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房产指南 >

民国才女吕碧城:不为情所困 富甲一方 袁克文的追求未经住考验

来源:   2023-09-27 10:16:39

提起民国才女,不免让人联想到那些才子佳人、爱恨情仇的画面。本人主人公吕碧城却是“不为悦己者容”,历经磨难,成就自己,贡献社会。

吕碧城,1883年(光绪九年)出生于安徽旌德,父亲吕凤岐为这个小女儿取名贤锡。吕家孩子名字里都有“贤”,吕碧城出生时,家中已有两个哥哥(同父异母)、两个姐姐,几年后,又迎来吕碧城的小妹。

吕家书香门第,男孩女孩一样读书识字,父亲是饱读诗书,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母亲严士瑜同样出身书香门第,能诗会文,也成了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家中兄弟姐妹无一不刻苦读书。

家中的第一场变故发生在吕碧城五岁那年,哥哥贤钊自杀了,年仅19岁,寻短见的原因是他贪玩逃学被发现,受了父亲和老师的责罚,自己心中也无比愧疚,一时想不开走了极端。

一家人相互安慰熬过了一段黑暗的日子,没成想二哥贤铭又不幸病逝。父母膝下只剩几个女儿。那时候吕碧城只知道“哥哥去了远方”,父亲母亲会趁没人时,偷偷流泪。

日子还得过,一转眼吕碧城十多岁就会写词,父亲很是自豪,在亲友间传送相看。13岁这年,厄运再次降临吕家。这时吕凤岐已经辞官,规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准备度过一个悠然惬意的余生。

在安徽六安新宅,吕凤岐庆祝他59岁的生日,当地官绅贵族纷纷前来道贺,热闹非凡。吕碧城的娃娃亲汪家也带着贺礼来了。

三年前,吕汪两家订了这门娃娃亲,两家人相处融洽,吕父也是看中汪家父慈子孝,女儿将来会过得幸福。汪父每次来都会带些新奇玩意给吕碧城,所以十来岁的吕碧城对汪伯伯印象极好。吕凤岐看在眼里,觉得选了一门好亲事。

大姐最近就要出嫁了。丰厚的嫁妆、华丽的礼服都已准备好,吕碧城看着好生羡慕。

寿宴上,推杯换盏之间,吕凤岐有点醉了,加上最近有些劳累,旧疾发作,当场倒地。就这样父亲吕凤岐撒手人寰。母亲和四个女儿哭天抢地。这以后她们要怎么生活下去?

其实,吕凤岐留下的财产足够她们生活,宅邸、良田、藏书等等,可是她们只是女子,不是男丁,在那个时代,没有继承家产的权力,族人们盯上了这块宝贝。

亲族们宣称不能让外人霸占财产,而他们口中的外人就是吕凤岐的妻女。母女被迫让出家产,无路可去,母亲决定带着三个女儿投奔汪家,大女儿已经出嫁。

汪家设宴款待了她们,可是吃完饭,汪家父亲却说出了“退婚”两个字。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被退婚,就会遭人非议,而且汪家前后态度相差太大,吕碧城心中每想到“退婚”二字,就压抑得喘不过气。

幸好她们处在清末民初,人们的思想没有之前那么古板,如果发生在以前,一个女子基本就这么毁了。

吕凤岐

母亲严士瑜想到投奔娘家,经历族人的欺凌、汪家的退婚,此时她只想种上几亩地,养活女儿长大成人,过着淡然的生活。

吕家姐妹都饱读诗书,能诗会文,有一定的见闻,大姐贤钟亦是如此,她来信请母亲去她那儿,贤钟的丈夫就是母亲兄弟严朗轩的儿子严象贤。

母亲也希望女儿们都能接触新事物,过上新生活,如果丈夫在世,也是他想看到的,于是决定北上去天津塘沽的大女儿家。

舅舅严朗轩的热情欢迎,让严士瑜母女感到了久违的温暖,吕碧城和姐妹们安心地住下了,她们心中满怀希望,吕碧城也顺利进入当地的学校上学。

过了一段时间,母亲严士瑜旧病复发,想找之前安徽的大夫,再给她看看,于是带着二姐贤鈖和小妹贤满回安徽来安娘家。舅舅待吕碧城很好,转眼过了小十年,这些年她们过得还算平凡幸福。

