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园模式「创新科技园」
来源: 2023-10-29 08:16:13
来源:经济日报
河北省三河市紧邻北京城市副中心,具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天然优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打破对房地产过度依赖的固化思维”,近几年已成为三河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的共识。为破解房地产业占比过大的格局,三河市探索出了依托科创园建设激活空间资源的产业转型模式。3月26日,记者走进三河部分科创园一探究竟。
“企业要入驻我们园区,必须是高科技、低能耗、零污染。”位于三河市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兴远高科产业园,如今已成为一个科创综合体。一见面,兴远高科产业园董事长刘永成就先亮出了园区的三大“门槛”。
2014年,这里打算建设一个钛材料加工项目。“拿到地后还没建设,就因为是高耗能项目被叫停了。”兴远高科产业园运营副总经理段立园回忆说。几年来,这个占地120亩的园区已入驻86家企业,其中11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45家企业获“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2016年入驻兴远高科的北京海光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涛用“精致”一词评价园区。“我们是仪器类制造企业,对厂房没有要求,但配套服务、创新环境和交通条件一定要好。”刘海涛告诉记者,公司入驻产业园后,生产面积扩大一倍多,4款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仪器新产品得以顺利生产,销售收入由七八千万元提高到了1.5亿元。
与北京的距离是以前推动三河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动力,也是如今三河吸引北京创新型企业的优势。目前,三河已初步形成了27个科创园,其中有23个在燕郊,累计入驻科技型企业781家,其中来自北京的企业占比超过60%。在19个已经建成的科创园中,入驻各类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57家,占全市40%;拥有各类专利技术1742项,占全市70%。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92.6亿元、利税18.2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27.2%。
在百世金谷产业园,刚走进清源绿创环境技术公司的展厅,负责人张海云就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这几款产品可以做机动车尾气监测、尾气管理、应急救援、实验室配套设备……我们要做智慧环保解决方案供应商。”
几年前,张海云还没有这份底气。那时他在北京通州区经营着一家环境设备组装销售公司,只有七八个人、三四款产品。“当时每年销售额只有1000万元左右。”搬到三河后,张海云利用此前积累的资源,向研发型企业转变,目前有40多人的研发团队,还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出了七八种主流产品,销售额也增加到5000万元。
百世金谷园区紧邻北京顺义区,目标是打造面向北京产业升级与转移的科技研发和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目前,已累计入驻高端研发和制造型企业138家,其中110家企业来自北京中关村和望京等地。
“以前我们挤在一个仓储物流园区里,空间有限。”张海云说,在三河专业化的园区里,不仅有生产、研发、设计等配套,还能就近享受企业融资、手续代办、人力资源、生活服务等八大公共服务平台,他的公司“从幼苗长成了大树”。
“科创园建设之前,本地企业流转大量土地,或土地闲置,或吸纳‘散乱污’企业,导致产业层次低端、土地利用低效,挤占了用地空间。”三河市市长刘连杰表示,科创园模式破解了供地困局,还解决了产业承接平台不足的问题,突破了对住宅地产过度依赖的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三河市投资和税收结构得以优化,呈现“两降四升”的特点:房地产业投资占比由46.5%下降至20.4%,税收占比由57.4%下降至30.4%;工业投资占比由25.8%上升至28.7%,税收占比由16.7%上升至26.9%;除房地产外的服务业投资占比由27.7%上升至50.9%,税收占比由14.7%上升至31.9%。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