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为什么叫沽的多「大沽和塘沽是一个地方吗」
来源: 2023-05-24 14:16:21
本 文 约 489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近日,天津的新地标建筑又火了一把。这座矗立于滨海新区的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不仅凭借530米的身高摘得北方建筑高度第一、中国第四的桂冠,还曾斩获Emporis摩天大楼奖,更拥有一个颇为霸气的名字——津沽棒。
据说,这是从六百余份昵称征集中层层甄选的结果,音似“金箍棒”,形似“定海神针”,“津沽”一词,更是妥妥点亮了这座滨海城市的文化精髓。
津沽棒。摄影/苏绍桓,来源/图虫创意
都说“七十二沽花共水,一般风味小江南”。天津似乎自诞生开始,便同“沽”有了说不尽的缘分,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海河七十二弯,天津七十二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直沽:津城的往昔记忆
“沽”这个字,很早就被种进天津的基因里。
“沽”意指水,“出渔阳塞外,东入海。”
沽,是一条古河名,河道在通州以东,分为东沽河和西沽河(又名北运河、海河),沽河沿岸的很多村落都以“沽”为名。而在潞河(北运河)与卫河(南运河)汇流之处,有一三岔河口,两河在此交汇,再向东南直通渤海,此地叫直沽。史学家认为,这里正是天津聚落起源,也是这座滨海小城真正的记忆起点。
沽河水系图。来源/网络
诞生于水滨的直沽,在1153年迎来了命运转折。
1127年,在金国铁骑的猛攻下,北宋都城东京沦陷,宋徽宗和宋钦宗沦为俘虏,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杭州)继位,南宋王朝拉开序幕。二十多年后,金朝皇帝完颜亮待腻了上京,1153年,完颜亮正式下诏向南迁都,燕京(今北京)成了金朝新的据点。
这一变,像是一声号令,唤醒了北方城镇。迁都后,燕京所需的粮、盐等物资都得靠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区供给,满载着货物的漕船顺着南运河北上,得先在直沽集结,再通过北运河驶向通州,最终抵达京师。伴随着船舶的你来我往,物资的输来送去,沿河的直沽渐渐成长为内河航运的重要码头。几十年后,元朝正式建立,“漕运粮储及南来诸物,商贾舟楫,皆由直沽达通惠河”,作为重点码头的直沽就这样勤勤恳恳、日夜相继地勾连南北,扛起漕运,像动脉血管般滋养起庞大的王朝。
直沽的辛劳和付出,被当时很多文人看在眼里,记进了诗里。张翥的“晓日三汊口,连樯集万艘”,王懋德的“极目沧溟浸碧天,蓬莱楼阁远相连。东吴转海输杭稻,一夕潮来集万船”,说的都是直沽船来船往、热闹繁忙的景象。当时还曾诞生一首《直沽谣》。
恪尽职守了快两百年,直沽的命运再度被改写。
狼烟再起,战马嘶鸣,中原大地脱离金元统治,改名换姓。1399年,明朝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三岔口渡河拿下沧州,1402年,大军攻入首都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不久后,42岁的燕王朱棣成功登临皇位,在百官注视下成为大明王朝第三任君王。登基后,朱棣复盘起自己的奋斗路程,突然想起经过的三岔河口,觉得这是块风水宝地,大手一挥,让大家一起给想个合适得体的名字。就这样,臣子递上的一堆名字中,“天津”两字成功入了皇帝视野,天津天津,不就是天子渡津之地?皇上甚为满意,地图上这个漕运重地,正式有了自己的新名字——天津。
明成祖朱棣。来源/网络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在天津设卫,卫乃是当时的一种军事建制。据考证,当时天津一共设有五卫,驻军一万余人,伴随着“天津卫”的说法诞生,天津正式有了城市的名位,渐渐成长为军事重镇,一笔一画中,渤海之滨,有了天津的故事。
七十二沽:奇异传说与浪漫修辞
天津有句老话,海河七十二弯,天津七十二沽。
听着就让人直呼好家伙——这沽,那沽,这是怎样一段故事?
