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时代新城「天津学畔馨园如何」
来源: 2024-01-11 18:16:47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这是一座以生态和科技命名的扬州新城。
金秋时节,天高云阔,风清水长。登上被誉为“江淮心,扬州眼”的万福大桥塔楼,举目远眺,一幅以生态为底色、充满现代科技感的新城画卷尽收眼底,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扬州东站、扬州软件园、扬州航空馆、扬州国际人才社区、杭集高新区镶嵌其间,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熠熠生辉。
这是一座生动见证扬州“非凡十年”的时代新城。十年来,新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秉承着敢于创新、敢打敢拼、踏实苦干、善作善成的新城精神,一笔一笔把市委市政府勾勒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模样。
昔日的荒滩地,如今成了展示“好地方”扬州的“最美窗口”。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书记李桂山满怀豪情地表示,新城将按照市委赋予的扬州生态中心、交通中心、科创中心、新城市中心和现代化建设“最美窗口”的定位,倾力打造“好环境”、发展“好产业”、培塑“好市民”,争当“好地方”扬州勇挑大梁的“三好生”。
快与慢
既为城市发展科学“留白”,又加速打造“最美”环境
鱼儿畅游在七河八岛间,凉爽的清风从大运河上吹拂而来,凤凰林场的树木随风起舞、沙沙作响,茶马古道上的自行车爱好者不时驰骋而过,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图缓缓展开。
不远处,连淮扬镇高铁呼啸往来,烟花三月路、春风十里路等扬州东站集疏运道路车流不息,扬州印象馆、国家电网智慧能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美业港科创中心等项目建设现场上机械轰鸣,现代化工厂内机械手臂挥舞,一曲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奏鸣曲激昂奏响。
快与慢,这对反义词在新城兼容并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同义词”。
新城位于淮河、长江、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廊道四水交汇处,拥有国内保护最为完好、资源最为丰富的河岛湿地以及最大的城市生态中心——“七河八岛”。面对如此绝版的资源禀赋,新城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慢”下来,用“扬州工”的审慎精细,一点一点、一块一块去雕琢打磨,努力让每一处都成为城市精品。
以人大立法的形式对七河八岛区域实施“四控一禁”,是扬州新城开发中一项引以为豪的创新之举。严守生态红线,全面关闭和搬迁全境所有船厂、砂石厂,综合整治48公里岸线、10平方公里区域环境,植树造林5000亩,构建绿色公共空间700万平米,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新城拥有扬州主城区最大的绿肺、最好的空气、最长的滨水风景线,良好的人居环境也成为新城“最大”的营商环境。
慢,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坚守,更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种定力。李桂山说,立足高品质规划、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新城人用“慢工出细活”的匠人之心,来精心雕琢城市细节。
十年间,万福大桥、高铁东站、扬州软件园等地标建筑建成投用,勾勒出靓丽天际线;金湾路、78大道、韩万河、小运河、凤凰岛公园、三河六岸公园等路网、水网、绿网体系持续完善,擦亮最美风景线;国际人才社区、深潜大运河中心、1912街区、健康驿站等城市配套相继完善。
快,是今日新城的迫切需要和自觉行动,更是“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高铁带来“外通联”,内部道路铺设形成“内循环”,让新城加速承接宁镇扬通勤圈、长三角经济圈等溢出效益和发展红利,成为名副其实的扬州“第一门户”、江淮“交通枢纽”。借助交通优势,新城以TOD站城融合为开发模式,围绕高铁枢纽与高速公路、长江港口、扬泰机场等关键节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商贸经济、物流经济,航空谷、软件园、双都大厦、扬州印象馆、高端品牌酒店等一批兼具精神堡垒和地标气质的产城融合项目落地布局。高铁枢纽吸引的高端“流量”,正加快转化为新城创新发展的资源“留量”。
新与旧
既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美业”,又全力招引培育新兴战略产业
“好地方”的“最美窗口”,离不开“好产业”。
过去一提到生态科技新城,提到杭集,人们往往容易想起以牙刷为代表的日化产业。牙刷销量占国内市场80%、国际市场35%,酒店用品占国内市场65%、国际市场30%,坐拥中国牙刷之都、中国酒店用品之都两张“国字号”招牌。
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和市场变化的双重压力,曾经的“金招牌”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思维。”生态科技新城打响了“牙刷突围战”,把“美业”作为传统日化产业突围的重点方向,鼓励推动杭集企业转型升级。
在新城的规划引领下,传统企业积极拥抱“智改数转”,牙刷、酒店用品产业全面向“6 2 2”医美日化等高端产业进军。“双都”品牌焕发新活力。2017年,杭集荣获扬州入选的首个全国特色小镇;2018年3月,本土培育的倍加洁集团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2021年5月,成功举办中国日化医美高峰论坛,正式启动“杭集高新区·中国美业港”建设,打造“6 2 2”医美日化产业体系;今年签约联东U谷等项目,合力推进50万方新型产业社区,加快孵化培强医美健康、化妆品、口腔清洁护理、家居类高端洗护、香氛精油、酒店用品为代表的主导产业。
