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端访谈 >

甘肃告别千年“饮水难” 旱塬从此“自来甜”

来源:工人日报   2021-03-14 08:39:41

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时代机遇中,甘肃彻底告别了延续千余年的饮水难题。如今,这个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五分之一、年降雨量只有300毫升的严重缺水省份,实现了城乡供水管网星罗棋布,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自来水普及率达90%。

“甜!真是甜的。”早春时节,《工人日报》记者在地处甘肃中部的会宁县韩家集镇袁家坪村的蔬菜温棚里,拉过滴灌的水管,掬一捧水亲尝一口,不由得感慨。

20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记者同样尝过一口窖水,那时的味道,又涩又酸。当年,人畜吃水都困难,刚刚建成的雨水集流窖,虽初步实现了“有水饮”,但苦水的味道实难下咽。

昔日“饮苦水”,今朝“自来甜”。历史性变迁的背后,是甘肃近年来奋力攻坚建成的惠及11个县(区)、155个乡镇、300多万人口的引洮供水工程。以引洮工程为代表,近5年间,甘肃共建成集中供水工程9034处,润泽1948万人口,使人民群众饮水不愁。

在甘肃,饮水愁、吃水苦的故事可以追溯千年。大漠戈壁和黄土高原的地域环境,导致这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同时由于历史上的积贫积弱,工程型、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

为了“吃水”,一辈辈甘肃人,经历过自带干粮、举家上阵筑土坝、修渠道、挖涝池、打水窖和掏土井的奋斗,也有“人挑畜驮、人畜共池”这样几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近5年间,甘肃累计投入105.5亿元巩固提升集中供水工程,在陇原大地织就了一张“从源头到龙头”的城乡供水网络。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不仅让甘肃人过上了“水灵灵”的新生活,也通过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为让每一滴水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甘肃省多措并举实施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行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目前万元GDP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了60%,全省年用水总量下降至112亿立方米。

品尝过“苦水”的甘肃人,更懂得生态安全保卫“不失一山、不失一河”的重要意义。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渭河源区等江河源头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项目深入实施,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加强,全省3.08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重披绿装。(记者康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