传说,汉代时此地产盐,有一位盐官心思不好,在当地横征暴敛、胡作非为。不久后,盐官背上突然长出恶疮,还在梦中见到神人,差点因神人降罪丢了脑袋。梦醒了,盐官吓得不轻,赶快请来术士救命。术士想了一招,古水为沽,干脆凡是沽水两岸以沽为名的村庄,一律免除捐税服役,这样或许能帮盐官减少灾祸。就这样,告示一出,各个村庄连忙开始改名换姓,拿“沽”取名字,渐渐地有了七十二沽的说法。
反映津沽盛况的清代潞河督运图。来源/网络
不过,传说多为杜撰。据考证,正式提及这个说法的是清人张焘。在他写的《津门杂记》中,专门有《七十二沽说》这么一节——
天津有七十二沽之说,实只二十一沽。日:丁字沽、西沽、东沽、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贾家沽、邢家沽、咸水沽、葛沽、塘沽、草头沽、桃源沽、盘沽、四里沽、邓善沽、郝家沽、东泥沽、中泥沽、西泥沽、大沽。此念一沽从西潞河名也。余则在宝坻、宁河两县境内。
照这个意思,天津里的“沽”的确不少,却远不达七十二个。此后,对着“天津到底有多少沽”这个难题,人们好奇不说,许多学人也没闲着。1927年出版的《新天津指南》曾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一通列举下来,发现天津周边就有百余个带有“沽”的地名。1984年,天津市文史研究馆还专门根据现代行政区划,认认真真地数了数天津里的“沽”,经计算,天津市郊、宁河县、宝坻县各有二十二个沽,玉田县有五个沽,再加上玉田县、丰润县的,总共是八十个沽。
那“七十二”这个有鼻子有眼的说法,又应该作何解呢?
一通讨论声中,大家比较认可的有两种:一来,七十二不能当实数看,也不是随便说说,天津地势低洼、水系发达不说,淀塘更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非要说清楚,总得找个数字,既能差不多表达这个意思,更得衬得上天津,“七十二”正好不错。传统观念里,“三”有着多数的味道,三如果不够就换九,九要是差点意思,干脆变成十八,什么十八般武艺、十八罗汉,再往上便是三十六,要再加把火,恰好就成了七十二。孙行者的七十二变不也是这个理?
再来,“七十二”这么一说,还真给滨海的津城捎来点烟雨朦胧的联想。有研究发现,古代文人就挺喜欢“七十二”这种表达,比方说“滂葩七十二滩春”。“七十二沽”的说法流传挺广,可用得最多的还是文人墨客,一句“七十二沽春水活,午景声里野桃开”,一笔“七十二沽秋夜月,征人何处望江乡”,一声“七十二沽秋色满,不堪吹鬢半胡尘”,这座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也有了自己的风华和味道。
至今,天津到底有多少“沽”,似乎还是一个谜题。不过,七十二沽的说法,仍然留在诗文古籍里,传在老天津街头巷尾里,藏在当地人的言说里,长在这座城市的旧梦里。
沽与津:岁月的见证与相伴
直呼“津沽棒”简约大气时,如果我们拨开历史云雾,回望往昔,或许就能发现,“沽”陪伴天津成长繁荣的同时,也见证着那些刻入华夏骨血的岁月。
天津新地标“津沽棒”。摄影/王运江,来源/图虫创意
一张图曾记录这些往事。这是一张绘制于光绪年间的军事用图,名曰《大沽海口营盘全图》。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为守住天津门户,奉命整治大沽口炮台,一番营造下,这里不仅装备起各种陆用大炮,建起坚硬围墙,甚至通起电报线,顶着“传令通信,莫不称便”的赞誉,成为清王朝最先实现通讯和信息现代化的兵垒防营。
《大沽海口营盘全图》。来源/尹学梅,王会娟:《清代天津大沽口营盘图考》《文物春秋》2016年第3期
大沽口经历和记录的并不止这些。
大沽口,位于今天津东南50公里的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离北京170公里,东濒渤海,西为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因扼海陆咽喉,近代时,大沽口被赋予扼守津门、拱卫京师的重任,有着“天下第一海防”之称。1817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炮台一座,1841年又增建三座炮台,五座炮台分别以“威”“震”“海”“门”“高”为名,化身滨海巨将,守卫起中国海防。