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在老家的母亲和妹妹被人绑架了。母亲这是第二次被绑架,上次是吕家族人,这次是娘家几个亲戚买通歹徒下的毒手,原来他们早就觊觎母亲手上的财产。

情急之下,吕碧城和舅舅商量后,决定向时任江宁布政使的樊增祥求助。樊增祥是父亲生前的好友,为人仗义。在他的帮助下,母女二人被顺利救出。但是母亲没有大难不死的欣慰,相反她依然痛苦,她为小女儿悲伤。

一个未出嫁的女子,被匪徒绑架过,这让人怎么想,流言蜚语淹死人,想到这些,绝望之下,母女二人决定喝药自杀,幸亏发现的及时,两人被抢救了过来。经过这些事,吕碧城觉得一个女人想要正常地活着怎么就这么难?

在舅舅家的生活很安稳,吕碧城心中还是期望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当听到舅舅舅妈要为她张罗婚事时,她心中更是不甘,不想做个围着灶台的妇人,一辈子相夫教子。

她听说天津有更好的学校,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她要和舅舅辞行,不出所料,舅舅非常反对她离开,还发了火,只丢下两句话“妇德都不顾了”,和“不许你离开塘沽半步”。

舅舅的想法很简单,他只要吕碧城过安稳日子,对得起妹妹严士瑜的托付。吕碧城思前想后,大姐说不动舅舅,母亲有可能也反对。她决定偷偷坐上火车去天津。

早上她趁其他人还在熟睡,悄悄溜出家门,为了不让家人发觉她走了,房间里的钱、衣物、首饰等都没带。舅舅舅妈和仆人把家中找了个遍,屋里东西都还在,他们估计吕碧城出门逛逛了。

这也为吕碧城去火车站赢得了时间,舅舅思来想去不对,吕碧城一直要去天津,会不会走了,到火车站一打听,果然吕碧城偷偷去天津了,也没带多少钱和衣物,十分担心。

佛照楼

火车上,她认识了天津“佛照楼”的老板娘。它只是天津法租界的一个二层小客栈,老板娘人很好,吕碧城也会帮着做点事,她怀着激动的心情面对新生活。

当得知舅舅官署中方小洲秘书的太太来天津后,吕碧城给方太太写了封信,和往事告别,畅想了未来的规划。

方太太住在《大公报》报社,报社的总理是英敛之,他听说了吕碧城的事,又看了她信上镌秀的字,决定见见吕碧城。

英敛之,《大公报》的创办者,也是吕碧城的贵人,见面之后,他邀请吕碧城到报社做助理编辑。

吕碧城在《大公报》发的一篇作品是《满江红·感怀》,一首词。

晦暗神州,欣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雪浪千寻悲业海,风潮世纪看东亚。听清闺挥涕发狂言,君休讶。幽与闲,如长夜;羁与绊,无休歇。叩帝阍不见,愤怀难泻,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从洒;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满江红•感怀》节选

句句满怀豪情,表达对晚清的悲愤,对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的不满,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温婉女子之手。

这首词一见报,就引起巨大反响,其他报社记者,撰稿人,老师和学生纷纷发表看法,交流妇女解放的话题。

吕碧城的词作水平,少时就小有名气,她和大姐贤钟(又名惠如)、二姐贤鈖(又名美荪)被称为“淮南三吕”。

大姐9岁能诗,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多年,二姐,5岁能背《三字经》、《千字文》,12岁能写《四书》命题作文,曾任北洋女子公学教习,奉天女子学堂教务长以及女子美术学校校长。