一方面,催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另一方面,加快招引培育符合新城特质的新兴产业,推动“大树进城”、强链补链。
这里有“蔚蓝的天空”。新城与航空工业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吸引航空系一批知名研发机构和高校落户,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办学,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院永久基地和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永久校址首批入驻新城航空谷。此外,航空ICP综合处理器、工信部工业APP航空分中心、西谷航测检测有限公司等航空项目正式入驻扬州软件园。江淮之畔的“科创高地”正加速崛起。
这里有“绿色的能源”。去年“4·18”,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正式开园,标志着国家电网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个经济带的首个双创科技园在新城率先落地,镝镝驱动、江苏聚合新能源等一批科创板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相继入驻园区。今年“4·18”,国家电网智慧能源产业示范基地正式动工,着力构建以新能源智能制造为主线的“研发、孵化、制造全产业链创新创业产业示范基地”,为新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这里还有新兴崛起的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新城通过深化“旅游 ”内涵,加快构建“全境景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让全域皆亮点、一路皆风景、所及皆精品。十年间,新城相继建成廖家沟中央公园、自在岛生态之窗、跑鱼河主题公园,与深圳深潜公司、扬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赛艇水上运动基地,成功举办七河八岛热气球旅游节、中英名校赛艇邀请赛、逐浪大运河世界名校赛艇竞逐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江苏省运动会水上赛事,深潜大运河中心、乐动运动工场、航空文化馆、芒稻田园综合体等相继开业。伴山民宿、茶马古道、棠梨湾等景点“一炮而红”,凤凰岛公园、凤凰山景区在央视等媒体频频“刷屏”。
十年来,新城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如今,传统“双都”品牌焕发新活力,新兴“中航系、国网系、数字经济系”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融合,航空谷、国家电网等大项目相继落地,G328产业创新走廊雏形初显,农文旅体初现规模,新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初见成效。
大与小
既能“把小牙刷做成大产业”,也能“螺蛳壳里”展现大作为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人心往之,城必兴焉。”在采访中,李桂山反复提及人的因素,他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产业的现代化,更是人的现代化。“我们要让人与城相互成就,让人与产互融共进,让人与才美美与共。”
新城市域面积只有81平方公里,人口也仅有8万余,发展空间和发展资源比较受限。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这考验的是新城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潜能。为此,新城将人作为最重要的发展资源,大力开展“好市民培塑”十大行动,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激发新城人敢做善成的强大能量。
“困难无处不在,关键看精神状态。”上世纪80年代,杭集人揣着一个馍馍满世界跑市场,吃苦耐劳、敢闯敢试的杭集精神,铸就了当年乡镇企业的辉煌,也打拼下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份额。今天的新城,也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呼唤新时代的杭集精神。
在杭集精神的基础上,新城提炼出了新的新城精神——敢于创新、敢打敢拼、踏实苦干、善作善成。这既是市委赋予新城“勇挑大梁”、建设新城市中心的现实需要,也是新城突破空间格局、展现更大作为的内生动力。以“双都”品牌和新城精神为引领,新城党工委在杭集高新区发起思想大讨论,推动企业跳出“舒适区”,开启“二次创业”之旅。
培塑“好市民”,还要配置适合“好市民”居住的好条件。十年来,新城成立新城教育发展集团,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纳入,与市机关三幼、育才小学等多所名校合作办学,完成泰安学校、杭集中学改扩建工程等,启动商务区实验中学、万福幼儿园建设,打造高质量教育环境;备好了居住配套,建成扬州国际人才社区近千套人才公寓、专家公寓,引进全球领先的大社区人才公寓运营方提供五星标准服务;备好了医疗配套,苏北人民医院生态科技新城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规划建设新城二级综合医院、国际医疗与健康中心等项目;还制定了一系列民生保障、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多维度提供幸福配套。
让每个居住在新城的市民,每个来到新城的创业创新者,都能在新城找到归属感、幸福感,与新城共成长。做好人的文章,打造最适合生产生活的“梦想之城”,这是生态科技新城想要实现的伟大抱负。
以人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一座令人向往的未来之城正缓缓向我们走来。
编辑: 张韦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