自1858年英法联军登陆大沽口开始,战火三度在大沽口燃起。第一次大沽口之战以清军惨败告终,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被甩在了华夏大地上。不久后,侵略者卷土重来,这一次,中国军民与英法联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层层加固的大沽口炮台下,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带领清军死守国土,取得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抵御外国侵略者战争的首次胜利。
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沽口战争场景。来源/网络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染指中华,派遣两万余仞海陆夹攻大沽口。这一次,意大利裔英国人费利斯·比托作为记者随军前来,他的镜头正好记录下那场激烈厮杀。炮火中,是被摧毁的炮台工事;台基上,是官兵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国捐躯。
费利斯·比托镜头下的炮台。来源/网络
列强的狠戾一遍遍烧过大沽炮台,大沽炮台却被多次整修,长年巍立。1901年,《辛丑条约》出世,大沽炮台被迫拆毁,中国军民却从未倒下,在津沽的见证下,继续怒视着侵略者的恶行,以血肉之躯书写着顽强与抵抗。
这一次,故事发生在与大沽隔河相望的塘沽。
1933年,日军兵分三路进犯热河,不久后热河被占,东北全境沦陷。日寇继续深入,向北平伸出魔爪。5月下旬,平津、华北告急,南京政府与日本关东军进行塘沽会谈,代表熊斌在日方不容一字修改的提案上签字,史称《塘沽协定》。根据协定,南京政府彻底放弃抵抗,长城以北的地区被纳入伪满洲国统治,日寇铁蹄彻底践踏我国北方。
塘沽协定划界示意图。来源/《日本侵华图志》
协约一签,丧权辱国,也为奋勇抵抗的中国军民带来“灭顶之灾”。
东北义勇军便是其中一支。这是自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和部分爱国官兵共同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人数最多时达到50万人,活动遍及东北全境,誓死同日寇周旋博弈,不计牺牲,“其唯一的目的是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打出中国去。”
《塘沽协定》签订后,南京政府放弃抵抗,东北义勇军被迫接受改编。协定中的野蛮规定,更让日军找到了绞杀东北义勇军的“最好借口”。此后一段时间里,义勇军受到敌寇追捕,惨遭屠戮,日军发动 “下五家子惨案”等一起起毁灭性屠杀,试图捏碎中国军民一切抵抗可能。
一批批勇士牺牲在敌寇的刺刀下,中国军民却从没有低下头颅。
《塘沽协定》商定之际,5月,冯玉祥、吉鸿昌等爱国将领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掀起新一轮民众抗日斗争。部分从东北和热河败退的义勇军毅然转入察境,继续武装抗日。
冯玉祥(左)、吉鸿昌(右)。来源/网络
在《长城察北的抗战》《冯玉祥传》等记录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塘沽协定》签订后,他们整个的希望破灭了他们所希望着的乡土的收复,还在极渺茫的将来…… 失望之余,看见一个民众自动抗敌的集团,他们的兴奋和高兴自然是无法形容的……
王晓荣《塘沽协定的签订与冯玉祥组建抗日同盟军》
就这样,新的战旗昂然立起,中国军民拿起武器,带着骨子里的不屈,持守着誓死的信念,再度写下奋起御侮的壮歌。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冒着枪林弹雨,撕开血路,成功驱散往日的乌云笼罩,解放塘沽。这一战,455名烈士长眠。
这些被热血与坚毅染透的岁月,在滨海的涛声中,融入了津沽记忆,也写进了华夏骨血。
天津滨海CBD。摄影/邓涞,来源/图虫创意
(国家人文历史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