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助力陇药发展 岷海制药提出中药产业标准化“三步走”建议

来源:中国网   2021-09-29 10:40:46

9月26日至28日,“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甘肃省联络站(下称‘中药创新联盟甘肃站’)成立大会暨陇药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甘肃陇西举行。会上,甘肃联络站发起《推进甘肃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呼吁在甘肃全省推广中药材“三无一全”高质量标准。作为当地中药龙头企业,岷海制药就中医药产业标准化问题提出中医药产业标准化“三步走”的实现思路。

“三无一全”标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英雄”称号获得者张伯礼提出。“三无一全”是指中药材道地品牌品种的建设标准,内涵为“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素超标、无公害(包括无农残超标、无重金属超标、无使用生产调节剂促进采收器官的生长)及全过程可追溯”。这一标准是2018年张伯礼院士提出的,并在当年“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交流大会上,正式要求会员企业参照执行。“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成立于2013年5月,张伯礼院士担任该联盟学术委员会主席一职。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植物研究所所长、中药创新联盟常务副主席孙晓波在论坛上指出,创新联盟是一个平台,就是要把中医药工艺骨干企业的中药资源需求,与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基础好的道地药材生产企业对接起来,共建共享现代中药农业资源基地。同时,联盟将在规范化生产、病虫害防控、饮片炮制、中草药二次开发等关键环节,为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中医药产业已成为甘肃省经济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甘肃全省正努力从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据介绍,此次中药创新联盟甘肃站的成立,旨在加快中医药产业从规模化、农业化到组织化、工业化,再到标准化、数字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提升“陇药”在我国中医药产业整体格局中的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甘肃定西自古以来就以“千年药乡”著称,作为甘肃全省大宗道地药材主产区,目前定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常用的130多个中药材品种中定西有97个,占75%。据了解,定西三大主栽品种当归、党参、黄芪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的60%、20%和40%,陇西县、岷县、渭源县分别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将推动定西在中医药的发展中,积极探索自身的转型发展与融合发展。

作为本地中医药企业的代表公司之一,岷海制药积极响应中药创新联盟甘肃站发起的《推进甘肃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书》,继续坚持使用道地药材,共同推广“三无一全”标准;并积极落名贵中药材的道地种植和养殖,建立全程可追踪体系。据岷海制药董事长兼CEO张峰介绍,岷海制药在贵州投资的生物科技公司已经获得林麝、梅花鹿和乌梢蛇等动物药材的绿色养殖,还包括杜仲、淫羊藿和天麻等贵州道地药材的种植,助力当地发展林下经济;此外,岷海制药还在岷县和新疆哈巴河县签订4万多亩农田,种植当归等当地的道地药材。

关于中医药产业标准化,张峰还提出“三步走”的建议。1,坚持“三无一全”和“道地药材”的源头把控,这是个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的基础保证,“避免中医毁于中药”。2,药材炮制方面尊重、利用、推广传统工艺,坚持“九蒸九晒”等古法炮制工艺,这是中医药发挥对应药性和价值的的技术保证。3,重要饮片及中成药的提取加工,要逐步实现科技化,提高临床应用数据的科学总结,有条件的产品和药品要努力探索中医药的“循证医学”尝试,这是中医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面向未来之路。张峰特别强调,可以借鉴西医科技化方法论,但绝对不能生搬硬套非用西医的逻辑和指标来框定中医药,“这样会毁了我们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作为陇药发展的排头兵,岷海制药具有近50年的历史,扎根“千年药乡”岷县,尤其近20多年来持续研发新产品,开发出“微孔草胶囊”“水蛭舒通丸”等治疗心脑血管的新产品,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公司近年来积极尝试开拓新模式,正在全国拓展“掌无疾”连锁中医馆建设,打造一个从道地药材种植养殖、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医疗机构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闭环。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