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张家口崇礼区下三道河村:小\\「张家口塞北滑雪场」

来源:   2023-09-05 08:16:24

正在建设中的下三道河村。张刚 摄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杨连通讯员梁智慧

今年,王占俊就能圆“别墅”梦了。

王占俊是崇礼区西湾子镇下三道河村人,临近古稀的他不花一分钱,即将从老式平房搬进100多平方米的独院二层小楼。在下三道河村,圆“别墅”梦的,远不止王占俊一人。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下三道河村探索出了一条“优质资源 实体经济项目 美丽乡村建设”开发建设新路径。在此背景之下,一户户村民将搬进城里人羡慕的“别墅”,独立式庭院、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

农村人将住小“别墅”

驱车驰骋在张承高速崇礼段,可以看见一片整齐规划、风格别致的在建民居,如同一排排乡间别墅镶嵌在青山绿水间。

如今,住在农村,不仅能够享受到乡村的宁静,也能拥有城市的生活品质。下三道河村民的美好生活画卷,正随着“下三道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推进,徐徐展开。

“每天都会过来看看工程进度,看着一栋栋二层连体小‘别墅’拔地而起,心情很激动!”下三道河村土生土长的45岁村民侯庭库,自家种着大棚蔬菜,一个大棚每年收入也就16000元左右,再加上打点临工,收入还算可以。“就这些收入也就是够家庭正常开销了,买楼?太困难了!”侯庭库坦言,没有政府的好政策,不可能住上二层小“别墅”。

下三道河村支部书记任玉祥介绍,此次下三道河村根据村民实际情况,在村民自愿基础上,对全村房屋进行整体拆除,实现整体搬迁,整村搬迁304户760人,新建安置房350套,建筑面积共56476平方米,二层连体小别墅分为130平方米、150平方米、170平方米、200平方米四种户型。

“项目还建有颐养园、活动中心、幼儿园等配套工程。”西湾子镇副镇长王建斌补充介绍,按照规划进度,预计今年全部主体工程,年底前具备入住条件,到时下三道河村民将真正过上城里人羡慕的“别墅”生活。

“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说起下三道河村,不能不提山亚湾农业科技生态园,一个与“别墅”群只有一路相隔的集农业观光、餐饮美食、民俗文化、休闲采摘、体验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综合体。

“宁在家门口挣两千,不到外地挣三千。”这在下三道河村“打工族”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田秀梅,自己一分钱没花,就用盖了五六十年的土房置换成了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还在山亚湾农业科技生态园中干起了传菜的工作,一个月1800元,儿子在生态园干烧烤工作,一个月2500元。

“不忙的时候,还可以回家帮父母干点零活,另外家里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步行用不了10分钟就到家了。”在生态园中当服务员的徐丽丽,当生态园招人的时候,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回到家门口来工作。

姚志杰、朱彦军、侯阅宏……众多下三道河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长期在生态园中工作的下三道河村民有70余人,在采摘大棚、娱乐设施等方面工作的临时人员也有100多人。”山亚湾农业科技生态园经理安朋介绍,生态园分为生态农业示范区、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八大区域,各区域在用人方面,本着招聘本村及周边村民为主的原则。

产业支撑让村民无后顾之忧

“自从加入山亚湾专业种植合作社后,种植大棚选籽种、技术指导、销售等全由合作社统一操作,不仅省事,还多挣钱。”45岁的侯庭库,自家种植蔬菜大棚,在没有加入合作社前,种什么,怎么种,发生虫害怎么办,销售价格低等问题时有发生,自从加入合作社后,以上问题全部由合作社统一解决了,“现在每个大棚都能收入1.6万元左右,并且很稳定。”侯庭库说。

其实,像侯庭库自家种植大棚的人还有很多。王卫东、杜向东……下三道河村大约有50多家自家种植大棚户,他们都成为了加入合作社的受益者。

据了解,为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在区委、区政府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下,一方面通过建设蔬菜大棚,发展乡村旅游助推本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园区吸引周边村庄劳动力,带动周边村庄发展。

“下一步将依托山亚湾农业科技生态园,统一打造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发展旅游 现代农业产业。”任玉祥介绍,将充分利用下三道河村闲置农房,发展民宿旅游,增加村民收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