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前西湖全貌什么样 鼓楼、浙大旧址在哪里 这份杭州老地图大揭秘
来源: 2023-03-04 18:16:40
“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耳熟能详的民谣讲述着老杭城的热闹景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许多老建筑印刻入人们的记忆深处,今天“杭州城市记忆”专栏,我们翻开老建筑的房产档案,通过《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揭开近百年前的杭州城市样貌。
在杭州市住保房管局的历史房屋档案库房中,珍藏着一套民国时期绘制的大比例尺杭州地形图,即1:5000的《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这套地图与杭州市几乎“同龄”,1927年,当时的浙江省政府划出杭县城区和西湖全境,正式设立杭州市,1928年起,省城的测绘部门花了四年多时间,对整个城区包括西湖,作了实地测量,绘制出《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
这套地图覆盖了当时的整座杭州城区和西湖附近地块,记载了丰富的人文、自然与地理信息,将名人宅地、佛寺道观、街道巷陌、河流桥梁等民国时期杭州城和西湖周边的地物、地貌,全面、准确地展现给世人。
艮山门、庆春门、武林门、吴山、松木场……围绕着西湖,各个标志性地标分布其中,凑成一个近百年前的微缩杭州,这座城市发展的脚步被一一追溯。
围绕这些坐标点,杭州邮政局、鼓楼、浙大旧址......一批老建筑的往事历历在目……
三迁杭州邮政局
《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分别用五种不同的图式,详细标记了城内重要的邮局、邮政代办所和邮筒,描绘出一幅民国时期杭州邮政营业网点分布图。其中,作为邮政网络的枢纽——杭州邮政局,位于铁路杭州城站前。该建筑物至今仍保存完好,且已被列入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杭州邮政局局址曾经历过三次大的变动。
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开办大清邮政,1897年杭州邮政局正式开办。据房产档案记载,杭州邮政局当年所租房屋的地籍号为“1都5图第2894号”。民国时期该处房屋所编门牌号为“忠清巷31号”(今新华路与岳官巷的交汇处)。
1909年,杭州邮政局(1899年改称杭州邮界邮政总局)购得寿安坊一块地基(今中山中路的官巷口段),建造了一幢二层的邮政局砖楼。1910年杭州邮政局搬迁至寿安坊,这是当时最繁华的商业区。1914年杭州邮政局由市级邮局升格为省级邮局(改称浙江邮务管理局),成为浙江邮政事务的最高管理机构,局址仍设在寿安坊。然而,随着机构膨胀、人员骤增所显露出的诸多不足,邮政当局不得不考虑再次选址,并在现今铁路城站前的位置建造了新的邮政大楼。
“★”所在圆形基址即为城站局址
1927年,城站邮政大楼正式启用。据房产档案记载,该大楼门牌号为“城站大马路2-7号”(今环城东路10、11号),是一幢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有办公室二十一间,其它房屋十八间,建筑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杭州,城站局屋被日军占为仓库。直至1946年,邮政当局方才重新搬回。1949年以后,杭州邮政局与浙江邮务管理局分立,城站局屋全部移交给杭州邮政局使用。
杭州邮政局的三次迁移正是一条杭州近代邮政的发展轨迹,而杭州铁路城站前的那座新旧结合的邮政大楼见证了近代杭州(乃至浙江)的邮政发展史。
屡毁屡建的杭州鼓楼
杭州鼓楼,在《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吴山》上有醒目标注。追溯鼓楼的历史,最远可至一千多年前的南朝,这千百年间,由于战火、天灾等原因,鼓楼屡毁屡建。
鼓楼最初建造的目的是用来抵御外侮的。高墙城廓,城门一关就是一道地理屏障。
到了南宋的时候,鼓楼成为皇城与市井隔离的一个标志,它既是外界进入皇宫的第一重大门,也是皇帝发布号令及阅兵的地方。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官府在城楼上设置大钟一座,大小鼓九只,用作早晚报时之用,这成为“鼓楼”的来源。
《中国出版月刊》1934年第3卷第12期所载鼓楼旧影
古时的杭州城,火灾频发。鼓楼因其地势相对较高,视野较为开阔,曾一度被定为望楼之一,在火灾预警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化,到了清朝末年,杭州鼓楼之前所承载的一些重要功能已基本褪去,鼓楼建筑也就此荒废了下来。
1932年,杭州市政府同意了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创始人陈独醒拨给废弃未用的鼓楼以作馆舍的请求。1933年,图书馆迁入鼓楼并正式对外开放。图书馆开放当年,阅览者、借书者众多,鼓楼一跃成为当时杭州城内一处启迪民智、帮助民众开阔视野和增长知识的文化新阵地,其影响甚至一度扩展到国内整个图书界。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的事业遭遇了重大挫折,鼓楼的藏书大部分损失,图书馆也不得不停办。
鼓楼(拍摄于民国时期)
1943年底,鼓楼成为一个名叫“杭州市职业青年福利会”组织的活动阵地,活动有语言学习、体育运动、图书阅读和音乐会等。鼓楼为当时杭州一批有志文艺青年提供了难得的自由学习和活动的空间。
解放初,私立浙江流通图书馆通过民办公助的方式,变身为浙江图书馆鼓楼流通站。1969年底被拆除。
“★”所在圆形基址即为鼓楼
进入2000年后,杭州市有关部门着手准备重建鼓楼。2002年10月新建鼓楼正式开楼,成为了各类艺术和艺术品的展览地,以及传统文化的宣传地与传播地。
大学路浙大旧址的历史变迁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杭州市街及西湖附近图·庆春门》上所呈现的正是这所高校定名之初大学路校园的概貌:文理学院、工学院,分据校园北、南;文理学院南临大池、东接河流,池河连通处架以求是桥(1928年建);工学院三面环水,外围土城……后来,以此为基础,伴随着浙大的发展,该处校园的范围有所扩大,整体风貌亦有改观,直至1956年不再作为浙大校园之用。
浙大旧址坐落于今天的大学路上,东至环城东路、南至大河下、西至大学路、北至庆春路这一近似长方形的区域内。这里既是浙大早期发展的见证地,也是浙大晋升世界名校的启航地。
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在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最远可追溯至南宋。当时,此处诞生了两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寺庙——普慈寺与报国寺,然而,在岁月的流逝中,两寺先后走上命运的终结。后来,在两座寺庙的旧址之上又有了不同的历史演绎。迨至民国十六年(1927),两处旧址及其周边关联地块合而为一,共同组成为大学路浙大校园的基址,并分别成为了浙大文理学院与浙大工学院的所在。
1937年,日军入侵杭州,浙大举校西迁。
1946年,浙大回迁杭州后,首要的工作便是对校园进行修整、重建与扩建,整体风貌焕然一新。
玉泉校区
解放后,浙大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员,开始积极谋划未来的发展。1956年,浙大本部迁往玉泉新校区,大学路校址遂拨归浙江省卫生厅应用。时至今日,大学路浙大旧址多半已化身为现代化的住宅区与商业区。
资料/市住保房管局、市档案馆
封面/胡鉴
编辑/黄晓好
版式/黄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