荣县中学,这是对荣县中学百年办学品牌的高度认可,也是荣县70万人民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体现,更是荣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的百年丰碑。

政通人和谋发展,百年大计教为先。憧憬未来,荣县将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后劲的理念,发扬“钉钉子”精神,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荣县转型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

全媒体记者 蒋兵/文

-----

-----

精彩回顾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