英敛之的夫人爱新觉罗·淑仲,也很喜欢有才华的吕碧城,三人一起出去玩,渐渐地淑仲感觉到丈夫对吕碧城的微妙变化,她吃醋了。

淑仲与英敛之的爱情婚姻,都非常得刻骨铭心。淑仲是宗室贵族的小姐,虽然没落了,但也是贫困出生的英敛之无法比拟的。英敛之,正红旗赫佳氏,满洲八大贵姓之一,不过他祖上没有显赫功勋,只是火器营里的一个贫困家庭。

英敛之少时就希望通过读书摆脱苦难的生活,他跟随私塾老师来到淑仲的家,两人从此相识。为了与淑仲有未来,他决定用八旗子弟的身份,习武入军籍,这样就可以得到钱粮。和珅当时在岳祖父英廉的指导下,也是走了这条路,进宫当了侍卫。

进入皇家禁卫军,英敛之发现,此时已经不被人们看好,反而觉得是徒有力气的粗人,他要怎么迎娶淑仲呢?

淑仲劝慰他,无论如何都会嫁给他,英敛之又回到读书上,日夜苦读,涉猎非常广,包括明代传教士利玛窦的《天主实义》、汤若望的《主制群征》。他极大的认同了天主教,并且在22岁这年成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这无疑给他们的爱情雪上加霜,本来就隔着地位悬殊,现在又多了一层信仰。

纠结之际,又迎来了新的噩耗,26岁的英敛之得了脑血栓,他想放弃与淑仲的爱情,淑仲不离不弃,替他寻医问药三年,终于病好了。家人经不住淑仲的央求,勉强答应了婚事。1895年29岁的英敛之与淑仲结婚了,有情人终成眷属。

英敛之加入了维新派,淑仲跟着东奔西跑,早已忘记自己是宗室小姐。夫妻二人历经风雨,生活艰苦,还好感情是甜蜜的。如今丈夫的微妙变化让淑仲吃醋,难过,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京城读书。

吕碧城开始还沉浸在拥有理想工作的快乐中,她比英敛之小16岁,只把英敛之当伯乐,后来她感受到了英敛之的爱意,看到了淑仲的醋意。她没有犹豫直接辞职。

她发现自己无意间伤害了太多人,英夫人,舅舅舅妈,还有那些担心她的人。她决定回塘沽舅舅家看看。舅舅舅妈一如既往地爱护她。这回舅舅支持她的梦想。

回到天津,吕碧城知道不能与英敛之再朝夕相见,于是决定去找一份老师的工作,并一边读书。另一边,英敛之也停留在了“发乎情,止乎礼义”上。他知道吕碧城回来了,积极在找工作的事上帮忙。

工作并没有那么好找,托人帮忙也没成功,英敛之的好友傅增湘提议,以吕碧城的学识,办个女子学堂足够。一拍即合,他们开始筹办女子学堂,吕碧城还叫来了被罢官赋闲在家的舅舅一起帮忙,之后姐姐惠如也来了。

办学校就得找人投资,四处碰壁之后,他们想到了袁世凯。袁世凯大方投资了,吕碧城从此结识了比自己小七岁的袁克文。那是袁克文才十四五岁,但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

吕碧城无限热情投入到办学事业中,之后又开办了天津河东女学堂,只要愿意学习,贫困女子一样可以进入求学,还有开办保姆讲习所、善育女学堂。

保姆讲习所、善育女学堂?英敛之反对,但是吕碧城觉得保姆与育儿都是女子可以学的东西。两人产生了分歧。

好强的吕碧城,坚持办了起来,没想到办的红红火火。此时吕碧城搭上高官子弟袁克文的流言又传了出来,英敛之内心的情绪不由自主的凌乱了,日记上留下:甚不合,甚烦闷等字样。

1906年,吕碧城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校长,她邀请二姐吕美荪来天津任总教习。没多久,二姐就在路上出了车祸,在医院躺了四个月,期间吕碧城发现英敛之不分白天黑夜的照顾,而二姐也欣然接受。


