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取消房产中介「房产中介将全面消失」
来源: 2023-01-13 16:16:2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63.89%。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2364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这也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
进入城市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如今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都离不开的就是房产中介。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近5年来我国房产中介的企业就增长了212.7%,从业人员也增长了103.9%,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的增长速度。
企业、人口入行增多,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呈现。由于行业门槛过低,加上越来越多的中介出现违规情况,导致了不少消费者开始反感房产中介。同时,假信息、假房源、假价格等情况更是数不胜数。
▶ 中介行业乱象
由于房价不断飙涨,而房产中介又是低风险抽取高额佣金的高收入行业,这很容易吸引那些“幻想着短期赚一把就撤”的人入行。换言之,大多数人没把这个行业当作终生事业。
正因如此,房产中介行业才乱象丛生。行业规模虽然在不断壮大,但服务质量不仅没有得到快速发展反而在倒退。
总结来说,大家之所以不待见房产中介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房产中介喜欢“弄虚作假”:假信息、假房源、假价格;其二、捆绑消费、强制提供代办服务,善于利用信息不透明,以欺诈手段非法赚取差价;其三、阴阳合同、侵占客户资金后跑路现象屡禁不止。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还爆料,抽取佣金只是房产中介收入的一部分,很多资深中介的收益更多来源于介绍客户做各种类型的按揭贷款,尤其是一些手中掌握大量房源和资金的中介,更是会亲自参与炒房。
基于以上,数以亿计的国人“不待见”房产中介,更有甚者对其“恨之入骨”,并没有冤枉他们。可以说房产中介发展到今天这种“人神共愤”的地步,完完全全是中介人自己种下的“苦果”。
▶ 房产中介真的会凉吗?
由于房产中介的违规操作,使得房产买卖与租赁市场,买家与卖家,租客与房东都遭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因此,近些年关于“取消房产中介”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此,今年央媒经济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对房地产中介服务违规行为应零容忍》的文章中直言不讳地表示:打击房地产中介的违法违规行为,对“稳预期”至关重要,房地产中介机构乱象频仍,解决办法就是建立行业基础性制度和根本规则。
虽然,短时间内取消房产中介是不可能的,但国家正在进行综合治理。今年以来,北京、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均加大了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力度,其中中介机构就是整治的重点对象。
但是,房产中介行业在二手房租赁、销售领域的确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复杂冗长的交易过程,如果没有专业的房产中介帮助,消费者无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以“时间”衡量价值的时代,房产中介的存在还是有必要的。
并且,目前房产中介规模已达200万人,一旦取消如此大规模的行业,其从业人员又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因此,短时间内房产中介是不可能完全取消的。而国家在做的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全方位调控、监管房产中介,用制度规范,将不正规的房产中介取缔,将行业真正回归到便民的作用上来。
当然,从长远来看,如今互联网非常发达,信息资源查询非常方便,如果有新的形式和平台诞生出来,能提高市场运作率,替代中介,届时中介行业的生存位置也将会被挤压。
▶ 如何成为消费者需要的中介?
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中介存在的巨大不满,一方面又是中介的不可替代。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2018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介公司将精力投入到统招本科生招聘中,期望以此来提高服务水平,扭转消费者对中介行业的认知。
从表面上看,不管是销售还是房产中介,促成交易的,从本质上看,都是在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服务。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消费升级,要想做好房产中介专业服务,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宽广的知识,其中之一是能“识货”,即能鉴别房地产的好坏。
包括调查了解、实地查看供交易的房源,并编制房地产状况说明,还要带领客户实地看房,向客户作出真实、客观、全面的介绍和解答。
不可否认,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确实已经过去,但这并不妨碍它依旧是我们国家的支柱产业。所以从房地产行业的长远发展前景来看,房地产行业的服务不可能停止,房产中介自然也会一直存在。
如果仍想进入这个行业,就要首先意识到,躺着赚钱的红利期已经过去,必须让自己足够的专业,才能获取消费者的信任。
如果已然进入中介行业,只有向着行业顶尖去发展,才能持续深耕这个领域,从而有所建树。
所以说,只有更高的门槛、更高的素质,才能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与此同时,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
对于房产中介,我们应该秉持的态度应该是:该整治整治,但绝不能“一棍子打死”。
而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在这个高端化的过程必然也会充满挑战。面对整个行业的拐点,除了被迫的外部环境推动之外,行业自身也需要从内部下定决心走出舒适区。
但无论怎样,这都注定不是一条平坦的路。
(声明:本文所有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文章仅供学习和交流,不视为本所或本所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或决策依据。本文部分内容参考网络公开资料,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