吕碧城更对感情失望,少年被退婚,对自己有好感的男人转脸就可以对别人嘘寒问暖。她开始变了,穿着打扮时尚起来,虽然作为女学校长这样会招致非议,但是她无视。她和英敛之和二姐都决裂了。

袁克文整天围着吕碧城转,不再如往日花天酒地,信孚银行的董事长、著名的诗人费树蔚就有心牵线,吕碧城的回应是花花公子怎么会对一个人死心踏地,眼里揉不得沙子,与他交往岂不是自讨苦吃。

费树蔚也没多想,就把话转达给了袁克文,袁克文十分沮丧,没几日又一头扎进灯红酒绿里。吕碧城也是想考验他一下,如今只叹一个小小的考验都经不住,缘起缘灭,心如止水。

辛亥革命爆发,女子公学停办,吕碧城该何去何从。袁世凯掌权,经袁克文推荐,吕碧城担任了总统府咨议,三四年间,她发现自己不是同流合污之人,于是大把时间去看望母亲。

母亲去世后,1915年,她辞去官职,回到上海,做起了老家徽州特产茶叶生意,加上她能诗会文,经历传奇,茶叶生意红火,销往德国,一夜暴富。

自己富了,住的金碧辉煌,吃的山珍海味,但是吕碧城没有忘记慈善,哪里有天灾人祸,她都会出手相助,募捐善款,甚至不留名。

有一天,她萌生出国看一看的想法,走之前她去看了有知遇之恩的英敛之,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多年未见,往日的误会瞬间烟消云散。1916年《大公报》转手,英敛之办了慈幼院和辅仁社,帮助贫困的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英夫人热情招待了吕碧城。

看到英敛之夫妇相依相守的情景,吕碧城也感慨自己三十多岁了,还孑然一身,其实她也曾对终身大事有过打算。

生平可称许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梁启超)早有妻室,汪季新(汪精卫)年岁较轻,汪荣宝尚不错,亦已有偶。张啬公(张謇)曾为诸贞壮(诸宗元)作伐,贞壮诗固佳,奈年届不惑,须发皆白!

游学之前,吕碧城还要去看望一位自己的学生,现在是山区小学的校长。这位女学生曾经历家世显赫,没想到没落后,被丈夫赶出家门。吕碧城见到她时,苍老的差点没认出来。


吕碧城再次看到了感情的悲剧,她不再期待爱情,再看望了好友费树蔚后,她踏上飞往美国的飞机。

新的世界,新的朋友,她记录着生活的美好,两年后回国,继续经商,翻译书籍。听说袁克文沦落典当为生,整日吸大烟,吕碧城决定去看看这位昔日帮助过自己的人,却被拒之门外。也许袁克文不想让她看到自己如今的落魄样。

1927年,吕碧城横渡大西洋开启欧洲之旅。欧洲之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自由,她还是遇到了暴乱,目睹那么多人倒在血泊之中,犹如当时纷乱的民国。

吕碧城开始转变对生命的理解,她爱惜动物,不吃肉,吃素,为保护动物奔走呼号,倡议禁屠。1930年,48岁的吕碧城正式皈依佛门,潜心佛法。

多年来,吕碧城胃一直不好,曾在柏林做过切除手术,她的好友亲人大多已离世,小妹早夭,世上只有决裂二十多年的二姐了。

与二姐多年不和解,还有一个原因是二姐与日本人走的近。直到1943年吕碧城去世,终年60岁,姐妹二人也没有相见。三年后,二姐去世,吕碧城曾说,不到黄泉不复相见。

吕碧城去世之前把大笔遗产捐赠,遗嘱将骨灰和成面丸投入大海。

吕碧城一生感情不顺遂,但是她并不为之困惑,干脆利落转身,投入事业中,自强自立,在民国那个时代,实属难得。

相关文章



TOP